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池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18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池顶盖,涉及电池技术领域,顶盖板,表面开有注液主孔,下塑胶,安装于顶盖板底面,下塑胶表面开有与注液主孔相对应的注液副孔,密封结构,设置于注液副孔内,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和弹性件,密封件为胶材质,顶盖板与下塑胶组成顶盖结构,且顶盖结构表面安装有极柱和防爆阀,密封件呈球体,注液副孔呈下沉状态,且注液副孔中心设有渗透孔,弹性件因为自身弹力的作用会将密封件往上抵,使密封件与注液主孔底部紧密接触,将注液主孔密封,解决传统密封钉材质变形导致不贴合的缺点。导致不贴合的缺点。导致不贴合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池顶盖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池顶盖。

技术介绍

[0002]如今,随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和能源日渐短缺,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能源的开发和节省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矿物能源为基础的当今社会愈来愈频繁地遭遇能源匾乏以及环境污染危机。同时,伴随着信息化高科技时代的来临,能源应用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可再生、无污染、小型分立的可移动高性能电源需求快速增长。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绿色、高效二次电池;
[0003]其中就包括锂电池,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以及存储时间长的优点,因此,其作为能源部件在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广泛应用,锂电池由电池壳体和锂电池顶盖组成,锂电池顶盖具有注液孔,在制作锂电池时,电解液由注液机通过注液孔注入至锂电池内,但由于锂电池使用的电解液存在易被环境污染而影响效力、易燃以及高腐蚀性的缺点,因此,在制成锂电池后,锂电池内的电解液相对外部环境的密封保证是锂电池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工艺要求,现有的注液孔密封结构通常是先打密封钉再焊接密封铝片实现其密封。因为密封钉由橡胶材质制成,密封钉打入注液孔时,密封钉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导致与注液孔不贴合,连接位置出现细微缝隙,直接影响到密封效果,而导致顶盖的合格率低;
[0004]且密封钉进入注液孔时贴近注液孔的边壁,注液孔边壁的金属毛刺容易随密封钉落入注液孔内,金属毛刺落入电芯内部会造成电芯的运行异常;
[0005]综上,现锂电池顶盖中急需一种密封性强、防落毛刺的密封钉结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池顶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密封钉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导致与注液孔不贴合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池顶盖。
[0007]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池顶盖,包括:
[0009]顶盖板,表面开有注液主孔;
[0010]下塑胶,安装于顶盖板底面,下塑胶表面开有与注液主孔相对应的注液副孔;
[0011]密封结构,设置于注液副孔内,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和弹性件,密封件为胶材质;
[0012]该设计,通过密封件将注液主孔密封,同时弹性件将密封件往上抵,使密封件与注液主孔贴紧。
[00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顶盖板与下塑胶组成顶盖结构,且顶盖结构表面安装有极柱和防爆阀;
[001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件呈球体;
[0015]通过这样的设计,密封件不易对注液主孔和注液副孔内壁造成伤害。
[001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液副孔呈下沉状态,且注液副孔中心设有渗透孔;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注液主孔两端口位置均呈弧形倒角状,且朝向注液副孔的一端端口设有橡胶垫;
[0018]通过橡胶垫将密封件抵住,密封件被限位于注液副孔内。
[001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注液主孔内径小于注液副孔的内径,且密封件外径大于注液主孔的内径,密封件外壁与橡胶垫相接触。
[002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位于注液副孔内,且密封件与弹性件连接位置呈内凹状;
[0021]该设计,密封件预留弹性件的容纳空间。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1.电解液通过注液主孔进入电芯内,使用外界的压迫设备将密封件推入注液主孔内,注液主孔两端口位置均呈弧形倒角状,密封件发生形变后外径缩小,使密封件顺利通过注液主孔,弹性件因为自身弹力的作用会将密封件往上抵,使密封件与注液主孔底部紧密接触,将注液主孔密封,解决传统密封钉材质变形导致不贴合的缺点;
[0024]密封件外壁与橡胶垫相接触,密封件与橡胶垫相同,两者之间摩擦力较大,不易出现滑动的情况,能够保证密封性,达到密封的效果。
[0025]2.因注液主孔边壁为弧形倒角,不易产生毛刺,密封件外壁形状与端口弧形倒角位置形状相匹配,即使密封件从端口位置经过,也不会将注液主孔内壁划伤,更不会让注液主孔内壁产生毛刺。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件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组装主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顶盖板与密封件结构拆分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顶盖板与密封件结构组装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顶盖板与密封件结构组装示意图。
[0034]图1

图7中:顶盖板1、注液主孔101、极柱2、下塑胶3、注液副孔301、密封件4、弹性件401。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1

图7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下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技术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
[0036]请参阅图1,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池顶盖,包括:
[0037]顶盖板1、下塑胶3安装于顶盖板1底面,首先将下塑胶3与顶盖板1组装,下塑胶3与顶盖板1之间通过超声热熔柱进行组装,顶盖板1与下塑胶3组成顶盖结构,且顶盖结构表面安装有极柱2和防爆阀,下塑胶3对应极柱2的位置设有金属连接片,金属连接片顶面与极柱2连接,底面与电芯极耳连接,极柱2通过金属连接片连接电芯,防爆阀由铝片和塑料膜组成,铝片设置于顶盖板1表面,塑料膜设置于铝片上方,当电芯起火或爆炸时,通过防爆阀可起到泄压的效果,降低电芯内部压力;
[0038]将顶盖组件与电芯铝壳进行安装,顶盖板1表面开有注液主孔101,通过注液主孔101将电解液注入电芯内,下塑胶3表面开有与注液主孔101相对应的注液副孔301,电解液通过注液主孔101进入注液副孔301,注液副孔301中心设有渗透孔,电解液从渗透孔渗出。
[0039]请参阅图1

图7,注液完毕后对注液主孔101进行密封:
[0040]密封结构,设置于注液副孔301内,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4和弹性件401,将密封结构整体放入注液主孔101内,且弹性件401朝下(如图5所示),弹性件401的外径小于注液主孔101和注液副孔301的内径,故弹性件401首先穿过注液主孔101进入注液副孔301中;
[0041]进一步的,密封件4外径大于注液主孔101的内径,弹性件401进入注液副孔301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板(1),表面开有注液主孔(101);下塑胶(3),安装于顶盖板(1)底面,下塑胶(3)表面开有与注液主孔(101)相对应的注液副孔(301);密封结构,设置于注液副孔(301)内,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4)和弹性件(401),密封件(4)为胶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1)与下塑胶(3)组成顶盖结构,且顶盖结构表面安装有极柱(2)和防爆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呈球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志敏陶琼城胡艳兰李水宝唐姣君陈金龙钟宇豪何庆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