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胶及其制备方法、硅胶与塑胶的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862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粘接胶及制备方法、硅胶与塑胶的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硅胶与塑胶的复合板材包括依次叠合的塑胶板材层、粘接胶层、功能胶层和手感胶层。本申请所述硅胶与塑胶的复合板材采用有机硅和塑胶板材复合而成,表层硅胶层和塑胶板材采用所述粘接胶粘合,具有较高的粘合能力,且表层硅胶层具有耐候、防污、亲肤、耐高低温、阻燃、耐化学腐蚀、透气等特点,底层塑胶板材卷材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且表层硅胶层采用液体硅橡胶为原料,采用硅氢加成制得复合板材,生产过程中无小分子溶剂或气体释放,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接胶及其制备方法、硅胶与塑胶的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用高分子材料,如树脂、橡胶或其衍生物覆盖纤维网而制得的人造革、油布或类似物品
,具体涉及一种粘接胶及其制备方法、硅胶与塑胶的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市场主流的合成革主要为有机硅革,PVC革,油性PU革,它们分别是以有机硅材料,PVC、PU等树脂浆料涂敷在针织布或超纤布上而形成的产品,使用离型纸或不锈钢花纹棍定型花纹纹理,是传统的生产工艺。
[0003]产品使用时是包覆或贴合(胶水粘结)在硬质骨架表面,加温粘结,再用针线将接口处缝合,模具定型塑形,生产工艺极其复杂,生产效率低下,复杂的生产工艺造成生产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硅胶与塑胶的复合板材,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粘接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6]步骤1、将100重量份四甲基四硅氧烷、15重量份环氧基偶联剂、8重量份乙烯基偶联剂、20重量份甲基丙酰氧基偶联剂、80重量份二烯丙基醚和240重量份醋酸丁酯进行搅拌混合,获得第一混合液;
[0007]步骤2、将80重量份二烯丙基醚和240重量份醋酸丁酯混合均匀后获得第二混合液;
[0008]步骤3、将第一混合液置于70

80℃的水浴锅中,向第一混合液中滴加第二混合液后并继续搅拌3

5h,冷却并降温至室温后过滤,取过滤液,在60

85℃下对过滤液进行负压脱低,将烧瓶中余下的液体用棕色玻璃瓶密封保存,获得自制助剂;
[0009]步骤4、将6000重量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重量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64重量份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投入烧瓶,在真空环境下充入氮气进行脱水后,获得反应液;
[0010]步骤5、向反应液中投入600重量份的自制助剂,混合均匀后,向反应液中投入7ppm四甲基氢氧化铵后,在100

13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液2

2.5h进行聚合,获得预聚物;
[0011]步骤6、预聚物升温至160

180℃,在负压环境下对预聚物进行辅助脱低1

2h,得到改性硅油;
[0012]步骤7、将40

50重量份步骤6中获得的改性硅油投入捏合机中,再投入3

8份硅氮烷处理剂、4

5重量份水后开始搅拌,同时分次加入25

35份气相法二氧化硅,搅拌1

2h后,加入1

2重量份羟基硅油,升温120

130℃开始抽真空,真空捏合1

1.5h,关闭真空,降温至50

60℃时再加5

11重量份助剂、5

11重量份交联剂、4

6重量份硅烷偶联剂和0.2

0.5重量
份抑制剂,混合搅拌1

2h并降至室温后,加入0.2

0.5重量份铂金水,低温搅拌均匀,抽真空过滤后得到半透明的粘接胶。
[0013]一种粘接胶,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14]一种硅胶与塑胶的复合板材,包括依次叠合的塑胶板材层、粘接胶层、功能胶层和手感胶层。
[0015]所述塑胶板材层的材质为ABS、TPU、PC、PET、PBT、PPSU或PC/PMMA。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手感胶的厚度为30

80μm,所述功能胶的厚度为60

170μm,所述粘结胶的厚度为100

250μm。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功能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甲基封端乙烯基硅油50

60份、气相法二氧化硅30

40份、二甲二乙处理剂5

10份、水5

6份、羟基硅油2

3份、助剂3

10份、交联剂3

10份、硅烷偶联剂2

5份、抑制剂0.2

0.5份,铂金水0.2

0.5份。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手感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羟基封端乙烯基硅油60

70份、改性二氧化硅20

30份、硅胶处理剂5

10份、助剂5

15份、交联剂5

15份、疏油助剂1

2份、硅氧烷1

5份、抑制剂0.3

0.8份,铂金水0.5

2份。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硅胶与塑胶的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0]步骤1、对离型纸表面进行静电除尘,在离型纸表面涂覆手感胶,烘烤至固化获得手感胶层;
[0021]步骤2、在手感胶层上涂覆功能胶,烘烤至固化获得功能胶层;
[0022]步骤3、在功能胶层上涂覆粘接胶,将塑胶板材贴合在粘接胶烘干并固化后,剥离离型纸,得到硅胶与塑胶的复合板材。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1中手感胶在90

160℃下烘烤5

10min;所述步骤2中的功能胶在90

160℃下烘烤5

10min,所述步骤3中的粘接胶在70

130℃下烘烤20

40min。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1)本申请所述粘接胶能使硅橡胶材料和塑胶材质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强度,采用硅氢加成制得复合板材,生产过程中无小分子溶剂或气体释放,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省略加温粘接和缝合接口的步骤,方便合成革的制备;
[0026](2)复合板材采用ABS、TPU、PC、PET、PBT、PPSU或PC/PMMA材料制成,质地坚硬,成型后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定型后不变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部分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粘接胶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0029]步骤1、取1000ML的4颈圆底烧瓶置于水浴锅中固定好,装上电磁搅拌器,温度计、滴加瓶、真空冷凝器、回收集瓶;取500ML烧杯,投入100g的四甲基四硅氧烷,15g环氧基偶联剂、8g乙烯基偶联剂、20g甲基丙酰氧基偶联剂、5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接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100重量份四甲基四硅氧烷、15重量份环氧基偶联剂、8重量份乙烯基偶联剂、20重量份甲基丙酰氧基偶联剂、80重量份二烯丙基醚和240重量份醋酸丁酯加到烧瓶中,进行搅拌混合,获得第一混合液;步骤2、将80重量份二烯丙基醚和240重量份醋酸丁酯加到烧瓶中,混合均匀后获得第二混合液;步骤3、将第一混合液置于70

80℃的水浴锅中,向第一混合液中滴加第二混合液后并继续搅拌3

5h,冷却并降温至室温后过滤,收取过滤液到一干净烧瓶中,在60

85℃下对过滤液进行负压脱低,将烧瓶中余下的液体用棕色玻璃瓶密封保存,获得自制助剂;步骤4、将6000重量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重量份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和64重量份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投入烧瓶,在真空环境下充入氮气进行脱水后,获得反应液;步骤5、向反应液中投入600重量份的自制助剂,混合均匀后,向反应液中投入7ppm四甲基氢氧化铵后,在100

130℃的温度下搅拌反应液2

2.5h进行聚合,获得预聚物;步骤6、预聚物升温至160

180℃,在负压环境下对预聚物进行辅助脱低1

2h,降至室温,得到改性硅油;步骤7、将40

50重量份步骤6中获得的改性硅油投入捏合机中,再投入3

8份硅氮烷处理剂、4

5重量份水后开始搅拌,同时分次加入25

35份气相法二氧化硅,搅拌1

2h后,加入1

2重量份羟基硅油,升温120

130℃开始抽真空,真空捏合1

1.5h,关闭真空,降温至50

60℃时再加5

11重量份助剂、5

11重量份交联剂、4

6重量份硅烷偶联剂和0.2

0.5重量份抑制剂,混合搅拌1

2h并降至室温后,加入0.2

0.5重量份铂金水,低温搅拌均匀,抽真空过滤后得到半透明的粘接胶。2.一种粘接胶,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3.一种硅胶与塑胶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的塑胶板材层、粘接胶层、功能胶层和手感胶层,其中,所述粘接胶层采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接胶固化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中科庞有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硅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