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行器的机翼、后缘高升力组件及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95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8
描述了一种用于飞行器(1)的机翼(3)、后缘高升力组件及飞行器,特别地,该机翼包括主机翼(5)和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主机翼(5)的后缘处的后缘高升力组件(9),该后缘高升力组件(9)包括襟翼(11)和连接组件(13),该连接组件将襟翼(11)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至主机翼(5),使得襟翼(11)能够在缩回位置(15)与至少一个延伸位置(17)之间移动,其中,连接组件(13)构造成使得襟翼(11)能够相对于主机翼(5)以线性和/或旋转的方式移动。实现了提供一种具有允许更自由地调节机翼形状的后缘高升力组件的机翼的目的,因为连接组件(13)构造成使得襟翼(11)能够相对于主机翼(5)以分离式的线性的方式和旋转的方式移动。式和旋转的方式移动。式和旋转的方式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飞行器的机翼、后缘高升力组件及飞行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飞行器的机翼。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涉及用于这种机翼的后缘高升力组件、以及包括这种机翼和/或包括这种后缘高升力组件的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机翼包括主机翼和后缘高升力组件。后缘高升力组件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主机翼的后缘处,并且包括襟翼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将襟翼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至主机翼,使得襟翼能够在缩回位置与至少一个延伸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缩回位置具有机翼的减小的弦长度和/或曲率,所述至少一个延伸位置具有机翼的延伸的弦长度和/或曲率。连接组件构造成使得襟翼能够相对于主机翼以线性、即平移和/或旋转的方式移动。
[0003]这种机翼在现有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一些已知的机翼包括具有下述襟翼的后缘高升力组件:该襟翼能够相对于主机翼以旋转的方式移动,例如通过襟翼固定地安装在杠杆上,杠杆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主机翼的后缘并且由安装至旋转驱动臂的驱动支柱来驱动。其他已知的机翼具有带有下述襟翼的后缘高升力组件:该襟翼能够相对于主机翼以结合的线性和旋转的方式移动,例如通过襟翼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沿着线性导引导轨行进的托架上,同时襟翼由安装至旋转驱动臂的驱动支柱来驱动,使得襟翼进行联接式线性和旋转运动。这些后缘高升力组件被设计成在飞行器的起飞和着陆期间展开以通过增加机翼面积、曲率和迎角来增加升力和降低最低空速,以及被设计成在巡航飞行期间当空速高时缩回以减少阻力。然而,最近的研究已经表明,可能有利的是具有下述变形机翼:该变形机翼可以在整个飞行期间调节机翼面积、曲率和迎角,例如作为对强风的“实时”响应或者以在飞行期间优化升力、阻力和结构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后缘高升力组件的机翼,该后缘高升力组件允许更自由地调节机翼的形状。
[0005]实现该目标在于,连接组件构造成使得襟翼能够相对于主机翼以分离式的线性的方式和旋转的方式移动,即襟翼能够以彼此独立的线性的方式和旋转的方式移动。换言之,线性自由度与旋转自由度分离。以这种方式,襟翼不仅可以沿着单个预限定路径移动,而且可以更自由地被调节,以导致机翼的多个不同形状,所述多个不同形状可以在飞行的所有阶段期间被采用,以优化飞行参数比如升力、阻力、结构载荷和乘客舒适度。
[0006]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连接组件包括用于使襟翼移动的至少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至少第一致动器、即第一致动器单独构造成或者第一致动器与第二致动器一起构造成引起襟翼的线性运动。至少第二致动器、即第二致动器单独构造成或者第二致动器与第一致动器一起构造成引起襟翼的旋转运动。以这种方式,线性自由度和旋转自由度可以由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进行调节。
[0007]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连接组件包括安装至主机翼、优选地固定地安装至主机
翼的导引导轨、优选地线性导引导轨。连接组件还包括托架,该托架与导引导轨接合以便沿着导引导轨进行导引式运动。优选地,襟翼安装至托架。通过这种托架,襟翼可以以简单且高效的方式沿着导引导轨移动。
[0008]特别地,优选的是襟翼通过铰接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托架。以这种方式,襟翼可以同时或彼此独立例如相继绕铰接部旋转以及沿着导引导轨移动。
[0009]进一步优选的是,襟翼经由杆元件安装至托架。杆元件安装至襟翼或设置在襟翼处,优选地固定地安装至襟翼或设置在襟翼处、优选地襟翼的下侧部处,优选地使得杆元件延伸远离襟翼的下侧部。杆元件优选地经由铰接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托架。以这种方式,襟翼可以通过绕铰接部旋转的杆元件而旋转,并且可以通过托架与杆元件一起沿着导引导轨移动而沿着导引导轨移动。
[0010]还优选的是第一致动器联接至托架,以使托架沿着导引导轨移动。附加地或替代性地,第二致动器在与铰接部间隔开的位置中联接至杆元件、优选地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杆元件,以便能够使杆元件绕铰接部旋转。以这种方式,通过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的相应运动,托架可以沿着导引导轨移动,并且杆元件可以绕托架上的铰接部旋转,使得襟翼可以根据需要旋转和线性地移动至几个不同的位置和取向。
[0011]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致动器为线性致动器、优选地液压缸或气压缸或电磁线性马达。替代性地,第一致动器为小齿轮驱动式致动器,该小齿轮驱动式致动器优选地安装至托架并且与导引导轨处的对应齿接合。此外,链驱动式致动器或带驱动式致动器将是用于第一致动器的可能形式。优选地,第二致动器为线性致动器、优选地液压缸或气压缸或电磁线性马达。这种致动器选项是高效且可靠的并且易于结合。
[0012]根据替代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致动器为气弹簧致动器、比如被动气弹簧。优选地,导引导轨具有止动部、优选地结构止动部,以对托架沿着导引导轨的线性运动进行限制,但是优选地允许在托架撞击止动部之后杆元件还围绕铰接部进行旋转。优选地,气弹簧致动器被偏置成将托架朝向止动部推动并抵靠止动部。优选地,第二致动器为线性致动器、优选地液压缸或气压缸或电磁线性马达。这种气弹簧致动器代表非常简单、高效且可靠的致动器选择。本实施方式允许随后的线性和旋转的运动路径,其中,首先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两者平行地推动托架和杆元件,使得襟翼进行仅线性运动,直到托架在止动部处停止为止,于是仅第二致动器继续推动杆元件,并且由此导致襟翼绕铰接部旋转而不存在任何的线性运动。
[0013]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致动器和/或第二致动器经由肋部安装至主机翼或被支承在主机翼处,该肋部安装至主机翼或设置在主机翼处、优选地固定地安装至主机翼或设置在主机翼处、优选地主机翼的下侧部处,优选地使得肋部延伸远离主机翼的下侧部。以这种方式,肋部可以形成用于第一致动器和/或第二致动器的有效附接部和反向支承部。优选地,肋部还承载导引导轨,即导引导轨经由肋部安装至主机翼。
[0014]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襟翼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另一可调节的襟翼部分,该可调节的襟翼部分可以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襟翼的后缘处,并且该可调节的襟翼部分允许进一步调节襟翼的形状并且因此机翼的形状。
[0015]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导引导轨直接布置在主机翼的下侧部处、优选地直接安装至主机翼的下侧部、优选地至主机翼的下蒙皮表面。优选地,托架从下方与导引导轨接
合。以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的是导引导轨布置成与主机翼间隔开并且肋部不需要承载导引导轨。相反,肋部可以经由托架和导引导轨安装至主机翼,其中,肋部安装至托架,该托架与安装至主机翼的下侧部的导引导轨相接合。
[0016]特别地,优选的是,托架安装至肋部、优选地固定地安装至肋部,同时肋部以可绕铰接部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杆元件。优选地,第一致动器将托架沿着导引导轨驱动,并且优选地形成为小齿轮驱动式致动器。第二致动器、优选地呈线性致动器的形式的第二致动器在与铰接部间隔开的位置中联接在肋部与杆元件之间,并且优选地在两个端部上铰接,即在一个端部处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肋部并且在相反端部处以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杆元件。以这种方式,第二致动器可以将杆元件与肋部分开,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飞行器(1)的机翼(3),所述机翼(3)包括:主机翼(5),以及后缘高升力组件(9),所述后缘高升力组件(9)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主机翼(5)的后缘处,所述后缘高升力组件(9)包括:襟翼(11),以及连接组件(13),所述连接组件(13)将所述襟翼(11)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至所述主机翼(5),使得所述襟翼(11)能够在缩回位置(15)与至少一个延伸位置(17)之间移动,其中,所述连接组件(13)构造成使得所述襟翼(11)能够相对于所述主机翼(5)以线性和/或旋转的方式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3)构造成使得所述襟翼(11)能够相对于所述主机翼(5)以分离式的线性的方式和旋转的方式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3),其中,所述连接组件(13)包括用于使所述襟翼(11)移动的至少第一致动器(19)和第二致动器(21),其中,至少所述第一致动器(19)构造成引起所述襟翼(11)的线性运动,并且其中,至少所述第二致动器(21)构造成引起所述襟翼(11)的旋转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翼(3),其中,所述连接组件(13)包括安装至所述主机翼(5)的导引导轨(23)及托架(25),所述托架(25)接合所述导引导轨(23)以便沿着所述导引导轨(23)进行导引式运动,并且其中,所述襟翼(11)安装至所述托架(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翼(3),其中,所述襟翼(11)通过铰接部(27)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托架(2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翼(3),其中,所述襟翼(11)经由杆元件(29)安装至所述托架(25),其中,所述杆元件(29)安装至所述襟翼(11),并且经由所述铰接部(27)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至所述托架(2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翼(3),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19)联接至所述托架(25),以使所述托架(25)沿着所述导引导轨(23)移动,并且/或者其中,所述第二致动器(21)在与所述铰接部(27)间隔开的位置中联接至所述杆元件(29)。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奇
申请(专利权)人: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