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843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及方法,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装备采购供应链的层次结构层,其中,所述装备层次结构层包括采购供应供应链质量问题评价指标体系P、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基于所述层次结构层构建判断矩阵,其中,所述判断矩阵包括一级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评价判断矩阵,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各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装备采购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该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得不到控制的问题。链质量问题得不到控制的问题。链质量问题得不到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一种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有别于一般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装备产品生命周期长,产品做工与材料要求严格,对资金、技术与生产者素质要求均较高,产品风险较为密集,发生质量问题后果严重,故对产品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高,且需要满足长时间、复杂工作环境下使用的要求;其零件既要标准化生产,又要有规格特殊性,应做到产品零缺陷。
[0003]因此,亟需一种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得不到控制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0006]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装备采购供应链的层次结构层,其中,所述装备层次结构层包括采购供应供应链质量问题评价指标体系P、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
[0007]基于所述层次结构层构建判断矩阵,其中,所述判断矩阵包括一级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评价判断矩阵,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各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0008]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装备采购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地,所所述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装备采购供应链的层次结构层,其中,所述装备层次结构层包括采购供应供应链质量问题评价指标体系P、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包括:
[0011]每个所述一级指标关联多个所述二级指标;
[0012]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包括:采购环节质量问题P1、研制环节质量问题P2、生产环节质量问题P3、运营维护环节质量问题P4、维修保障环节质量问题P5;
[0013]所述采购环节质量问题P1包括:供应商实际供应质量均值P11、供应商质量管理效率评价P12、供应商对于技术与工艺的掌握程度P13、供应商产品供应经验与供应专业化程度P14;
[0014]所述研制环节质量问题P2包括:产品功能需求复杂程度P21、产品技术参数约束程度P22、设计图精度要求评价P23、技术方案实现难易度P24和设计方案实现考虑P25;
[0015]所述生产环节质量问题P3包括:工艺编排复杂度、理解难度与表述清晰度P31、工
艺方法成熟度与稳定性P32、生产工具与器械性能评价P33、数控程序效率与精确度P34、流水线平衡与工序协调性评价P35和产品状态监管的执行情况与效率评价P36;
[0016]所述运营维护环节质量问题P4包括:部件连接方案可靠性与连接件质量P41、设计方案执行的准确性P42、油、电等传导媒介方案的稳定性P43、总线信号与模拟信号检验方法的灵敏度与准确性P44和部件间的故障独立性与故障自救方法的完备性P45;
[0017]所述维修保障环节质量问题P5包括:非原厂维修水平P51、质量信息记录水平P52和故障问题反馈时间P53。
[0018]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层次结构层构建判断矩阵,其中,所述判断矩阵包括一级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评价判断矩阵,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各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包括:
[0019]基于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判断矩阵计算P1、P2、P3、P4和P5的权重;
[0020]所述二级指标评价判断矩阵包括采购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研制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生产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运营维护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和维修保障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
[0021]基于所述采购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P11、P12、P13和P14的权重;
[0022]基于所述研制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P21、P22、P23、P24和P25的权重;
[0023]基于所述生产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P31、P32、P33、P34、P35和P36的权重;
[0024]基于所述运营维护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P41、P42、P43、P44和P45的权重;
[0025]基于所述维修保障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P51、P52和P53的权重。
[0026]进一步地,所述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装备采购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包括:
[0027]将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划分为采购过程质量控制子模块、研制过程问题控制子模块、生产装配质量控制子模块、运营与维护过程质量控制子模块和维修保障过程质量控制子模块。
[0028]进一步地,所述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装备采购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还包括:
[0029]通过公式1计算采购零部件合格数量;
[0030]Q1=Q*S*(1

ProcDisrup)
ꢀꢀꢀꢀꢀꢀꢀꢀꢀꢀꢀꢀ
公式1;
[0031]式中,ProcDisrup=θ
SupReliab
*(1

SupReliab)+θ
AD
*Emerg,supReliab=θ
s
*SupManage,Q1为采购零部件合格数量,Q为初始订单量,S为采购冗余度,ProcDisrup为采购风险,SupReliab为供应可靠性等级,SupManage为供应商管理水平。
[0032]进一步地,所述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装备采购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还包括:
[0033]通过公式2计算研制过程合格数量;
[0034]Q2=Q1*[θ
MilManuExp
*MilManuEexp+θ
InnoDific
*(1

InnoDific)+θ
TecIncr
*TecIncr+θ
InforShare
*e
InforShare
ꢀꢀꢀꢀꢀꢀꢀꢀꢀꢀꢀꢀꢀꢀꢀꢀꢀꢀꢀꢀꢀ
公式2;
[0035]式中,Q1为采购零部件合格数量,MilManuExp为产品制造经验,InnoDific为产品创新难度等级,InforShare为信息共享等级,TecIncr为技术工艺质量提升水平,TecIncrCost为技术质量提升成本系数。
[0036]进一步地,所述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装备采购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还包括:
[0037]通过公式3计算生产装配合格数量;
[0038]Q3=Q2(θ
AssemReliab
*AssemRelia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装备采购供应链的层次结构层,其中,所述装备层次结构层包括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评价指标体系P、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基于所述层次结构层构建判断矩阵,其中,所述判断矩阵包括一级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评价判断矩阵,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各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装备采购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装备采购供应链的层次结构层,其中,所述装备层次结构层包括采购供应供应链质量问题评价指标体系P、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包括:每个所述一级指标关联多个所述二级指标;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包括:采购环节质量问题P1、研制环节质量问题P2、生产环节质量问题P3、运营维护环节质量问题P4、维修保障环节质量问题P5;所述采购环节质量问题P1包括:供应商实际供应质量均值P11、供应商质量管理效率评价P12、供应商对于技术与工艺的掌握程度P13、供应商产品供应经验与供应专业化程度P14;所述研制环节质量问题P2包括:产品功能需求复杂程度P21、产品技术参数约束程度P22、设计图精度要求评价P23、技术方案实现难易度P24和设计方案实现考虑P25;所述生产环节质量问题P3包括:工艺编排复杂度、理解难度与表述清晰度P31、工艺方法成熟度与稳定性P32、生产工具与器械性能评价P33、数控程序效率与精确度P34、流水线平衡与工序协调性评价P35和产品状态监管的执行情况与效率评价P36;所述运营维护环节质量问题P4包括:部件连接方案可靠性与连接件质量P41、设计方案执行的准确性P42、油、电等传导媒介方案的稳定性P43、总线信号与模拟信号检验方法的灵敏度与准确性P44和部件间的故障独立性与故障自救方法的完备性P45;所述维修保障环节质量问题P5包括:非原厂维修水平P51、质量信息记录水平P52和故障问题反馈时间P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层次结构层构建判断矩阵,其中,所述判断矩阵包括一级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和二级指标评价判断矩阵,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各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包括:基于所述一级评价指标判断矩阵计算P1、P2、P3、P4和P5的权重;所述二级指标评价判断矩阵包括采购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研制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生产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运营维护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和维修保障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基于所述采购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P11、P12、P13和P14的权重;基于所述研制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P21、P22、P23、P24和P25的权重;基于所述生产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P31、P32、P33、P34、P35和P36的权重;基于所述运营维护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P41、P42、P43、P44和P45的权
重;基于所述维修保障问题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P51、P52和P53的权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装备采购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包括:将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划分为采购过程质量控制子模块、研制过程问题控制子模块、生产装配质量控制子模块、运营与维护过程质量控制子模块和维修保障过程质量控制子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问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装备采购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还包括:通过公式1计算采购零部件合格数量;Q1=Q*S*(1

ProcDisrup)
ꢀꢀꢀꢀ
公式1;式中,ProcDisrup=θ
SupReliab
*1

SupReliab)+θ
AD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果吴华敏李小川李娜陶玉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