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封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46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封堵器,包括:一外层编织结构,具有中空内腔;一封堵结构,具有若干长条形的柔性长条,若干柔性长条均沿外层编织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柔性长条中间部分相互缠绕且发散地充盈于内腔中;一近端钢套,近端设置有内螺纹,近端钢套压合于外层编织结构的近端和封堵结构的近端外;一远端钢套,远端为向远端凸出的圆锥体结构,致使远端钢套为带锥度钢套,远端钢套压合于外层编织结构的远端和封堵结构的远端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远端钢套设计为带锥度钢套,能够使得产品进入输送装置的鞘管的时候更加顺畅,且带锥度钢套不会尖锐,降低在输送过程中对血管造成的伤害。送过程中对血管造成的伤害。送过程中对血管造成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封堵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血管封堵器。

技术介绍

[0002]经导管血管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是介入放射学的最重要基本技术之一。为在X线透视下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或送入栓塞物质,使血管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微创性、全程影像引导和靶血管选择性,使得栓塞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大大增强,成为革命性的临床治疗方法。
[0003]栓塞物质经导管注入到血管内,随之血管被栓塞,进而会对靶血管、靶器官和局部学流动力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0004]现有技术中的血管封堵器一般会采用金属弹簧圈类,通常此类栓塞物质能通过细小的导管内径进入人体血管,出导管后在血管内膨胀或盘曲成形,大多用于栓塞较导管直径大得多的血管或血管瘤腔(3~15mm)。如血管封堵器类公开号为TW362007B公开的一种可植入之血管闭塞装置,其公开了一种由超弹性、自膨胀的记忆合金丝多金属网设计编织而成的血管闭塞装置,其通过多层金属网设计,增加金属丝密度和加大对血流的干扰;同时尺寸规格较多可以适应不同的血管。但这种血管闭塞装置金属含量很大,长期放置于人体内,会造成人体金属中毒。另外由于金属丝之间的网格间隙较大,止血性不足。
[0005]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新的设计,以克服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血管封堵器的金属丝之间的网格间隙较大,止血性不足,且金属含量过大导致人体金属中毒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封堵器。
[0007]一种血管封堵器,包括:
[0008]一外层编织结构,具有中空内腔;
[0009]一封堵结构,具有若干长条形的柔性长条,若干所述柔性长条均沿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所述柔性长条中间部分相互缠绕且发散地充盈于所述内腔中;
[0010]一近端钢套,近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近端钢套压合于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近端和所述封堵结构的近端外;
[0011]一远端钢套,远端为向远端凸出的圆锥体结构,致使所述远端钢套为带锥度钢套,所述远端钢套压合于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远端和所述封堵结构的远端外。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血管封堵器还包括:
[0013]两个固定套,一个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近端和所述封堵结构的近端外,另一个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远端和所述封堵结构的远端外;
[0014]所述近端钢套压合于近端的所述固定套外,所述远端钢套压合于远端的所述固定套外。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近端和所述封堵结构的近端重叠处采用近端
收束件收束,一个所述固定套套设于所述近端收束件外;
[0016]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远端和所述封堵结构的远端重叠处采用远端收束件收束,另一个所述固定套套设于所述远端收束件外。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层编织结构为单层或多层网状结构,优选为单层网状结构。
[0018]所述血管封堵器包括N个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第i节的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远端与所述第i+1节的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近端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所述i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001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层编织结构采用金属丝编织定型而成,并通过热定性形成所述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近端和远端的内径;
[0020]所述金属丝采用镍钛合金、钴铬合金和铂铱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所述金属丝的直径为0.02mm~0.15mm。
[002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柔性长条采用医用纤维、聚四氟乙烯、超高分子聚乙烯和其他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所述柔性长条的直径为0.05mm~0.15mm,所述柔性长条的根数为10~24根。
[00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套、所述近端钢套和所述远端钢套均采用镍钛合金、铂铱合金和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
[0025]所述固定套、所述近端钢套和所述远端钢套的外径均为0.9mm~1.4mm。
[002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层编织结构为中空圆柱形盘或中空圆锥形盘。
[002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血管封堵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外层编织结构,位于远端的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远端端面为弧形面。
[002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血管封堵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外层编织结构,位于近端的所述外层编织结构为中空圆柱形盘。
[0029]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血管封堵器,具有如下
[0030]有益效果:
[0031]1、通过外层编织结构与封堵结构相互结合,使得该血管封堵器具有更好的效果,外层编织结构具有一定的血管堵塞的效果,再加上内部的封堵结构完全填充外层编织结构的内腔,使本血管封堵器在释放状态下形成一个类实体的封堵物,更加利于血栓的形成提高栓塞效率,实现血管栓塞的目的。并且由于封堵结构包括多跟非金属的柔性长条,在减少金属用量的基础上,能够显著提高栓塞效率。
[0032]2、通过远端钢套设计为带锥度钢套,能够使得产品进入输送装置的鞘管的时候更加顺畅,且带锥度钢套不会尖锐,降低在输送过程中对血管造成的伤害。
[0033]3、外层编织结构与封堵结构的近端和远端均通过固定套固定,固定牢固可靠,可避免封堵结构的部分柔性长条从外层编织结构的网眼中脱落现象。
[0034]4、通过外层编织结构包裹封堵结构的设计,使得该血管封堵器不需要使用数个该装置就可实现栓塞的目的,外层编织结构的编织丝具有记忆功能,其自身的膨胀力使其血管封堵器能够紧密的与血管内部贴合,提高了栓塞的稳定性。
[0035]5、封堵结构的柔性长条选材,特别是聚四氟乙烯的选材,具有较低的粘附性,多根柔性长条充满于外层编织结构的内腔中后,可大大减少柔性长条之前的粘附或粘连。
[0036]6、外层编织结构使用的金属丝直径在0.02mm~0.15mm,使得该血管封堵器压缩后
的直径达0.5mm~0.9mm,钢套的外径为0.9mm~1.4mm,使得该血管封堵器可以通过小直径导管输送,可以较为轻松的装载进5F导管中。
[0037]7、外层编织结构中,近端的中空圆柱形盘起到锚定减缓血流速度的作用,远端的中空圆锥形盘起诊断作用,外层编织结构的特定的形状结构设计能增加锚定能力,增加阻碍血流封堵能力,降低血管的受损概率。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血管封堵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9]图2(a)至图2(j)为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血管封堵器的一种制作过程示意图,其中:
[0040]图2(a)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两端保留较长收束段的外层编织结构的一种示意图;
[0041]图2(b)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封堵结构穿过外层编织结构的中心通道后的一种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层编织结构,具有中空内腔;一封堵结构,具有若干长条形的柔性长条,若干所述柔性长条均沿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所述柔性长条中间部分相互缠绕且发散地充盈于所述内腔中;一近端钢套,近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近端钢套压合于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近端和所述封堵结构的近端外;一远端钢套,远端为向远端凸出的圆锥体结构,致使所述远端钢套为带锥度钢套,所述远端钢套压合于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远端和所述封堵结构的远端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封堵器还包括:两个固定套,一个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近端和所述封堵结构的近端外,另一个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远端和所述封堵结构的远端外;所述近端钢套压合于近端的所述固定套外,所述远端钢套压合于远端的所述固定套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近端和所述封堵结构的近端重叠处采用近端收束件收束,一个所述固定套套设于所述近端收束件外;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远端和所述封堵结构的远端重叠处采用远端收束件收束,另一个所述固定套套设于所述远端收束件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编织结构为单层或多层网状结构;所述血管封堵器包括N个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第i节的所述外层编织结构的远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晨夏翔高泽明姜程文袁逸雯
申请(专利权)人:晨兴南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