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插头插片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803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使用视觉检测技术替代人工肉眼进行检测,实现编码器插头检测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编码器插头插片检测装置。包括机箱、设置在所述机箱操作平台上的上料机构和下料滑槽,在所述操作平台上还设置有视觉检测机构,所述视觉检测机构包括上料机械手、CCD相机组以及环型光源,所述上料机械手将待测产品从所述上料机构移动至所述CCD相机组对应位置上,在所述操作平台上还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环型光源通过支撑架同轴设置于所述圆形通孔上方,所述环型光源为空心设计,所述CCD相机组的镜头延长线相交于所述环型光源的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编码器插头插片安装精度检测领域。码器插头插片安装精度检测领域。码器插头插片安装精度检测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编码器插头插片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码器插头插片安装精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器插头插片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编码器是一种将旋转位移转换成一串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其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目前连接编码器的是插头式传输通讯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被与各种设备进行插拔式连接,如果生产装配过程中,编码器的插头插片安装出现偏移,或者插片本身存在弯折的情况,就容易对连接的设备端口造成损坏,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传统的生产加工中通常采用人工装配的方式将插片安装至编码器壳体上,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用力过度导致插片弯折或者安装操作不规范导致插片安装发生偏移,这就需要安排检测人员通过肉眼进行品质检测,从而大大降低了编码器的加工效率和提高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视觉检测技术替代人工肉眼进行检测,实现编码器插头检测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编码器插头插片检测装置。r/>[0004]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编码器插头插片检测装置,它包括机箱(1)、设置在所述机箱(1)操作平台(2)上的上料机构(3)和下料滑槽(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平台(2)上还设置有视觉检测机构,所述视觉检测机构包括上料机械手(5)、CCD相机组以及环型光源(6),所述上料机械手(5)将待测产品从所述上料机构(3)移动至所述CCD相机组对应位置上,在所述操作平台(2)上还设置有圆形通孔(7),所述环型光源(6)通过支撑架同轴设置于所述圆形通孔(7)上方,所述环型光源(6)为空心设计,所述CCD相机组的镜头延长线相交于所述环型光源(6)的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插头插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CD相机组由第一相机(8)、第二相机(9)、第三相机(10)和第四相机(11)组成,所述第一相机(8)、所述第二相机(9)和所述第三相机(10)分别通过可调支架(12)环设于所述环型光源(6)外周侧,其中,所述第一相机(8)和所述第二相机(9)相对设置,所述第四相机(11)镜头朝上同轴设置于所述圆形通孔(7)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插头插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驱动组件、摆动组件、初始限位杆(30)和上料限位杆(31),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呈十字设计的连接架(32)和摆动架(33)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摆动架(33)两侧端的夹料臂,在所述连接架(32)上下两端位置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摆动臂(34)和第二摆动臂(35),所述连接架(32)通过所述第一摆动臂(34)和所述第二摆动臂(35)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在所述连接架(32)正面对应所述第二摆动臂(35)位置处还设置有限位柱(36),初始位置时,所述限位柱(36)位于所述初始限位杆(30)内,上料时,所述限位柱(36)位于所述上料限位杆(3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码器插头插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料臂包括安装板(37)、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景堂陈继军周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高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