一种防窥膜制备方法、防窥膜、防窥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387070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7
一种防窥膜制备方法、防窥膜、防窥显示面板,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01,熔融体的制备。步骤02,未拉伸膜的制备,对步骤01所得的熔融体通过三级压延辊进行冷却和延压成型,最后进行冷却卷绕制备未拉伸的薄膜。其中,绕卷时在未拉伸的薄膜两侧通过胶带粘贴装置在薄膜的两侧粘贴一层胶带;步骤03,防窥膜的制备,对步骤02所得的未拉伸薄膜通过拉伸、收缩及热定型进行操作制备为所需的防窥膜。并通过制备而成的防窥膜制备而成了防窥显示面板,而该显示面板具有优异的防窥效果。而该显示面板具有优异的防窥效果。而该显示面板具有优异的防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窥膜制备方法、防窥膜、防窥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防窥膜制备方法、防窥膜、防窥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进步,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乐趣。但是,民众在广泛使用电子产品的同时,由于电子产品屏幕可视角度大,个人隐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泄露风险,防窥膜由此应运而生。除了手机和电脑可安装外,防窥膜也有很多其他可以应用的地方,如在银行的ATM自助设备等防窥显示领域,以保护个人信息、密码等内容,防止泄露。
[0003]现有的防窥膜大多是采用类似百叶窗的设计,该结构可以使射入手机或电脑屏幕的光线反射出去的范围变小,大部分光线只沿着射入方向返回。因此只有正对着屏幕的使用者才能接收到这部分光线,看清屏幕上的内容,而与屏幕成一定角度的旁观者,从侧面接收不到从屏幕反射出来的光线,因此就算他们望向屏幕,也只能看到一片漆黑,如图1所示。然而,传统的百叶窗结构使得薄膜表面平整度差,加工繁琐,而且影响薄膜的整体厚度及透过率,无疑极大程度降低了客户使用感。
[0004]还有的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 112558337A利用在显示器中添加调光器,通过调光器缩小背光模组射出光线的角度范围进而缩小显示器的可视角度,但是这种显示面板的窄视角则不够理想,而且显示器结构复杂,会大大增加功耗和生产成本。
[0005]其次,当在采用光学薄膜的在双向拉伸时,拉伸区的夹持部件在对光学薄膜的两侧进行夹持拉伸时,容易对光学薄膜的两侧造成夹伤或者光学薄膜在夹持位置处出现不可控的拉伸变形,而为了确保光学薄膜的品质,当生产完成后需要将光学薄膜两侧的夹持处裁切掉,从而导致部分材料浪费,并且也对光学薄膜的生产效率造成了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窥膜制备方法、防窥膜、防窥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其通过该防窥膜的光线由线偏振光变成椭圆偏振光,进而使得偏离显示面板法线方向的对比度下降,甚至出现暗态的透过率大于亮态的透过率,从而达到防窥的目的,同时本专利技术专利还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的防窥膜制备方法。
[0007]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窥膜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01,熔融体的制备,通过螺杆挤出机对光学透明树脂进行塑化熔融,而后通过T型摸头挤出熔融体;其中,光学透明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环烯烃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酯碳酸酯系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烯烃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及柔性单体中的其中一种或者几种;
步骤02,未拉伸膜的制备,对步骤01所得的熔融体通过三级压延辊进行冷却和延压成型,最后进行冷却卷绕制备未拉伸的薄膜;其中,绕卷时在未拉伸的薄膜两侧通过胶带粘贴装置在薄膜的两侧粘贴一层胶带;步骤03,防窥膜的制备,对步骤02所得的未拉伸薄膜通过拉伸、收缩及热定型进行操作制备为所需的防窥膜。
[0008]进一步地,步骤02中制备未拉伸膜制备时成型温度为120℃~350℃;且未拉伸薄膜的厚度为40μm

250μm。
[0009]进一步地,步骤03中制备防窥膜时:当在拉伸时,拉伸温度为Tg+30℃,其中,Tg为玻璃化转变温度,纵向、横向拉伸倍率分别为1.3倍~3.3倍。
[0010]进一步地,步骤03中制备防窥膜的收缩时:在收缩区域的开始处即拉伸区域的终段处时,薄膜两侧的左右夹持部件均以间距P1进行移动,当薄膜进入收缩区域时,薄膜两侧的左右夹持部件均以间距P2进行移动;其中,P2的长度小于P1的长度。
[0011]进一步地,夹持部件的间距变化率为0.7~0.999,所述夹持部件的间距变化率的计算公式为P2/P1;夹持部件的间距由P1减小至P2的时间为3s~10s;收缩时尺寸保留率为80%~98%。
[0012]进一步地,所述胶带粘贴装置,包括一对粘贴机构,粘贴机构的一端分别设有放置机构;粘贴机构包括侧板,侧板的两端分别穿有一对插板,插板的内侧端设有限位长条,限位长条的内侧开设有V形槽,插板之间设有中导板,中导板上滑动设有一对滑动套,滑动套上设有螺接套,插板之间设有内顶丝杆,内顶丝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内顶丝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头,螺接套螺接于内顶丝杆上,滑动套的外壁设有内顶板,内顶板上开设有斜孔,斜孔的长度方向与中导板的长度方向之间存在夹角,斜孔内穿有中杆,中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座,转动座安装于侧板上,其中一个插板上安装有端凹形件,端凹形件上转动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外周设有环槽,环槽的周侧与V形槽的槽底相切,侧板上设有多个粘贴构件;粘贴构件包括安装于侧板外壁上的转动内座,转动内座上转动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外侧端设有转动帽,调节丝杆上螺接有调节座,调节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导向竖板,导向竖板上开设有T形槽,T形槽的槽底开设有竖孔,竖孔内穿有内柱,内柱的内侧端设有内盘,内盘位于T形槽的内侧,内盘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伸出于T形槽,连接杆的外侧端设有连接圆杆,连接圆杆的内侧端设有上凹座,上凹座上铰接有连接转板,连接转板的内侧端设有凹形转动座,凹形转动座内转动设有粘贴轮,粘贴轮的外壁设有橡胶圈,凹形转动座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凸板,连接凸板的另一端铰接有下凹座,连接转板的长度长于连接凸板的长度;放置机构包括安装于侧板一端的盘体,盘体上同轴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上端设有上盘,转动轴的下端设有下盘,下盘上呈圆周阵列的转动设有三根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
设有锥杆,锥杆的下端为小端,锥杆的下端设有固定丝杆,固定丝杆上螺接有丝套,丝套的上端转动设有顶紧套,顶紧套上开设有缺口,顶紧套的内壁为锥形结构;上盘上设有转动环,转动环的外周上呈圆周阵列的设有三个卡位凸起,盘体上设有转动销,转动销上转动设有一对转动支板,转动支板相互对称,转动支板的另一端设有卡锁外板,卡锁外板的内侧设有卡位块,其中一个卡位块的内侧设有卡槽,其中一个卡位凸起穿于卡槽内,卡锁外板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设有折形板,折形板之间设有弹簧,其中一个卡锁外板的另一端转动设有第一连板,另外一个卡锁外板的另一端转动设有第二连板,第一连板的长度短于第二连板的长度,盘体上设有穿销,穿销上转动设有三叉板,三叉板上的第一凸板铰接于第一连板的另一端,三叉板上的第二凸板铰接于第二连板的另一端上,三叉板上的第三凸板的外侧端设有把手杆。
[0013]其次,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窥膜,通过防窥膜制备方法制备所得:防窥膜在式1中表示的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其面内位相差Re=0~30nm;防窥膜在式2所表示的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垂直面内方向位相差Rth=220nm~580nm;防窥膜的厚度为10μm~200μm;式1:Re=(Nx

Ny)
×
d式2:Rth=[Nx

(Nx+Ny)/2]×
d其中,Nx、Ny、Nz分别表示薄膜在x、y、z方向的折射率,d为防窥膜的厚度。
[0014]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窥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01,熔融体的制备,通过螺杆挤出机对光学透明树脂进行塑化熔融,而后通过T型摸头挤出熔融体;其中,光学透明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环烯烃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酯碳酸酯系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烯烃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及柔性单体中的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步骤02,未拉伸膜的制备,对步骤01所得的熔融体通过三级压延辊进行冷却和延压成型,最后进行冷却卷绕制备未拉伸的薄膜;其中,绕卷时在未拉伸的薄膜两侧通过胶带粘贴装置在薄膜的两侧粘贴一层胶带;步骤03,防窥膜的制备,对步骤02所得的未拉伸薄膜通过拉伸、收缩及热定型操作制备为所需的防窥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02中制备未拉伸膜时成型温度为120℃~350℃;且未拉伸薄膜的厚度为40μm

2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03中制备防窥膜时:拉伸时,拉伸温度为Tg
±
30℃,其中,Tg为玻璃化转变温度;纵向、横向拉伸倍率分别为1.3倍~3.3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窥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03中制备防窥膜的收缩时:在收缩区域的开始处即拉伸区域的终段处时,薄膜两侧的左右夹持部件均以间距P1进行移动,当薄膜进入收缩区域时,薄膜两侧的左右夹持部件均以间距P2进行移动;其中,P2的长度小于P1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窥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夹持部件的间距变化率为0.7~0.999,所述夹持部件的间距变化率的计算公式为P2/P1;夹持部件的间距由P1减小至P2的时间为3s~10s;收缩时尺寸保留率为80%~9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粘贴装置,包括一对粘贴机构(1),粘贴机构(1)的一端分别设有放置机构(2);粘贴机构(1)包括侧板(100),侧板(100)的两端分别穿有一对插板(101),插板(101)的内侧端设有限位长条(102),限位长条(102)的内侧开设有V形槽(103),插板(101)之间设有中导板(104),中导板(104)上滑动设有一对滑动套(105),滑动套(105)上设有螺接套(106),插板(101)之间设有内顶丝杆(107),内顶丝杆(107)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内顶丝杆(107)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头,螺接套(106)螺接于内顶丝杆(107)上,滑动套(105)的外壁设有内顶板(108),内顶板(108)上开设有斜孔(109),斜孔(109)的长度方向与中导板(104)的长度方向之间存在夹角,斜孔(109)内穿有中杆(110),中杆(110)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座(111),转动座(111)安装于侧板(100)上,其中一个插板(101)上安装有端凹形件(112),端凹形件(112)上转动设有限位杆(113),限位杆(113)的外周设有环槽,环槽的周侧与V形槽
(103)的槽底相切,侧板(100)上设有多个粘贴构件;粘贴构件包括安装于侧板(100)外壁上的转动内座(114),转动内座(114)上转动设有调节丝杆(115),调节丝杆(115)的外侧端设有转动帽(116),调节丝杆(115)上螺接有调节座(117),调节座(11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导向竖板(118),导向竖板(118)上开设有T形槽(119),T形槽(119)的槽底开设有竖孔(120),竖孔(120)内穿有内柱(121),内柱(121)的内侧端设有内盘(122),内盘(122)位于T形槽(119)的内侧,内盘(122)上设有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锐敏武小刚唐子杰向昱吉
申请(专利权)人:龙华相位新材料绵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