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止血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346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压止血护理装置,包括加压机构、底板和润滑机构,润滑机构包括存油罐、集油盒、连接管和导通管道,存油罐的瓶口具有滴油孔,滴油孔内具有螺纹,连接管的内部为中空,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十字架,十字架的中部设置有阻油螺杆,存油罐与连接管螺纹连接,且阻油螺杆与滴油孔螺纹连接,集油盒与螺套滑动连接,连接管与导通管道连通,导通管道与螺套连通,通过设置装有润滑机油的润滑机构对螺纹杆与螺套进行润滑,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该装置在长时间未使用后,螺套与螺纹杆之间的摩擦会增大,从而使操作人员很难对螺纹杆进行动作的技术问题。作人员很难对螺纹杆进行动作的技术问题。作人员很难对螺纹杆进行动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压止血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加压止血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在对病人的肢体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肢体会因手术创口而流血,需要使用到止血装置对病人的肢体进行止血处理,现有的手术止血方式通常通过橡皮筋等物对病人的肢体进行勒紧处理,进而实现减少肢体处血液的流通,但这样容易在病人的肢体上造成勒痕,容易使病人受到二次伤害,且操作复杂,费时费力,拖延了手术的进程。
[0003]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手术室护理用肢体加压止血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右侧分别放置有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内侧和第二板体的内侧贴合,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顶部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夹具;该现有技术通过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夹具、气囊、进气管、固定机构、加压机构和第一管道的设置,固定机构包括螺套,螺套分别焊接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底部的外侧,螺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内端轴承支撑有滑块,滑块的顶部与夹具外侧的底部焊接,滑块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顶部滑动连接,达到了操作便捷和可减少对病人的肢体造成伤害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手术止血方式通常通过橡皮筋等物对病人的肢体进行勒紧处理,进而实现减少肢体处血液的流通,但这样容易在病人的肢体上造成勒痕,容易使病人受到二次伤害,且操作复杂,费时费力,拖延了手术进程的问题。
[0004]但在前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该装置在长时间未使用后,螺套与螺纹杆之间的摩擦会增大,从而使操作人员很难对螺纹杆进行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止血护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该装置在长时间未使用后,所述螺套与所述螺纹杆之间的摩擦会增大,从而使操作人员很难对所述螺纹杆进行动作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压止血护理装置,包括加压机构、底板和润滑机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个板体,且两个所述板体相互接触,所述板体上设置有螺套和夹具,所述螺套上设置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夹具转动连接,所述螺套的内部具有倒L形滴油孔,且所述倒L形滴油孔位于所述螺套与所述螺纹杆相互连接处,所述倒L形滴油孔的一端接通有滑槽,所述加压机构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板体的一侧,且所述加压机构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所述夹具相互连接,两个所述板体上均设置有所述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存油罐、集油盒、连接管和导通管道,所述存油罐的瓶口具有滴油孔,所述滴油孔内具有螺纹,所述连接管的内部为中空,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十字
架,所述十字架的中部设置有阻油螺杆,所述存油罐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管内,且所述阻油螺杆与所述滴油孔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螺纹处,所述集油盒与所述螺套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导通管道连通,并位于所述导通管道的上方,所述导通管道与所述螺套连通,并位于所述倒L形滴油孔的另一端。
[0007]其中,所述润滑机构还包括四个定位块和油罐盖,所述存油罐的上方具有通孔,所述存油罐的四周具有定位槽,四个所述定位块分别与所述油罐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油罐盖的外径上,且四个所述定位块还分别与所述存油罐相互抵持,并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油罐盖与所述存油罐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通孔内。
[0008]其中,所述油罐盖包括把手和盖体,所述把手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盖体的上方,所述盖体与所述存油罐拆卸连接。
[0009]其中,所述加压止血护理装置还包括竖板,所述竖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一端。
[0010]其中,所述加压机构包括气泵和箱体,所述气泵与所述箱体连通,并位于所述箱体的下方,所述箱体通过管道与两个所述夹具相互连接,且所述箱体还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0011]其中,所述加压机构还包括气压表,所述气压表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上方。
[0012]其中,所述箱体包括支架和箱体本体,所述支架与所述箱体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本体的下方,且所述支架还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箱体本体通过管道与两个所述夹具相互连接,所述气压表与所述箱体本体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箱体本体连通。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加压止血护理装置,通过转动所述存油罐,使所述存油罐在所述连接管内进行转动,从而使所述阻油螺杆从所述滴油孔内移出,此时所述存油罐内的润滑机油通孔所述滴油孔流入所述连接管内,所述连接管内的润滑机油通过所述导通管道与所述倒L形滴油孔流在所述螺纹杆上,并对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套进行润滑,从而减小摩擦力,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倒L形滴油孔与所述滴油孔的流动速度均采用的是点滴式流动,从而不会出现大量润滑机油流动的情况,部分的润滑机油汇集在所述滑槽内,并流入所述集油盒内,当不需要使用所述润滑机构时,通过反方向转动所述存油罐,使所述阻油螺杆进入所述滴油孔内,通过所述阻油螺杆与所述螺纹之间的连接,可防止润滑机油的流出,以此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该装置在长时间未使用后,所述螺套与所述螺纹杆之间的摩擦会增大,从而使操作人员很难对所述螺纹杆进行动作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1]101

加压机构、102

底板、103

板体、104

螺套、105

夹具、106

倒L形滴油孔、107

滑槽、108

螺纹杆、109

存油罐、110

集油盒、111

连接管、112

导通管道、113

滴油孔、114

螺纹、115

十字架、116

阻油螺杆、117

定位块、118

盖体、119

定位槽、120

把手、201

竖板、202

气泵、203

箱体本体、2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止血护理装置,包括加压机构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个板体,且两个所述板体相互接触,所述板体上设置有螺套和夹具,所述螺套上设置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夹具转动连接,所述螺套的内部具有倒L形滴油孔,且所述倒L形滴油孔位于所述螺套与所述螺纹杆相互连接处,所述倒L形滴油孔的一端接通有滑槽,所述加压机构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板体的一侧,且所述加压机构通过管道分别与两个所述夹具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机构;两个所述板体上均设置有所述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存油罐、集油盒、连接管和导通管道,所述存油罐的瓶口具有滴油孔,所述滴油孔内具有螺纹,所述连接管的内部为中空,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的中部设置有阻油螺杆,所述存油罐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管内,且所述阻油螺杆与所述滴油孔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螺纹处,所述集油盒与所述螺套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导通管道连通,并位于所述导通管道的上方,所述导通管道与所述螺套连通,并位于所述倒L形滴油孔的另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止血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还包括四个定位块和油罐盖,所述存油罐的上方具有通孔,所述存油罐的四周具有定位槽,四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红竹马倩张欢何婷曾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