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轮口气帘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982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身防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轮口气帘装置及车辆,车辆包括轮口气帘装置,轮口气帘装置包括通气风道,通气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的吹扫区域覆盖适配车轮的处于旋转轴线上方的区域,有利于抑制轮胎和轮眉之间的微粒飞溅,提高防污染车身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轮口气帘装置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身防污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轮口气帘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车轮旋转引起的车身污染问题,一般常见的基于空气动力学的车身清洁技术以乘用车侧气帘为主,气帘是一种通过连续性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幕。侧气帘装置通常安装在前雾灯和前轮罩之间,整体上为管式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利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前空气进入侧气帘装置,经侧气帘装置重新组织流动结构后流向前车轮,防止车轮旋转卷起的灰尘、水滴和泥流等飞溅到车身。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874209U、授权公告日为2021年11月26日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的一种气帘装置,其在雾灯与前轮罩之间设有通气风道,在车辆高速工况下,车前空气经雾灯处的进风口进入通气风道,通气风道内的气流从轮罩处的出风口流出并流向车轮,形成空气幕,发挥侧气帘功能,引导气流紧贴车轮外围,在降低气流分离的同时能够减少轮腔污染和车身污染。
[0003]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气帘装置的出风口位置较低且处于车轮前方,气帘仅对车轮旋转中心以下的微粒飞溅有效,对于轮胎和轮眉之间的微粒飞溅抑制效果较差,车身防污染车身效果有限,而且,对于商用车而言,由于其轮罩相对开放,轮腔内气流复杂,微粒飞溅区域比较大,而现有的侧气帘的出风口所形成的吹扫区域覆盖面较小,难以应用于商用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轮口气帘装置,以解决目前的气帘装置防污染车身效果不够好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目前的车辆的气帘装置防污染车身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车辆轮口气帘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车辆轮口气帘装置,包括通气风道,通气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的吹扫区域覆盖适配车轮的处于旋转轴线上方的区域。
[0007]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现有技术中的气帘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使各出风口形成的吹扫区域覆盖到车轮的处于旋转轴线上方的区域,有利于抑制轮胎和轮眉之间的微粒飞溅,提高防污染车身效果。
[0008]进一步地,吹扫区域还包括位于车轮后方且位于过车轮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以下的区域。
[0009]有益效果:将吹扫区域覆盖到车轮后方的过车轮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以下的区域,能够对车轮与地面接触位置所引起的微粒飞溅起到抑制效果。
[0010]进一步地,出风口朝向车轮中心。
[0011]有益效果:能够抑制车轮卷起的灰尘、水滴和泥土的离心运动,提高车身防污染车身效果。
[0012]进一步地,通气风道由通气管形成,通气管包括环绕车轮旋转轴线设置在车轮外围的环绕管体,出风口设置在环绕管体上。
[0013]有益效果:通过一条通气管形成通气风道并利用通气管的环绕管体布置出风口,结构简单,节省布置空间。
[0014]进一步地,环绕管体上设有多个条形槽,各条形槽构成出风口。
[0015]有益效果:利用各条形槽能够在轮腔内形成稳定的辐射状空气幕,气流均匀,有利于气帘对微粒飞溅的抑制效果。
[0016]进一步地,通气管为橡胶体。
[0017]有益效果:采用橡胶材料,在与外界障碍物发生碰撞时,由于自身的弹性变形可避免破裂失效。
[0018]进一步地,通气风道的位于适配车轮前方的前端高于位于适配车轮的后端。
[0019]有益效果:使通气风道前高后低,能够避免前端位置过低而过于凸出车身,有利于美观性。
[0020]进一步地,进风口连有气泵。
[0021]有益效果:通过气泵对通气风道泵送气流,不依赖车前空气进风,能够实现对后车轮旋转引起的车身污染进行改善。
[0022]进一步地,进风口与气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阀门,阀门连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阀门开度。
[0023]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阀门以及控制阀门开度的控制器,可以根据车辆行驶工况对管路通断以及进气流量进行控制,可避免车辆行驶工况对轮口气帘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降低气泵能耗。
[0024]本技术的车辆的技术方案是:
[0025]一种车辆,包括车轮和气帘装置,气帘装置为轮口气帘装置,轮口气帘装置包括通气风道,通气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的吹扫区域覆盖适配车轮的处于旋转轴线上方的区域。
[0026]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现有技术中的气帘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使各出风口形成的吹扫区域覆盖到车轮的处于旋转轴线上方的区域,有利于抑制轮胎和轮眉之间的微粒飞溅,提高防污染车身效果。
[0027]进一步地,吹扫区域还包括位于车轮后方且位于过车轮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以下的区域。
[0028]有益效果:将吹扫区域覆盖到车轮后方的过车轮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以下的区域,能够对车轮与地面接触位置所引起的微粒飞溅起到抑制效果。
[0029]进一步地,出风口朝向车轮中心。
[0030]有益效果:能够抑制车轮卷起的灰尘、水滴和泥土的离心运动,提高车身防污染车身效果。
[0031]进一步地,通气风道由通气管形成,通气管包括环绕车轮旋转轴线设置在车轮外围的环绕管体,出风口设置在环绕管体上。
[0032]有益效果:通过一条通气管形成通气风道并利用通气管的环绕管体布置出风口,结构简单,节省布置空间。
[0033]进一步地,环绕管体上设有多个条形槽,各条形槽构成出风口。
[0034]有益效果:利用各条形槽能够在轮腔内形成稳定的辐射状空气幕,气流均匀,有利于气帘对微粒飞溅的抑制效果。
[0035]进一步地,通气管为橡胶体。
[0036]有益效果:采用橡胶材料,在与外界障碍物发生碰撞时,由于自身的弹性变形可避免破裂失效。
[0037]进一步地,通气风道的位于适配车轮前方的前端高于位于适配车轮的后端。
[0038]有益效果:使通气风道前高后低,能够避免前端位置过低而过于凸出车身,有利于美观性。
[0039]进一步地,进风口连有气泵。
[0040]有益效果:通过气泵对通气风道泵送气流,不依赖车前空气进风,能够实现对后车轮旋转引起的车身污染进行改善。
[0041]进一步地,进风口与气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阀门,阀门连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阀门开度。
[0042]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阀门以及控制阀门开度的控制器,可以根据车辆行驶工况对管路通断以及进气流量进行控制,可避免车辆行驶工况对轮口气帘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降低气泵能耗。
附图说明
[0043]图1为本技术的车辆的实施例1中前车轮处未安装轮口气帘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2为本技术的车辆的实施例1中前车轮处安装有轮口气帘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3为图2中的轮口气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4为图3的正视图;
[0047]图5为图3的俯视图;
[0048]图6为图3中的出风口处的局部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轮口气帘装置,包括通气风道,通气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是,出风口的吹扫区域覆盖适配车轮的处于旋转轴线上方的区域,吹扫区域还包括位于车轮后方且位于过车轮旋转轴线的水平面以下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口气帘装置,其特征是,出风口朝向车轮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口气帘装置,其特征是,通气风道由通气管形成,通气管包括环绕车轮旋转轴线设置在车轮外围的环绕管体,出风口设置在环绕管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轮口气帘装置,其特征是,环绕管体上设有多个条形槽,各条形槽构成出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朝田远航刘积成亓桂杰郭飞王蒙
申请(专利权)人: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