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结构件连接孔自动定位检测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孔自动定位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飞机结构件连接孔自动定位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飞机结构件包括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五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机翼、机身、尾翼均有骨架和蒙皮构成。而在连接时,首先将骨架安装完成,最后将蒙皮通过铆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而蒙皮上会有多个连接孔,每个连接孔的精度都需十分精准。但若是其中一个连接孔出现误差,安装完成一半的蒙皮需要进行拆卸,因此,蒙皮的连接孔精准十分重要。
[0003]而飞机上的有数千张蒙皮构成,其中大部分蒙皮分为十几类结构。因此,可以通过批量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测,但若是检测设备只能检测一种蒙皮的,那就需要十几台检测设备,而每一款飞机均需要十几台检测设备,这将会造成较高的成本。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飞机结构件连接孔自动定位检测工装,能够适用于多种蒙皮连接孔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结构件连接孔自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结构件连接孔自动定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两个角度调节座(3)、两个双杆行走机构(4)、两个孔位检测机构(5)、两个位移调节机构(6)、两个上接触杆(7)和两个下接触杆(8),两个位移调节机构(6)安装于支撑台(1)顶部相对对称的两侧,用于带动角度调节座(3)横向移动,角度调节座(3)固定安装于位移调节机构(6),角度调节座(3)包括可旋转调节的限位挡板(3a),限位挡板(3a)用于对蒙皮(2)侧边抵触,两个下接触杆(8)通过位移座一(9)可水平调节的安装于一个限位挡板(3a),下接触杆(8)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位移座一(9),两个上接触杆(7)通过位移座二(10)可水平调节的安装于另一个限位挡板(3a),上接触杆(7)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位移座二(10),上接触杆(7)与下接触杆(8)滑动连接,上接触杆(7)与下接触杆(8)构成轨道,双杆行走机构(4)可水平移动的安装于轨道,孔位检测机构(5)固定安装于双杆行走机构(4)上,双杆行走机构(4)用于带动孔位检测机构(5)在轨道上进行水平移动,孔位检测机构(5)用于检测蒙皮(2)上的连接孔(2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结构件连接孔自动定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双杆行走机构(4)包括至少两个上行走轮(4a)、至少两个支撑轮(4c)、至少两个下行走轮(4b)和供上行走轮(4a)、下行走轮(4b)和支撑轮(4c)旋转的转动架(4d),两个上行走轮(4a)位于上接触杆(7)的顶部两侧,上行走轮(4a)与上接触杆(7)的顶部具有接触摩擦力,转动架(4d)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行走轮(4a)旋转的驱动器一,两个下行走轮(4b)位于下接触杆(8)的底部两侧,且下行走轮(4b)与下接触杆(8)的底部有接触摩擦力,转动架(4d)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下行走轮(4b)旋转的驱动器二,支撑轮(4c)位于上接触杆(7)与下接触杆(8)之间,且支撑轮(4c)的外缘均与上接触杆(7)和下接触杆(8)接触,上接触杆(7)的一端中部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限位卡杆(7a),且上接触杆(7)上开设避让槽,避让槽用于避让向上旋转的限位卡杆(7a),下接触杆(8)的一端中部上开设有供限位卡杆(7a)插入的插槽,转动架(4d)上固定设置有防止限位卡杆(7a)卡入的支撑板(4e)。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结构件连接孔自动定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位移座一(9)包括滑座(9a)和两个夹板(9b),下接触杆(8)的一端与滑座(9a)转动连接,滑座(9a)可滑动的安装于限位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琨,牛建伟,于晓龙,谷宁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