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印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85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印底板,涉及印刷电路板领域,包括板体、丝印区以及定位区,所述丝印区包括第一通孔,所述定位区包括定位件、固定件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槽和限位元件,所述定位槽一端向所述板体的外部凸出,所述定位槽的深度为0.3mm,所述定位槽的边角均为圆角设置,所述限位元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限位元件能够阻碍印刷电路板偏移,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远离印刷电路板的一面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能够把所述板体锁紧在丝印台面上,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至少比印刷电路板中的丝印孔的孔径大0.3mm。该丝印底板能够有效降低印刷电路板的报废率。印刷电路板的报废率。印刷电路板的报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印底板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电路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印底板。

技术介绍

[0002]在印刷电路板的常规丝印阻焊工艺中,现有的丝印操作一般在硬板或软板的表面进行,印刷电路板上含有密集的钻孔设计,在丝印过程中,由于油墨具有流动性,容易在印刷电路板的钻孔边缘出现聚油现象,当油墨累积到一定量时,油墨会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钻孔流到丝印台面上,在丝印另一块印刷电路板时,台面上的油墨会沾附到另一块印刷电路板的油墨表面上,导致印刷电路板上的油墨不均匀,而且缺陷印刷电路板具有随机性,阻焊工序并没有设置全流程检查,因此,残留在丝印台面上的油墨会影响后面的工序流程,最终导致印刷电路板无法修理的外观报废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印底板,该丝印底板能够有效降低印刷电路板的报废率。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丝印底板,包括板体、丝印区以及定位区,所述丝印区设置在所述板体的中间部位,所述丝印区包括第一通孔,所述定位区设置在所述板体的边角位置,所述定位区包括定位件、固定件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定位件的中间部位,所述板体和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其中,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槽和限位元件,所述定位槽一端向所述板体的外部凸出,所述定位槽的深度为0.3mm,所述定位槽的边角均为圆角设置,所述限位元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限位元件能够阻碍印刷电路板偏移,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远离印刷电路板的一面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能够把所述板体锁紧在丝印台面上,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至少比印刷电路板中的丝印孔的孔径大0.3mm。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4.0mm。
[0007]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PIN钉。
[0008]优选地,所述板体包括FR

4基材板。
[0009]优选地,所述板体的板面均设置为无铜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中的丝印孔一一对应。
[0011]优选地,所述板体的长度为650mm,所述板体的宽度为550mm。
[0012]优选地,所述板体的厚度为1.5mm。
[0013]优选地,所述定位槽的长度为60mm,所述定位槽的宽度为40mm。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固定件和印刷电路板中的定位孔为同心设置。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丝印底板设置在印刷电路板和丝印台面之间,避免印刷电路板板面直接接触丝印台面而产生异物污染,在板体
的边角位置设有定位件、固定件和第二通孔,通过固定件将第二通孔与印刷电路板上的定位孔同心连接,实现印刷电路板与丝印底板的准确定位和固定,并通过限位元件限制印刷电路板的偏移,进一步确保丝印操作的正常进行;定位槽一端向板体外部凸出,在确保丝印底板和印刷电路板准确定位的同时,有效节省板体的占用空间,为第一通孔提供更大的空间,使丝印底板对印刷电路板的适用性更强;定位槽的深度设置为0.3mm,当印刷电路板和丝印底板定位安装时,固定件安装后定位槽对应位置的高度不高于板体的板面,可以有效确保丝印底板的边角位置与板体的板面平齐,确保丝印过程中印刷电路板板角的油墨厚度的均匀性,有效改善印刷电路板丝印时油墨不均的缺陷;定位槽的边角为圆角设置,可以有效防止丝印底板与印刷电路板定位安装时的应力集中,同时,避免由于尖角导致丝印底板和印刷电路板定位安装时产生摩擦,造成印刷电路板的表面磨损,从而降低印刷电路板的报废率;板体与丝印台面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锁紧结构,可以有效保证丝印底板与丝印台面连接的稳固性,从而进一步保证丝印过程的顺利进行;第一通孔的孔径至少比印刷电路板中的通孔的孔径大0.3mm,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油墨的流动性造成油墨通过印刷电路板的丝印孔直接污染丝印台面,导致后续工序发生交叉污染,即有效改善印刷电路板油墨反沾、聚油和油墨不均的缺陷,降低了印刷电路板的报废率,提高了印刷电路板的生产效率,使印刷电路板具有更优化的批量生产可行性,提高了印刷电路板的经济效益,另外,丝印底板的第一通孔和印刷电路板的丝印孔孔径至少相差0.3mm,可以使丝印底板具有更广泛的通用性,且有效避免相邻的孔之间出现连孔和破孔的现象,进一步降低了印刷电路板的报废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丝印底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18]附图标记:1、板体;2、丝印区;3、第一通孔;4、定位区;5、定位件;6、第二通孔;7、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0]参见图1

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丝印底板,包括板体1、丝印区2以及定位区4,丝印区2设置在板体1的中间部位,丝印区2包括第一通孔3,定位区4设置在板体1的边角位置,定位区4包括定位件5、固定件和第二通孔6,第二通孔6设置在定位件5的中间部位,板体1和印刷电路板通过固定件连接,其中,定位件5包括定位槽7和限位元件,定位槽7一端向板体1的外部凸出,定位槽7的深度为0.3mm,定位槽7的边角均为圆角设置,限位元件设置在定位槽7内,限位元件能够阻碍印刷电路板偏移,第二通孔6设置在定位槽7内,定位槽7远离印刷电路板的一面设置有锁紧结构,锁紧结构能够把板体1锁紧在丝印台面上,第一通孔3的孔径至少比印刷电路板中的丝印孔的孔径大0.3mm。
[0021]本技术的丝印底板设置在印刷电路板和丝印台面之间,避免印刷电路板板面直接接触丝印台面而产生异物污染,在板体1的边角位置设有定位件5、固定件和第二通孔
6,通过固定件将第二通孔6与印刷电路板上的定位孔同心连接,实现印刷电路板与丝印底板的准确定位和固定,并通过限位元件限制印刷电路板的偏移,进一步确保丝印操作的正常进行;定位槽7一端向板体1外部凸出,在确保丝印底板和印刷电路板准确定位的同时,有效节省板体1的占用空间,为第一通孔3提供更大的空间,使丝印底板对印刷电路板的适用性更强;定位槽7的深度设置为0.3mm,当印刷电路板和丝印底板定位安装时,固定件安装后定位槽7对应位置的高度不高于板体1的板面,可以有效确保丝印底板的边角位置与板体1的板面平齐,确保丝印过程中印刷电路板板角的油墨厚度的均匀性,有效改善印刷电路板丝印时油墨不均的缺陷;定位槽7的边角为圆角设置,可以有效防止丝印底板与印刷电路板定位安装时的应力集中,同时,避免由于尖角导致丝印底板和印刷电路板定位安装时产生摩擦,造成印刷电路板的表面磨损,从而降低印刷电路板的报废率;板体1与丝印台面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锁紧结构,可以有效保证丝印底板与丝印台面连接的稳固性,从而进一步保证丝印过程的顺利进行;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印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丝印区(2),所述丝印区(2)设置在所述板体(1)的中间部位,所述丝印区(2)包括第一通孔(3);以及定位区(4),所述定位区(4)设置在所述板体(1)的边角位置,所述定位区(4)包括定位件(5)、固定件和第二通孔(6),所述第二通孔(6)设置在所述定位件(5)的中间部位,所述板体(1)和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其中,所述定位件(5)包括定位槽(7)和限位元件,所述定位槽(7)一端向所述板体(1)的外部凸出,所述定位槽(7)的深度为0.3mm,所述定位槽(7)的边角均为圆角设置,所述限位元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槽(7)内,所述限位元件能够阻碍印刷电路板偏移,所述第二通孔(6)设置在所述定位槽(7)内;所述定位槽(7)远离印刷电路板的一面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能够把所述板体(1)锁紧在丝印台面上;所述第一通孔(3)的孔径至少比印刷电路板中的丝印孔的孔径大0.3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锦添李航冰郭小华林杰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