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46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N1,包括氨基酸序列为WAS的轻链CDR2,分别如SEQ ID NO.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是涉及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蛋白)是冠状病毒重要的结构蛋白,与RNA紧密结合,参与基因组复制和细胞信号通路调节。N蛋白在冠状病毒中含量丰富,序列较保守,而且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对新冠病毒的诊断和排查具有重要价值。
[0003]新冠筛查主要有三种手段,包括核酸检测、抗体检测以及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是筛查新冠的主流手段,该方法相对准确,但所需条件较高、时间较长,抗体检测(IgG或IgM检测)一般在发病7天后才能测出。抗原检测是通过检测N蛋白而实现的,当样品中含有病毒N蛋白时,在T线与特异性抗体相结合,呈现阳性结果。抗原检测有利于早发现,而且操作简单,非常适用于早期自测。
[0004]N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是抗原检测的最重要的原材料,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制备N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制备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打下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与冠状病毒N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为制备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打下基础。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N1,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轻链CDR1、氨基酸序列为WAS的轻链CDR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轻链CDR3、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的重链CD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的重链CDR2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重链CDR3。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N1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537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所述单克隆抗体N1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轻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的单克隆抗体N1在制备新冠状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冠状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包括上述的单克隆抗体N1。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N4,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的轻链CDR1、氨基酸序列为WAS的轻链CDR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的轻链CDR3、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的重链CD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的重链CDR2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的重链CDR3。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N4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538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所述单克隆抗体N4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轻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所述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的单克隆抗体N4在制备新冠状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冠状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包括上述的单克隆抗体N4。
[001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制备并筛选了4种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检测这些单克隆抗体与冠状病毒N蛋白的结合能力,选择得到2种与N蛋白具有较强结合能力的单克隆抗体N1和N4,为制备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打下基础。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ELISA水平上结合纯化的N蛋白;
[0021]图2为N蛋白单克隆抗体N1轻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图中黑色阴影区域标出了CDR1区(SEQ ID NO.3)、CDR2区(WAS)和CDR3区(SEQ ID NO.4);
[0022]图3为N蛋白单克隆抗体N1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图中黑色阴影区域标出了CDR1区(SEQ ID NO.7)、CDR2区(SEQ ID NO.8)和CDR3区(SEQ ID NO.9);
[0023]图4为N蛋白单克隆抗体N4轻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图中黑色阴影区域标出了CDR1区(SEQ ID NO.12)、CDR2区(WAS)和CDR3区(SEQ ID NO.13);
[0024]图5为N蛋白单克隆抗体N4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图中黑色阴影区域标出了CDR1区(SEQ ID NO.16)、CDR2区(SEQ ID NO.17)和CDR3区(SEQ ID NO.18);
[0025]图6为N蛋白单克隆抗体N1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和小鼠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9)的对比结果;
[0026]图7为N蛋白单克隆抗体N1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和小鼠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0)的对比结果;
[0027]图8为N蛋白单克隆抗体N4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1)和小鼠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9)的对比结果;
[0028]图9为N蛋白单克隆抗体N4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5)和小鼠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1)的对比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0030]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31]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N1,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轻链CDR1、氨基酸序列为WAS的轻链CDR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轻链CDR3、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的重链CD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的重链CDR2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重链CDR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N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N1由保藏编号为CGMCCNo.45537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所述单克隆抗体N1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N1,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N1在制备新冠状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5.一种新冠状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N1。6.一种冠状病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朋王红蕾于飞王娟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国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