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034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9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自上而下包括:上扩散片、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下扩散片、导光板、胶框、反射片,所述导光板位于胶框中部;所述胶框的四周间隔均匀排布一圈LED灯珠,围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四周侧边。所述LED灯珠的间距大于4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过将背光源的灯珠分散且改在背光源四周,可以有效改善侧入式背光灯珠密集发热的现象,且四周的灯珠发光,相较于单一侧光源发光能够改善背光源的均匀度。较于单一侧光源发光能够改善背光源的均匀度。较于单一侧光源发光能够改善背光源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属于显示装置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及铁件固定框,其工作原理是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两片玻璃基板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通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0003]其中,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塑胶框等组成。背光源具有亮度高,寿命长、发光均匀等特点。目前主要有EL、CCFL及LED三种背光源类型,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则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随着LCD模组不断向更亮、更轻、更薄方向发展,侧入式CCFL式背光源成为目前背光源发展的主流。如图1和图2所示,侧入式背光源通常是发光的LED组件在背光源的一侧发光,通过导光板以及反射片的作用将侧入式的光转换成为面光源。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灯珠聚集,会经常引起背光功率过高发热的现象,且单一方向的侧入式背光会出现背光均匀性较低的情况,需要通过加入扩散片以及棱镜片来改善这种情况。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改善侧入式背光灯珠密集发热的现象,且能够改善背光源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可有效改善侧入式背光灯珠密集发热的现象,且相较于单一侧光源能够改善背光源的均匀度。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自上而下包括:上扩散片、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下扩散片、导光板、胶框、反射片,所述导光板位于胶框中部;所述胶框的四周间隔均匀排布一圈LED灯珠,围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四周侧边。
[0008]进一步地,所述LED灯珠的间距大于4mm。
[000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背光源的灯珠分散且改在背光源四周,可以有效改善侧入式背光灯珠密集发热的现象,且四周的灯珠发光,相较于单一侧光源发光能够改善背光源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0010]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1]图1是现有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中的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1‑
上扩散片,2

上棱镜片,3

下棱镜片,4

下扩散片,5

导光板,6

胶框,7

反射片,8

LED灯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自上而下包括:上扩散片1、上棱镜片2、下棱镜片3、下扩散片4、导光板5、胶框6、反射片7,所述导光板5位于胶框6中部;所述胶框6的四周间隔均匀排布一圈LED灯珠8,围设于所述导光板5的四周侧边。
[0018]所述LED灯珠8的间距大于4mm,灯珠会发热,灯珠间距太近可能会导致膜片或者灯珠损坏。
[0019]本技术通过将背光源的灯珠分散且改在背光源四周,可以有效改善侧入式背光灯珠密集发热的现象,且四周的灯珠发光,相较于单一侧光源发光能够改善背光源的均匀度。
[0020]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上扩散片、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下扩散片、导光板、胶框、反射片;所述导光板位于胶框中部;所述胶框的四周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一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