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82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该屏总成包括第二屏幕、第二主框架、可转动部、移动座、翻转导向件、第二驱动组件和限制脱出件,第二屏幕上开设有配合槽,翻转导向件固定在第二主框架上,与配合槽卡接并能与配合槽相对运动;配合槽的一部分打断第二屏幕的外轮廓并形成置入口,置入口用于供翻转导向件置入配合槽;限制脱出件与第二屏幕相接触,用于在翻转导向件置入配合槽后遮盖置入口的至少部分;可转动部与移动座可转动相连,还与第二屏幕相连;第二驱动组件能使移动座相对于第二主框架沿一方向移动,令翻转导向件对第二屏幕施力,可转动部和第二屏幕顺该力翻转,伸出或缩入第二主框架。伸出或缩入第二主框架。伸出或缩入第二主框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许多带屏幕的屏总成中,屏幕不可收放,这类屏总成无论安装在哪里,都有可能造成持续占用过多空间的问题。例如,多数车辆内设有数量为一的车载屏幕,该车载屏幕固定在主仪表板总成上,并外露在乘员舱内部;此设置方案的缺点在于,该车载屏幕不具有收放功能,需在乘员舱内持续占据一定的可活动空间,无法在乘员不需要使用其的情况下大面积地收至乘员的视野范围之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屏总成安装结构、车辆。
[0004]本技术提供的屏总成包括第二屏幕、第二主框架、可转动部、移动座、翻转导向件、第二驱动组件和限制脱出件,所述第二屏幕上开设有配合槽,所述翻转导向件固定在所述第二主框架上,其与所述配合槽卡接并能与所述配合槽相对运动;所述配合槽的一部分打断所述第二屏幕的外轮廓并于该打断处形成置入口,所述置入口用于供所述翻转导向件经其置入所述配合槽;所述限制脱出件与所述第二屏幕相接触,并用于在所述翻转导向件置入所述配合槽后遮盖所述置入口的至少部分;
[0005]所述可转动部与所述移动座可转动相连,还与所述第二屏幕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使所述移动座相对于所述第二主框架沿一方向移动,令所述移动座带动所述可转动部和所述第二屏幕沿该方向移动,所述翻转导向件对所述第二屏幕施力,所述可转动部和所述第二屏幕顺该力翻转,并伸出或缩入所述第二主框架。
[0006]可选地,还包括盖在所述第二屏幕上的屏幕背盖,所述限制脱出件为所述屏幕背盖的一部分,且所述限制脱出件封闭所述置入口。
[0007]可选地,所述配合槽包括相通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所述翻转导向件包括相连的固定部、导向本体和滑动限位体,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主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本体自所述固定部伸向所述第二屏幕,且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道中;所述导向本体被配置为能与所述第一槽道相对运动;所述滑动限位体设置在所述导向本体的位于所述配合槽中的部分上,所述滑动限位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道中,所述滑动限位体被配置为能与所述第二槽道相对运动。
[0008]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向本体连为一体;在所述导向槽的非置入口处,所述导向本体与所述滑动限位体中的至少之一和所述配合槽之间,存在使所述翻转导向件无法脱出所述配合槽的卡接关系。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主框架上设有贯穿其的功能通道,所述第二丝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功能通道中,所述功能通道被配置为所述移动座能沿其穿行。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主框架包括相连的第一组成架和第二组成架,所述第二组成架
包括第二主体和侧壁,所述第二主体包括连为一体的所述功能通道和两加强板,所述功能通道位于两加强板之间,所述加强板自所述功能通道的上部向所述功能通道外延伸形成,所述侧壁自所述加强板远离所述功能通道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在所述功能通道处,所述第一组成架和所述第二组成架之间的距离被配置为,能供所述移动座穿行,且所述可转动部和所述第二屏幕翻转时,所述可转动部和所述第二屏幕二者不与所述第二主框架接触。
[0011]可选地,还包括第二丝杆、底座和轴承座,所述第二丝杆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主框架中,且其局部穿设在所述移动座中,与所述移动座螺纹配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带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令所述移动座相对于所述第二丝杆和所述第二主框架移动;
[0012]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功能通道内并与所述第二主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包括能带动所述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二丝杆的端部配合,用于支承所述第二丝杆。
[0013]本技术还包括一种屏总成安装结构,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还包括主仪表板总成和仪表板横梁,所述主仪表板总成包括骨架本体和外观本体,所述第二主框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骨架本体和所述外观本体之间,所述第二主框架、所述骨架本体和所述仪表板横梁固定相连,所述骨架本体上设有贯穿其且用于位于车辆乘员舱内的收放口,所述第二屏幕能经所述收放口露出至所述乘员舱内或缩入所述主仪表板总成中。
[0014]本技术还包括一种屏总成安装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还包括紧固件,以及主仪表板总成和仪表板横梁,所述主仪表板总成包括骨架本体和外观本体,所述第二主框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骨架本体和所述外观本体之间,所述第二主框架、所述骨架本体和所述仪表板横梁固定相连,所述骨架本体上设有贯穿其且用于位于车辆乘员舱内的收放口,所述第二屏幕能经所述收放口露出至所述乘员舱内或缩入所述主仪表板总成中;
[0015]所述第一组成架盖在所述第二组成架上;自所述第二组成架的端部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二延板,自所述第二组成架的侧壁向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加强板侧延伸形成有第二配合板;在所述第一组成架上设有第一配合板,所述第一配合板覆在所述第二配合板上并与所述第二配合板固定连接,且自所述第一配合板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延板;至少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延板、所述骨架本体和所述仪表板横梁,至少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延板、所述骨架本体和所述仪表板横梁。
[0016]可选地,在所述第二配合板与所述第二延板之间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分别于其不同端部与所述第二配合板和所述第二延板连为一体。
[0017]可选地,所述仪表板横梁包括梁身和夹持型支臂组,所述夹持型支臂组包括两自所述梁身朝所述梁身之外延伸的支臂,两支臂的其中之一与第一延板固定相连,两支臂的其中另一与所述第二延板固定相连。
[0018]本技术还包括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还包括与车身相连的主仪表板总成和仪表板横梁,所述主仪表板总成包括骨架本体和外观本体,所述第二主框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骨架本体和所述外观本体之间,所述第二主框架、所述骨架本体和所述仪表板横梁固定相连,所述骨架本体上设有贯穿其且位于车辆乘员舱内的收放口,所述第二屏幕能经所述收放口露出至所述乘员舱内或缩入所述主仪表板总成
中。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其可以扩展屏总成的使用场景,满足更多的车辆乘客的功能型需求(即乘客收放动车载屏幕的需求)。换言之,该屏总成的屏幕不需要被使用时,其能尽可能地收至使用者的视野范围之外,在车辆中使用其,即能确保乘员的乘坐体验,又能扩展乘员舱内的可活动空间。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辆前部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骨架本体和外观本体的立体示意图(此二者为分开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屏幕(40)、第二主框架(41)、可转动部(43)、移动座(44)、翻转导向件(45)、第二驱动组件(46)和限制脱出件(47),所述第二屏幕(40)上开设有配合槽(401),所述翻转导向件(45)固定在所述第二主框架(41)上,其与所述配合槽(401)卡接并能与所述配合槽(401)相对运动;所述配合槽(401)的一部分打断所述第二屏幕(40)的外轮廓并于该打断处形成置入口(402),所述置入口(402)用于供所述翻转导向件(45)经其置入所述配合槽(401);所述限制脱出件(47)与所述第二屏幕(40)相接触,并用于在所述翻转导向件(45)置入所述配合槽(401)后遮盖所述置入口(402)的至少部分;所述可转动部(43)与所述移动座(44)可转动相连,还与所述第二屏幕(40)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6)能使所述移动座(44)相对于所述第二主框架(41)沿一方向移动,令所述移动座(44)带动所述可转动部(43)和所述第二屏幕(40)沿该方向移动,所述翻转导向件(45)对所述第二屏幕(40)施力,所述可转动部(43)和所述第二屏幕(40)顺该力翻转,并伸出或缩入所述第二主框架(4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在所述第二屏幕(40)上的屏幕背盖,所述限制脱出件(47)为所述屏幕背盖的一部分,且所述限制脱出件(47)封闭所述置入口(4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401)包括相通的第一槽道(4011)和第二槽道(4012),所述翻转导向件(45)包括相连的固定部(451)、导向本体(452)和滑动限位体(453),所述固定部(451)与所述第二主框架(4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本体(452)自所述固定部(451)伸向所述第二屏幕(40),且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道(4011)中;所述导向本体(452)被配置为能与所述第一槽道(4011)相对运动;所述滑动限位体(453)设置在所述导向本体(452)的位于所述配合槽(401)中的部分上,所述滑动限位体(45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道(4012)中,所述滑动限位体(453)被配置为能与所述第二槽道(4012)相对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451)与所述导向本体(452)连为一体;在所述配合槽(401)的非置入口处,所述导向本体(452)与所述滑动限位体(453)中的至少之一和所述配合槽(401)之间,存在使所述翻转导向件(45)无法脱出所述配合槽(401)的卡接关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框架(41)上设有贯穿其的功能通道,所述功能通道被配置为所述移动座(44)能沿其穿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框架(41)包括相连的第一组成架(411)和第二组成架(412),所述第二组成架(412)包括第二主体(4121)和侧壁(4122),所述第二主体(4121)包括连为一体的所述功能通道和两加强板,所述功能通道位于两加强板之间,所述加强板自所述功能通道的上部向所述功能通道外延伸形成,所述侧壁(4122)自所述加强板远离所述功能通道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在所述功能通道处,所述第一组成架(411)和所述第二组成架(412)之间的距离被配置为,能供所述移动座(44)穿行,且所述可转动部(43)和所述第二屏幕(40)翻转时,所述可转动部(43)和所述第二屏幕(40)二者不与所述第二主框架(41)接触。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可收放的屏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丝杆(42)、底座
(48)和轴承座(49),所述第二丝杆(42)穿设在所述功能通道中,所述第二丝杆(42)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主框架(41)中,且其局部穿设在所述移动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经伦李国林张立广龙良淮赵明臻余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