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004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模具降温装置,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具降温装置主体,所述模具降温装置主体包括有模具安装底座,所述模具安装底座的前端设置有模具主体,所述模具安装底座的后端设置有水冷降温机构,所述模具主体的两侧设置有模具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却水箱内侧的散热冷却板组成一个阶梯状循环水道,增加水的散热冷却面积,提高水冷却的效率,制冷组件制冷对水进行冷却,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冷却水箱内部的冷却水通过冷水管进入模具主体内部后对模具主体水冷降温带走热量,再通过回水管流回补充水箱被过滤,同时补充水箱也便于补充水,重新回到冷却水箱内部被冷却降温,形成水冷循环,高效地对模具主体进行降温。高效地对模具主体进行降温。高效地对模具主体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模具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现有技术中对模具的散热方式多为自然冷却,致使开模时间降低,降低生产效率,因此,本技术提出模具降温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4719966U,公开日为2021年11月16日的中国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具降温装置,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下四角均连接有定向柱,所述模具本体上下两侧中间位置均连接有调节柱,所述定向柱与调节柱一并匹配有降温结构,所述调节柱螺纹连接有两个调节螺帽,所述降温结构置于两个所述调节螺帽之间,所述降温结构包括气道板和冷却板,所述气道板与冷却板共壁,所述气道板内置有气道,所述气道输入端连接有入气口,所述气道输出端连通有若干固定于气道板上的出气口,所述冷却板滑动匹配有抽盒,所述抽盒内部安装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输入端连接有入液口,所述入液口输入端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管输出端与冷却箱连接。
[0004]为了解决模具自然冷却效率低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安装冷区板和降温结构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利用降温结构对气体冷却达到模具冷却对模具安装气密性要求高且冷却不均匀的情况,进而导致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模具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模具降温装置,包括模具降温装置主体,所述模具降温装置主体包括有模具安装底座,所述模具安装底座的前端设置有模具主体,所述模具安装底座的后端设置有水冷降温机构,所述模具主体的两侧设置有模具固定机构;所述水冷降温机构包括有水冷安装单元和冷却水循环单元,所述水冷安装单元设置在模具安装底座的中部,所述冷却水循环单元设置在水冷安装单元的后方;所述模具固定机构包括有夹持固定单元,所述夹持固定单元设置在模具安装底座的前端。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冷安装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模具安装底座中部上表面的背板,所述背板的背面左侧固定安装有冷水管,所述背板背面右侧固定安装有回水管。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背板起到固定安装冷水管和回水管的作用。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水管与回水管的前端分别贯穿背
板内壁上下对称固定安装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的前端分别通过螺纹活动安装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模具主体的侧壁进水管活动连接。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水管和回水管水龙头对应安装的连接软管与模具主体上下模具的进水端出水端分别转动连接,安装简单便捷。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模具安装底座后端上表面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背面内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组件,所述冷却水箱的前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散热冷却板,所述冷却水箱的前端上侧内壁与冷水管的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水管。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箱内侧的散热冷却板组成一个阶梯状循环水道,增加水的散热冷却面积,提高水冷却的效率。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单元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模具安装底座上表面右侧的补充水箱,所述补充水箱的上端设置有活动盖,所述补充水箱的内部卡接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补充水箱的侧壁下方与冷却水箱的右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水管。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冷组件制冷对水进行冷却。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单元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补充水箱前端的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抽水管与回水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管与补充水箱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冷却水箱内部的冷却水通过冷水管进入模具主体内部后对模具主体水冷降温带走热量,再通过回水管流回补充水箱被过滤,同时补充水箱也便于补充水,重新回到冷却水箱内部被冷却降温,形成水冷循环,高效地对模具主体进行降温。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固定单元包括有对称滑动安装在模具安装底座前端上表面的夹持移动板,所述模具安装底座的前端上表面设置有与夹持移动板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壁转动安装有双头调节螺纹杆,所述双头调节螺纹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夹持移动板的底部内壁与双头调节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模具主体置于夹持移动板中间,通过转动双头调节螺纹杆进行调节,夹持移动板在模具安装底座的限位作用下向中部移动对模具主体进行夹持固定。
[00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1]1、本技术提供模具降温装置,将模具主体置于夹持移动板中间,通过转动双头调节螺纹杆进行调节,夹持移动板在模具安装底座的限位作用下向中部移动对模具主体进行夹持固定,背板起到固定安装冷水管和回水管的作用,分别将冷水管和回水管水龙头对应安装的连接软管与模具主体上下模具的进水端出水端分别转动连接,安装简单便捷。
[0022]2、本技术提供模具降温装置,冷却水箱内侧的散热冷却板组成一个阶梯状循环水道,增加水的散热冷却面积,提高水冷却的效率,制冷组件制冷对水进行冷却,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冷却水箱内部的冷却水通过冷水管进入模具主体内部后对模具主体水冷降温带走热量,再通过回水管流回补充水箱被过滤,同时补充水箱也便于补充水,重新回到冷
却水箱内部被冷却降温,形成水冷循环,高效地对模具主体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拆解示意图。
[0027]图中:1、模具降温装置主体;11、模具安装底座;12、模具主体;2、水冷降温机构;21、背板;22、冷水管;23、回水管;24、连接软管;25、冷却水箱;251、散热冷却板;26、制冷组件;27、补充水箱;28、循环水泵;3、模具固定机构;31、夹持移动板;32、双头调节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模具降温装置,包括模具降温装置主体1,模具降温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具降温装置,包括模具降温装置主体(1),所述模具降温装置主体(1)包括有模具安装底座(11),所述模具安装底座(11)的前端设置有模具主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安装底座(11)的后端设置有水冷降温机构(2),所述模具主体(12)的两侧设置有模具固定机构(3);所述水冷降温机构(2)包括有水冷安装单元和冷却水循环单元,所述水冷安装单元设置在模具安装底座(11)的中部,所述冷却水循环单元设置在水冷安装单元的后方;所述模具固定机构(3)包括有夹持固定单元,所述夹持固定单元设置在模具安装底座(11)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安装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模具安装底座(11)中部上表面的背板(21),所述背板(21)的背面左侧固定安装有冷水管(22),所述背板(21)背面右侧固定安装有回水管(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22)与回水管(23)的前端分别贯穿背板(21)内壁上下对称固定安装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的前端分别通过螺纹活动安装有连接软管(24),所述连接软管(24)的一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模具主体(12)的侧壁进水管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单元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模具安装底座(11)后端上表面的冷却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张伟李江彬张东华郭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惠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