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装置的控制装置、制动器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制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058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6
在施力动作时,驻车制动器控制装置获取表示向电动马达通电的电流变化的第一物理量(例如,电流变化的梯度)。在第一物理量(例如,电流变化的梯度)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与第一物理量等于阈值的情况或小于阈值的情况相比,驻车制动器控制装置使表示施力动作的结束的第二物理量减小。若表示施力动作的物理量(例如,电流值)达到了第二物理量,则驻车制动器控制装置设为施力动作的结束。制装置设为施力动作的结束。制装置设为施力动作的结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动器装置的控制装置、制动器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制动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器装置的控制装置、制动器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制动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盘式制动器、电动驻车制动器(Electric Parking Brake)机构、电动增力装置和主缸的制动器系统。盘式制动器根据由电动增力装置和主缸供给的MC液压,将制动片(brake pad)向盘式转子按压,产生制动力。电动驻车制动器机构根据驻车制动器开关的操作,使盘式制动器的WC活塞动作,使盘式制动器产生驻车制动力。当在制动操作中电动驻车制动器机构工作时,电动增力装置为了使液压回路内的液量恒定而控制电动执行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634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通过用电动增力装置填补由电动驻车制动器机构推进按压制动片的活塞的量的液压变化,来抑制制动踏板反作用力的不协调感。因此,在使用负压增力器等不是电控(电动)的增力装置的情况下,可能无法抑制制动踏板反作用力的不协调感。
[000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与制动器系统的结构无关地抑制使电动驻车制动器机构工作时的制动踏板反作用力的不协调感的制动器装置的控制装置、制动器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制动器装置。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制动器装置的控制装置,具有:液压机构,通过利用液压向与车轮共同旋转的旋转部件按压摩擦部件来对车辆施加制动力;以及驻车制动器机构,利用由控制部控制的电动马达来保持所述制动力,在作为所述驻车制动器机构的保持动作的施力动作时,所述控制部获取表示向所述电动马达通电的电流变化、所述液压或者与制动踏板的行程相关的物理量的第一物理量,在所述第一物理量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物理量等于所述阈值的情况或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相比,所述控制部使表示所述施力动作的结束的第二物理量减小,若表示所述施力动作的物理量达到了所述第二物理量,则所述控制部设为所述施力动作的结束。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制动器装置的控制方法,制动器装置具有:液压机构,通过利用液压向与车轮共同旋转的旋转部件按压摩擦部件来对车辆施加制动力;以及驻车制动器机构,利用电动马达保持所述制动力,利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控制部,在作为
所述驻车制动器机构的保持动作的施力动作时,获取表示向所述电动马达通电的电流变化、所述液压或者与制动踏板的行程相关的物理量的第一物理量,在所述第一物理量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物理量等于所述阈值的情况或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相比,使表示所述施力动作的结束的第二物理量减小,若表示所述施力动作的物理量达到了所述第二物理量,则设为所述施力动作的结束。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制动器装置,具有:液压机构,通过利用液压向与车轮共同旋转的旋转部件按压摩擦部件来对车辆施加制动力;驻车制动器机构,利用电动马达保持所述制动力;以及控制装置,具有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控制部,在作为所述驻车制动器机构的保持动作的施力动作时,所述控制部获取表示向所述电动马达通电的电流变化、所述液压或者与制动踏板的行程相关的物理量的第一物理量,在所述第一物理量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物理量等于所述阈值的情况或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相比,所述控制部使表示所述施力动作的结束的第二物理量减小,若表示所述施力动作的物理量达到了所述第二物理量,则所述控制部设为所述施力动作的结束。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与制动器系统的结构无关地抑制使驻车制动器机构(电动驻车制动器机构)工作时的制动踏板反作用力的不协调感。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搭载了根据实施方式的制动器装置的车辆的概念图。
[0016]图2是对图1中的被设置在后轮侧的具有电动驻车制动功能的液压式盘式制动器放大表示的纵剖视图。
[0017]图3是将图1中的控制装置与后轮侧的盘式制动器等共同表示的框图(电路结构图)。
[0018]图4是表示图3中的控制装置的框图(控制框图)。
[0019]图5是表示由图4中的冲击电流检测部进行的处理(冲击电流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0020]图6是表示由图4中的车辆停车判定部进行的处理(车辆停车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0021]图7是表示由图4中的踏板踩踏有无检测部进行的处理(踏板踩踏有无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0022]图8是表示由图4中的施力结束判定部进行的处理(施力结束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0023]图9是表示WC压(液压)与施力结束阈值的关系的一例的特性线图。
[0024]图10是表示图4中的马达驱动信号计算部的处理(马达驱动信号计算处理)的说明图。
[0025]图11是一览表示马达驱动指令(马达驱动信号)与驱动电路的动作的关系的一例的说明图。
[0026]图12是表示施力时与释放时的电流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特性线图。
[0027]图13是表示“无踏板踩踏”的情况与“有踏板踩踏”的情况下的施力时的电流的时间变化的特性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以将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动制动器的控制装置以及电动制动器装置搭载于4轮机动车(motor vehicle)的情况为例,按照附图进行说明。并且,图5

8中表示的流程图的各步骤分别使用“s”标记(例如,步骤1=“s1”)。
[0029]在图1中,在构成车辆的主体的车体1的下侧(路面侧)上例如设置有左右的前轮2(FL,FR)和左右的后轮3(RL,RR)组成的共计4个车轮。车轮(各前轮2、各后轮3)与车体1共同构成了车辆。在车辆上,搭载着用于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系统。以下,对于车辆的制动器系统进行说明。
[0030]在前轮2以及后轮3被安装的部位上,设置有作为与各个车轮(各前轮2、各后轮3)共同旋转的被制动部件(旋转部件)的盘式转子4。用于前轮2的盘式转子4由液压式的盘式制动器即前轮侧盘式制动器5施加制动力。用于后轮3的盘式转子4由具有电动驻车制动功能的液压式盘式制动器即后轮侧盘式制动器6施加制动力。
[0031]对应于左右的后轮3而分别被设置的一对(一组)后轮侧盘式制动器6是利用液压向盘式转子4按压制动片6C(参考图2)来施加制动力的液压式制动器机构(液压制动器)。如图2所示,后轮侧盘式制动器6例如具有被称为支座(carrier)的安装部件6A、作为车轮制动缸(wheel cylinder)的制动钳6B、作为制动部件(摩擦部件、摩擦片)的一对的制动片6C、作为按压部件的活塞6D。在此情况下,制动钳6B和活塞6D构成了活塞6D利用液压进行移动并向盘式转子4按压制动片6C从而向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动器装置的控制装置,具有:液压机构,通过利用液压向与车轮共同旋转的旋转部件按压摩擦部件来向车辆施加制动力;以及驻车制动器机构,通过由控制部控制的电动马达来保持所述制动力,所述控制部,在作为所述驻车制动器机构的保持动作的施力动作时,获取表示向所述电动马达通电的电流变化、所述液压、或者与制动踏板的行程相关的物理量的第一物理量,在所述第一物理量超过规定阈值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物理量等于所述阈值的情况或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相比,使表示所述施力动作的结束的第二物理量减小,若表示所述施力动作的物理量达到了所述第二物理量,则设为所述施力动作的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物理量是所述电流变化的梯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器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物理量是表示所述施力动作的结束的电流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施力动作时,在检测到流过所述电动马达的冲击电流后的所述电流变化的梯度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与所述电流变化的梯度等于所述阈值的情况或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相比,所述控制部使表示所述施力动作的结束的电流值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物理量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判断为有来自所述车辆的乘员的所述制动踏板的踩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判定所述车辆的停车的情况中,在所述第一物理量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物理量等于所述阈值的情况或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相比,使表示所述施力动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川昌之松崎则和山口直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