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以及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42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压缩机以及空调机,能够降低因旋转轴弯曲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压缩机构部、电动机部、轴承以及绕线管。密闭容器呈筒状。压缩机构部具有在密闭容器的内部绕轴心旋转的旋转轴,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电动机部具有:转子,固定于旋转轴;以及定子,固定于密闭容器的内周,包围转子,并卷绕有线圈,电动机部驱动旋转轴。轴承在旋转轴的轴心方向上隔着电动机部而配置在与压缩机构部相反的一侧,将旋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绕线管具有包括对线圈进行布线的线圈布线部的第1部分、以及包括保持轴承的轴承保持部的第2部分,配置在定子中的轴心方向的一端部。一端部。一端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以及空调机
[0001]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22

023035(申请日:2022年2月17日)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000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压缩机的空调机。

技术介绍

[0003]在空调机等的冷冻循环装置搭载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压缩机作为其主要的要素,例如具备:使旋转轴旋转的电动机部、经由旋转轴与电动机部连结的压缩机构部、以及收纳电动机部及压缩机构部的密闭容器。电动机部例如包括所谓的内转子型的马达,具备固定于旋转轴的转子以及固定于密闭容器的内周部的定子。旋转轴具有曲柄销部(偏心部)。压缩机构部例如具备形成气缸室的气缸、与旋转轴的偏心部嵌合而在气缸室内偏心旋转的滚柱。气缸室内由叶片划分成制冷剂的吸入室与压缩室。旋转轴由配置于压缩机构部的轴承支承为旋转自如。
[0004]在密闭容器中,电动机部配置在上方,压缩机构部配置在下方,并经由旋转轴连结。支承旋转轴的轴承组装于压缩机构部,支承旋转轴的下部。与此相对,旋转轴的上部未被轴承支承。因此,旋转轴成为悬臂支承的状态,由此,在运转时旋转轴振摆回转,有可能使因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因旋转轴弯曲振动而产生的噪声的压缩机。
[0006]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压缩机构部、电动机部、轴承以及绕线管。上述密闭容器呈筒状。上述压缩机构部具有在上述密闭容器的内部绕轴心旋转的旋转轴,对制冷剂进行压缩。上述电动机部具有:转子,固定于上述旋转轴;以及定子,固定于上述密闭容器的内周,包围上述转子,并卷绕有线圈,上述电动机部驱动上述旋转轴。上述轴承在上述旋转轴的轴心方向上、隔着上述电动机部而配置在与上述压缩机构部相反的一侧,将上述旋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上述绕线管具有包括对上述线圈进行布线的线圈布线部的第1部分、以及包括保持上述轴承的轴承保持部的第2部分,配置在上述定子中的上述轴心方向的一端部。
[0007]根据上述构成的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压缩机的空调机,能够抑制旋转轴的振摆回转,并抑制因振动而产生的噪声的增大。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概要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构成的电路图。
[0009]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0010]图3是概要地表示将第1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组装于定子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1]图4是概要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的立体图。
[0012]图5是概要地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金属板进行加工而形成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的绕线管的形态的立体图。
[0013]图6是从下方概要地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2部分的第1爪保持轴承(第3轴承)的状态的图。
[0014]图7是概要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的立体图。
[0015]图8是概要地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的立体图。
[0016]图9是概要地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绕线管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参照图1至图9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8](第1实施方式)
[0019]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的冷冻循环回路图。空调机1是通过这种冷冻循环进行空气调节的装置,是冷冻循环装置的一例。空调机1作为主要要素而具备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热交换器4、室外鼓风机40、膨胀装置5、室内热交换器6以及室内鼓风机60。
[0020]如图1所示,压缩机2的排出侧与四通阀3的第1口3a连接。四通阀3的第2口3b与室外热交换器4连接。室外热交换器4经由膨胀装置5与室内热交换器6连接。室内热交换器6与四通阀3的第3口3c连接。四通阀3的第4口3d经由储能器8与压缩机2的吸入侧连接。
[0021]制冷剂在从压缩机2的排出侧经由室外热交换器4、膨胀装置5、室内热交换器6以及储能器8到达吸入侧的循环回路7循环。作为制冷剂,优选为不含有氯的制冷剂,例如可应用R448A、R449A、R449B、R407G、R407H、R449C、R456A、R516A、R406B、R463A、R744、HC系制冷剂等。
[0022]例如,在空调机1以制冷模式进行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3被切换成,第1口3a与第2口3b连通,第3口3c与第4口3d连通。当以制冷模式开始空调机1的运转时,由压缩机2压缩后的高温
·
高压的气相制冷剂排出到循环回路7。排出的气相制冷剂经由四通阀3引导至作为冷凝器(散热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4。
[0023]引导至室外热交换器4的气相制冷剂通过与由室外鼓风机40吸入的空气(外部气体)的热交换而冷凝,变化为高压的液相制冷剂。高压的液相制冷剂在通过膨胀装置5的过程中被减压而变化为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二相制冷剂被引导至作为蒸发器(吸热器)发挥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6,并且与由室内鼓风机60吸入的空气(内部气体)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的过程中进行热交换。
[0024]其结果是,气液二相制冷剂从空气中夺取热而蒸发,变化为低温
·
低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的空气通过液相制冷剂的蒸发潜热而冷却,通过室内鼓风机60作为冷风向应当空气调节(制冷)的场所输送。
[0025]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后的低温
·
低压的气相制冷剂经由四通阀3被引导至储能器8。在制冷剂中混入未完全蒸发的液相制冷剂的情况下,此处分离成液相制冷剂与气相制冷剂。从液相制冷剂分离的低温
·
低压的气相制冷剂从储能器8吸入到压缩机2,并且在压缩机2中再次被压缩为高温
·
高压的气相制冷剂并排出到循环回路7。
[0026]另一方面,在空调机1以制热模式进行运转的情况下,四通阀3被切换成,第1口3a与第3口3c连通,第2口3b与第4口3d连通。当以制热模式开始空调机1的运转时,从压缩机2排出的高温
·
高压的气相制冷剂经由四通阀3被引导至室内热交换器6,与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在该情况下,室内热交换器6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
[0027]其结果是,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的气相制冷剂与由室内鼓风机60吸入的空气(内部气体)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变化为高压的液相制冷剂。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的空气通过与气相制冷剂的热交换而被加热,通过室内鼓风机60作为温风向应当空气调节(制热)的场所输送。
[0028]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后的高温的液相制冷剂被引导至膨胀装置5,并且在通过膨胀装置5的过程中被减压而变化为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二相制冷剂被引导至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4,并且通过与由室外鼓风机40吸入的空气(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变化为低温
·
低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室外热交换器4后的低温
·
低压的气相制冷剂经由四通阀3以及储能器8被吸入压缩机2,并且在压缩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具备:筒状的密闭容器;压缩机构部,具有在上述密闭容器的内部绕轴心旋转的旋转轴,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电动机部,具有:转子,固定于上述旋转轴;以及定子,固定于上述密闭容器的内周而包围上述转子,并卷绕有线圈,该电动机部驱动上述旋转轴;轴承,在上述旋转轴的轴心方向上、隔着上述电动机部而配置在与上述压缩机构部相反的一侧,将上述旋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绕线管,具有:包括对卷绕于上述定子的上述线圈进行布线的线圈布线部的第1部分、以及包括保持上述轴承的轴承保持部的第2部分,该绕线管配置在上述定子中的上述轴心方向的一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上述绕线管除了具有上述第1部分以及上述第2部分之外,还具有将上述第1部分与上述第2部分连结的第3部分,上述第3部分在上述轴承保持部保持上述轴承之前的第1状态下,以使上述第1部分与上述第2部分在大致相同的平面上连续的方式将上述第1部分与上述第2部分连结;上述第3部分在上述轴承保持部保持上述轴承之后的第2状态下,以使上述第1部分与上述第2部分在上述轴心方向上对置的方式将上述第1部分与上述第2部分连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上述第3部分具有变形部,该变形部与上述第2状态下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工藤慎也古川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