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胺基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01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胺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发光元件中的应用,该胺基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性能优异,通过包含该胺基化合物可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效率和寿命。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效率和寿命。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效率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胺基化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涉及一种胺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发光元件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使用的物质大部分为纯有机物或有机物与金属形成络合物的有机金属络合物,根据用途可区分为空穴注入物、空穴输送物、发光物、电子传输物、电子注入物等。在此,作为空穴注入物或空穴传输物主要使用离子化能相对较小的有机物,作为电子注入物或电子传输物主要使用电负性较大的有机物。此外,作为发光辅助层所使用的物质最好能满足如下特性:
[0003]第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所使用的物质需较好的热稳定性,其原因是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内部因电荷的迁移而发生焦耳热,目前,作为空穴传输层通常所使用的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低,因此在低温下驱动时出现因发生结晶化而引起发光效率降低的现象;第二,为了降低驱动电压,需要与阴极和阳极邻接的有机物设计成电荷注入势垒较小,电荷迁移率高;第三,电极和有机层的界面、有机层和有机层的界面上一直存在能量壁垒而不可避免地累积一些电荷,因此需要使用电化学稳定性优异的物质。
[0004]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作为能量转化层的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发光层发光。
[0005]在现有技术中,KR1020190035567A、CN107459466A、CN106008424A、CN104583176A、CN103108859A、CN110467536A等公开了可以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制备空穴传输层的材料。然而,依然有必要继续开发新型的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胺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发光元件及消费型产品,用于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性能。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胺基化合物,所述胺基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0009][0010]其中,Z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
[0011]R1和R2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一个或多个至饱和取代,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
30
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
30
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
50
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
30
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
30
烷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
30
烷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
30
烷基甲硅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基甲硅烷基、氰基、卤原子组成的群组,任意相邻的两个或多个R1、R2可以任意的接合或稠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在所形成的环中含有或不含有杂原子N、O、S、P、B、Si或Se;
[0012]L1选自由单键、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亚芳基、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
50
亚杂芳基组成的群组;
[0013]m选自0~5的整数;
[0014]Ar1、Ar2、Ar3、Ar4各自独立地选自由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
10
~C
50
稠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
50
杂芳基组成的群组。
[0015]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烷基是指碳原子数从1至30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去除一个氢原子而得到的一价官能团。作为其非限制性例子,有甲基、乙基、丙基、异丁基、仲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等;
[0016]本专利技术意义上的芳基含有6~50个碳原子,杂芳基含有2~50个碳原子和至少一个杂原子,其条件是碳原子和杂原子的总和至少是5;所述杂原子优选选自N、O或s。此时,杂芳基的两个以上的环可以彼此简单附着或以缩合的形态附着,进一步地,也可以包含与芳基缩合的形态。作为芳基和杂芳基的非限制性例子,特别是选自以下所述基团:苯基、萘基、蒽基、苯并蒽基、菲基、芘基、基、苝基、荧蒽基、并四苯基、并五苯基、苯并芘基、联苯基、偶苯基、三联苯基、三聚苯基、四联苯基、芴基、螺二芴基、二氢菲基、三亚苯基、二氢芘基、四氢芘基、顺式或反式茚并芴基、顺式或反式茚并咔唑基、吲哚并咔唑基、苯并呋喃并咔唑基、苯并噻吩并咔唑基、苯并咔唑基、二苯并咔唑基、氮杂二苯并[g,Id]萘并[2,1,8

cde]薁、三聚茚基、异三聚茚基、螺三聚茚基、螺异三聚茚基、呋喃基、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噻吩基、苯并噻吩基、异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吡咯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咔唑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吖啶基、菲啶基、苯并[5,6]喹啉基、苯并[6,7]喹啉基、苯并[7,8]喹啉基、吩噻嗪基、吩噁嗪基、吡唑基、吲唑基、咪唑基、苯并咪唑基、萘并咪唑基、菲并咪唑基、吡啶并咪唑基、吡嗪并咪唑基、喹喔啉并咪唑基、噁唑基、苯并噁唑基、萘并噁唑基、蒽并噁唑基、菲并噁唑基、异噁唑基、1,2

噻唑基、1,3

噻唑基、苯并噻唑基、哒嗪基、六氮杂苯并菲基、苯并哒嗪基、嘧啶基、苯并嘧啶基、喹喔啉基、1,5

二氮杂蒽基、2,7

二氮杂芘基、2,3

二氮杂芘基、1,6

二氮杂芘基、1,8

二氮杂芘基、4,5

二氮杂芘基、4,5,9,10

四氮杂苝基、吡嗪基、吩嗪基、吩噁嗪基、吩噻嗪基、荧红环基、萘啶基、氮杂咔唑基、苯并咔啉基、咔啉基、菲咯啉基、1,2,3

三唑基、1,2,4

三唑基、苯并三唑基、1,2,3

噁二唑基、1,2,4

噁二唑基、1,2,5

噁二唑基、1,3,4

噁二唑基、1,2,3

噻二唑基、1,2,4

噻二唑基、1,2,5

噻二唑基、1,3,4

噻二唑基、1,3,5

三嗪基、1,2,4

三嗪基、1,2,3

三嗪基、四唑基、1,2,4,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胺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胺基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其中,Z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R1和R2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一个或多个至饱和取代,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
30
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C
30
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
50
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
30
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
30
烷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
30
烷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C
30
烷基甲硅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基甲硅烷基、氰基、卤原子组成的群组,任意相邻的两个或多个R1、R2可以任意的接合或稠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在所形成的环中含有或不含有杂原子N、O、S、P、B、Si或Se;L1选自由单键、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亚芳基、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
50
亚杂芳基组成的群组;m选自0~5的整数;Ar1、Ar2、Ar3、Ar4各自独立地选自由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
50
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
10
~C
50
稠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
50
杂芳基组成的群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胺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胺基化合物选自由以下所示结构组成的群组:其中,R1、R2、Ar1、Ar2、L1、m、Ar3和Ar4的定义与式(I)的定义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胺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甲基、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四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荧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吲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呋喃
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团组成的群组;m选自0、1或2;Ar1、Ar2、Ar3、Ar4各自独立地选自由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四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荧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吲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组成的群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胺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组成的群组;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由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四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组成的群组。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胺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1选自单键或由以下III

1~III

24所示基团组成的群组:24所示基团组成的群组:其中,X选自O、S、Se、CR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赵利杰张宇炜宗冠华唐怡杰邸庆童张昊边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