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肢的马达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98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假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假肢的马达组件,包括:本申请在马达外壳内设置用于支撑马达的马达支撑结构,在该马达支撑结构上设置马达孔,马达孔的内壁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三个或以上的橡胶凹槽,每个橡胶凹槽内均设置有橡胶条,且橡胶条突出于马达孔的内壁。当马达插入到马达孔内时,马达位于橡胶条之间,使橡胶条抵顶马达。马达与橡胶条之间为柔性碰撞或摩擦,橡胶条可以有效降低马达振动对外壳的影响,减少了马达长时间振动产生的松动、对外壳磨损等不利影响。对外壳磨损等不利影响。对外壳磨损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假肢的马达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假肢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假肢的马达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假肢的壳体内安装有用于驱动液压组件的马达,但通常是将马达支架定位安装在一个用于安装马达的外壳内,马达则是直接与马达外壳的内壁接触,如此,则在使用时,马达的振动则与马达外壳直接产生振动摩擦,这种振动摩擦时间长了,会使得马达松动,或外壳上的其它紧固件松动,也或对马达造成移动磨损。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肢的马达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马达振动产生松动或对外壳产生的磨损影响。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假肢的马达组件,包括:
[0007]壳体,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的一端为开口设置;
[0008]转动关节,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的开口处;
[0009]液压组件,一端插设在容纳腔内,另一端从容纳腔延伸至与转动关节连接;
[0010]马达组件,设置在液压组件上,用于驱动液压组件;
[0011]马达组件包括:
[0012]马达外壳,设置在液压组件上,马达外壳内为空腔设置;
[0013]马达支撑结构,设置在马达外壳内;马达支撑结构内设置有贯通的马达孔,马达孔的内壁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至少三个橡胶凹槽,橡胶凹槽沿马达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橡胶凹槽内均设置有橡胶条,且橡胶条突出于马达孔的内壁;
[0014]马达,插设在马达孔内,且位于橡胶条之间,橡胶条抵顶马达。
[0015]优选地,马达包括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马达孔包括并列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橡胶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一通孔内,第二凹槽位于第二通孔内,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橡胶条;
[0016]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对应插设在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内,且位于橡胶条之间,第一通孔内及第二通孔内的橡胶条抵顶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
[0017]优选地,马达组件还包括:
[0018]对位支架,设置在马达外壳内,且与马达支撑结构连接,对位之间上设置有并列的第一对位孔及第二对位孔,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对应插设于第一对位孔及第二对位孔。
[0019]优选地,对位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板块,马达支撑结构上设置有连通轨道,连通轨道位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且连接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
[0020]第一板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马达支撑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一板块插
入到连通轨道内,且第一定位柱插入到第一定位孔内。
[0021]优选地,对位支架远离第一板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板块,第二板块上远离第一板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
[0022]马达组件还包括感应板,感应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感应板与第二板块贴合,且第二定位柱插入到第二定位孔。
[0023]优选地,第一板块远离第一定位柱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垫圈柱,垫圈柱上设置有柔性垫圈。
[0024]优选地,第一对位孔及第二对位孔内均设置有马达限位柱,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上均设置有马达限位孔;
[0025]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插入第一对位孔及第二对位孔的状态下,马达限位柱插入马达限位孔内。
[0026]优选地,马达组件还包括:
[0027]后端支撑结构,设置有第三通孔及与第三通孔并列的第四通孔,后端支撑结构与马达支撑结构连接,且后端支撑结构位于远离对位支架一侧;
[0028]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对齐,第二通孔与第四通孔对齐,第一马达穿过第一通孔及第三通孔,第二马达穿过第二通孔及第四通孔。
[0029]优选地,马达外壳包括:
[0030]前壳,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对应配合的第五通孔及第六通孔,用于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的穿过;前壳的内侧的外缘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0031]后壳,设置有一端为开口的空腔,后壳的开口一端插设在前壳的环形凹槽内。
[0032]优选地,后壳远离前壳的一端设置有出线孔。
[003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在马达外壳内设置用于支撑马达的马达支撑结构,在该马达支撑结构上设置马达孔,马达孔的内壁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三个或以上的橡胶凹槽,每个橡胶凹槽内均设置有橡胶条,且橡胶条突出于马达孔的内壁。当马达插入到马达孔内时,马达位于橡胶条之间,使橡胶条抵顶马达。马达与橡胶条之间为柔性碰撞或摩擦,橡胶条可以有效降低马达振动对外壳的影响,减少了马达长时间振动产生的松动、对外壳磨损等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003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5]图1是本技术假肢的马达组件的立体图;
[0036]图2是本技术假肢的马达组件的结构图;
[0037]图3是本技术假肢的马达组件的分解图;
[0038]图4是本技术假肢的马达组件的剖视图;
[0039]图5是本技术假肢的马达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0040]图6是本技术假肢的马达组件的另一剖视图;
[0041]图7是本技术安装有柔性垫圈的剖视图;
[0042]图8是本技术马达结构的分解图;
[0043]图9是本技术马达结构的装配图;
[0044]图10是本技术马达支撑结构图;
[0045]图11是本技术对位支架结构图;
[0046]图12是本技术对位支架另一视角图;
[0047]图13是本技术后壳的结构图。
[0048]其中附图标记为:
[0049]1‑
壳体、2

转动关节、3

液压组件、4

马达结构;
[0050]5‑
马达外壳、501

前壳、502

后壳、503

第五通孔、504

第六通孔、505

环形凹槽、506

密封圈、507

出线孔;
[0051]6‑
马达支撑结构、601

第一通孔、602

第二通孔、603

第一凹槽、604

第二凹槽、605

橡胶条、606

第一定位孔、607

连通轨道;
[0052]7‑
马达、701

第一马达、702

第二马达、703

第一限位孔、7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肢的马达组件,其特征在于,假肢包括:壳体,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为开口设置;转动关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处;液压组件,一端插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另一端从所述容纳腔延伸至与所述转动关节连接;马达组件,设置在所述液压组件上,用于驱动所述液压组件;所述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外壳,设置在所述液压组件上,所述马达外壳内为空腔设置;马达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马达外壳内;所述马达支撑结构内设置有贯通的马达孔,所述马达孔的内壁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至少三个橡胶凹槽,所述橡胶凹槽沿所述马达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橡胶凹槽内均设置有橡胶条,且所述橡胶条突出于所述马达孔的内壁;马达,插设在所述马达孔内,且位于所述橡胶条之间,所述橡胶条抵顶所述马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肢的马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包括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所述马达孔包括并列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橡胶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所述橡胶条;所述第一马达及所述第二马达对应插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位于所述橡胶条之间,所述第一通孔内及所述第二通孔内的所述橡胶条抵顶所述第一马达及所述第二马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肢的马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组件还包括:对位支架,设置在所述马达外壳内,且与所述马达支撑结构连接,所述对位之间上设置有并列的第一对位孔及第二对位孔,所述第一马达及所述第二马达对应插设于所述第一对位孔及所述第二对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肢的马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板块,所述马达支撑结构上设置有连通轨道,所述连通轨道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板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马达支撑结构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璧丞李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