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栅偏振元件、线栅偏振元件的制造方法、投影显示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880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性优异,并且对宽范围的入射角度的斜入射光的透射性及偏振分离特性优异的线栅偏振元件。由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构成的混合型的线栅偏振元件(1)具备:由无机材料构成的基板(10);由有机材料构成并设置在基板(10)上的基部(21)和多个凸条部(22)一体形成的栅格结构体(20);以及由金属材料构成并覆盖凸条部(22)的一部分的功能膜(30)。凸条部(22)具有随着远离基部(21)而宽度变窄的头细形状。功能膜(30)覆盖并包裹凸条部(22)的顶部,并且不覆盖凸条部(22)的底部侧及基部(21)。功能膜(30)的表面具有圆形,向凸条部(22)的宽度方向鼓出。功能膜(30)的最大宽度(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栅偏振元件、线栅偏振元件的制造方法、投影显示装置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良好偏振特性,且不会导致散热性或制造时的成本恶化,并对于来自斜向的入射光及大范围的入射角度的入射光的透射性优异的线栅偏振元件及线栅偏振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偏振特性和耐热性优异的投影显示装置及具备该投影显示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投影显示装置之一,近年来,在车辆的挡风玻璃或组合器等半透过板(以下统称为“显示面”)上显示影像的车辆用平视显示器装置被大量开发。车辆用平视显示器装置例如是配设在车辆的仪表板上,将影像光投影到挡风玻璃上,并将驾驶信息显示为虚像的影像显示装置。由于驾驶员能够同时观察透过挡风玻璃的风景和虚像,因此与设置在挡风玻璃的范围外的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相比,具有驾驶员的视线移动少的优点。
[0003]但是,由于上述的平视显示器装置是将显示图像从下方朝向挡风玻璃面(上方)射出的装置,所以太阳光有时会向与显示图像的射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入,入射到显示元件。在平视显示器装置中,以小型化的要求或显示图像的放大为目的,大多设置有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线栅偏振元件,其为由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构成的混合型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其由无机材料构成;栅格结构体,其由有机材料构成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基部和从所述基部突出的多个凸条部一体形成;以及功能膜,其由金属材料构成,并覆盖所述凸条部的一部分,所述凸条部具有随着远离所述基部而宽度变窄的头细形状,所述功能膜覆盖并包裹所述凸条部的前端及至少一个侧面的上部侧,且不覆盖所述凸条部的两侧面的下部侧及所述基部,覆盖并包裹所述凸条部的所述功能膜的表面具有圆形而向所述凸条部的宽度方向鼓出,覆盖并包裹所述凸条部的所述功能膜的最大宽度(W
MAX
)为从所述凸条部的底部到所述凸条部的高度的20%上部的位置处的所述凸条部的宽度(W B
)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功能膜的所述凸条部的侧面的覆盖率(Rc)为所述凸条部侧面中被所述功能膜覆盖的部分的高度(Hx)与所述凸条部的高度(H)的比率时,所述覆盖率(Rc)为25%以上8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率(Rc)为30%以上70%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线栅偏振元件的入射角度为45
°
的入射光的透射轴透射率(Tp)与反射轴反射率(Rs)的积(Tp
×
Rs)为70%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部的高度(H)为160nm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覆盖所述凸条部的前端的所述功能膜的厚度(Dt)为5nm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覆盖所述凸条部的侧面的所述功能膜的厚度(Ds)为10nm以上30nm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厚度(TB)为1nm以上。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线栅偏振元件的反射轴方向正交的剖面中的所述凸条部的剖面形状是随着远离所述基部而宽度变窄的梯形、三角形、吊钟形或椭圆形。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以至少覆盖所述功能膜的表面的方式而形成的保护膜。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包括防水性涂层或防油性涂层。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还具有电介质膜。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栅偏振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θ为30
°
以上60
°
以下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浩司
申请(专利权)人:迪睿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