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屏与仪表板的旋转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81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内饰中的一种悬浮屏与仪表板的旋转连接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是实现造型带脖子完全悬浮屏且旋转,保证屏背面脖子够细,且不希望看到较多分件以维持外观整洁性,同时解决屏后部悬臂脖子X向较短,传统固定方式,空间不足,难以操作。二是实现屏的手动使得屏沿Z轴左右边前后旋转摆动,行程范围内任意位置可停止固定,适应主副乘客使用视野方便。针对此空间和外观要求,特提供一种长臂式自带悬浮螺栓固定结构,满足拆件少,拆装方便,提高生产节拍。提高生产节拍。提高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屏与仪表板的旋转连接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内饰中的一种悬浮屏与仪表板的旋转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内饰系统作为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仪表板系统作为顾客感知的第一载体,承担着内饰造型是否美观、整洁、顾客感知是否舒适的重要作用,并且随着消费者对精品内饰的需求提高,精致、美观、简洁的内饰仪表板造型成为内饰发展的趋势,悬浮屏是当前燃油车以及新能源车的趋势之一,需做到外观简洁美观,精致工艺优良。同时屏转动,更是能增强顾客体验感受。
[0003]现有悬浮屏或带旋转机构的固定安装存在两种方式:坐在装饰件上的悬浮屏,一般是下部采用插销形式,上部采用螺栓固定,固定后采用盖板盖上。另一种方式是带有长脖子完全悬浮屏,采用4点固定,最后采用大盖子盖上,遮挡安装点。所以,上述2种方式,都有增加生产成本或维修成本,以及质量控制,维修便利性较差问题;对于旋转,多采用电动控制。且在平面内转动。对于旋转屏,目前市场上采用电动驱动,且在平面内旋转,仅需通过纵向轴连接电机实现。
[0004]针对完全悬浮带手动3D空间内旋转屏,一是保证屏背面脖子尽可能小且短的情况下,壳体随屏一起手驱动旋转,不影响旋转机构布置,保证与仪表板匹配运动外观间隙一致;其次,屏在调整行程内停留在任意位置能固定住(可面向驾驶员,也面向副驾驶,方便操作),行驶过程中不存在位置变动或者异响,操作顺畅;最后要求外观分缝少且整洁,且在侧面不允许拆件分缝,因此只有在顶面可布置两个固定点。但是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背面X方向操作空间小,且因挡风玻璃首先,可视性也差,不方便操作。二是两点固定约束会使得刚度不足,使得实际使用过程中,显得不牢固,还有共振异响风险;三是屏手动旋转,只能允许一只手操作,基本属于无级操作,需要一定的阻尼力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屏在任意位置能固定,无位置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是实现造型带脖子完全悬浮屏且旋转,保证屏背面脖子够细,且不希望看到较多分件以维持外观整洁性,同时解决屏后部悬臂脖子X向较短,传统固定方式,空间不足,难以操作。二是实现屏的手动使得屏沿Z轴左右边前后旋转摆动,行程范围内任意位置可停止固定,适应主副乘客使用视野方便。针对此空间和外观要求,特提供一种长臂式自带悬浮螺栓固定结构,满足拆件少,拆装方便,提高生产节拍。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悬浮屏与仪表板的旋转连接机构,由与屏连接的旋转机构合件构成与仪表板连接的固定支架组成;
[0007]所述旋转机构合件由固定臂和旋转臂组成,所述旋转臂整体大方形支架,通过在
靠近四角处的4枚螺栓与屏固定,中间部分90
°
折弯成固定耳,在所述固定耳上开轴销孔,轴销铆接到此孔中,形成旋转轴;所述固定臂整体小方形支架,上下边带90
°
折弯边;所述旋转臂为整体小方形支架,上下边带90
°
折弯边,在折弯边上开轴销孔,与旋转臂上的铆接轴匹配对齐,并通过旋转轴螺栓连接;
[0008]所述固定支架由设置有2处长臂“工”字梁固定臂的U形铝合金支架本体、弹片、铆钉以及悬浮螺栓组成,所述弹片通过铆钉铆接到U形铝合金支架本体上,所述弹片后端上翘形成悬臂梁并在尾部设置U型槽,所述悬浮螺栓的螺栓头和螺纹部分之间设小段光杆,且该段光杆部分直径小于螺纹部分直径;所述U形铝合金支架本体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臂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螺栓连接固定臂和旋转臂固定耳之间部分设置垫片,在旋转轴螺栓下部设置阻尼片组并通过放松螺母。
[0010]进一步的,在旋转臂固定耳轴销孔旁侧设置弧形的导向止位滑槽,并在固定臂上对应设置止位销。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U形铝合金支架本体后端设置限位销,并在限位销中部开孔形成支架孔。
[0012]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与前述悬浮屏与仪表板的旋转连接机构配合的仪表板,其设置有仪表板本体,其上设置有供U形铝合金支架本体装配导向面、供U形铝合金支架本体支撑面、供U形铝合金支架本体Z向限位筋和Y向限位面、以及与U形铝合金支架本体后端设置限位销对应的限位孔。
[001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车间拆装方便,在U形支架上设计悬浮螺栓,特设计两组弹片,可将螺栓在未打紧状态悬在孔中。一是保证屏推进去时,螺栓不会突出支架底部,影响推进。同时松开螺栓后,能自动弹出,不影响拔出。最重要的是,是随支架固定,悬浮在空中。不需要人工拿捏螺栓,直接用工具拧紧或松开,操作方便,提高生产节拍。本专利技术在仪表板上孔内增加与U形臂Z向面和Y向筋啮合,左侧臂限制Y/Z方向自由度,右侧臂限制Z向自由度,和后端螺接固定点形成反向力臂,保证固定可靠性,稳定性。并在仪表板后端两侧平台设计有限位孔,当屏推到将推到位时,U形臂后端两侧分别有1个限位凸销落入仪表板平台后端孔中,左侧以定位X,Y向,右侧定位X向,以便后端螺栓孔对齐,同时保证屏和仪表板的相对位置。
[0014]本专利技术悬浮螺栓工作原理,悬浮螺栓随支架预装好,通过弹片悬浮在支架孔内,装配时,直接用工具施加扭矩,拧入仪表板的夹片螺母内进行固定。拆卸时,也直接拧松螺栓,全部螺纹脱出时,弹片将螺栓向上弹起,悬在孔中,螺栓前部仍落在支架孔内,这样,螺栓不会掉出来。操作工,也不需要取螺栓,方便操作。
[0015]对于屏的旋转与限制:在旋转臂上开有与销轴同轴的弧形槽,在固定臂上设计有突销,这样控制屏旋转左右极限角度。在旋转臂和固定臂连接的上下销轴靠固定臂内侧增加阻尼片组,通过螺母固定,依靠螺母固定扭矩来调节阻尼力大小。
[0016]本专利技术实现屏绕Z轴旋转,旋转过程中任意位置需要停留固定可靠,极限位置需要止位。即旋转固定臂和旋转臂上下两端各采用一组阻尼片,满足手动操作力,同时保证任意位置停留且固定可靠;在造型苛刻条件下,实现方便装配,且固定可靠。一是采用预悬浮螺栓,避免手工取放螺栓不便;二是通过长固定臂与仪表板结构约束定位,保证装配到位,且固定刚度满足性能要求。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是此组合装配机构实行一体屏先旋转再锁栓滑动限位装
配,满足外观造型需求,减少拆件,为造型设计提供更多选择;缩短总装安装工序时长,无需使用额外工具,加快装配节拍;同时售后维修便利性提升明显;二是此旋转机构通过弧形槽进行限位控制屏的旋转极限角度,同时过程中旋转到任意位置通过阻尼力定位,保持行驶过程中的稳定;三是主副驾驶乘客能按需要调到所需要角度进行操作和观测,提高了顾客体验感受,显示了设计感。四是,既达到了客户体验要求,造型美观性,同时达到成本最优化。
附图说明
[0018]图1可旋转悬浮屏装配整体图;
[0019]图2本专利技术悬浮屏与仪表板的旋转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悬浮屏与仪表板连接结构断面图;
[0021]图4旋转连接机构断面图;
[0022]图5悬浮螺栓颈部和弹片配合断面图;
[0023]图6屏总成固定到仪表板上未固定前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屏与仪表板的旋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与屏连接的旋转机构合件构成与仪表板连接的固定支架组成;所述旋转机构合件由固定臂(1

2)和旋转臂(1

3)组成,所述旋转臂(1

3)整体大方形支架,通过在靠近四角处的4枚螺栓与屏固定,中间部分90
°
折弯成固定耳(1

3.1),在所述固定耳(1

3.1)上开轴销孔,轴销铆接到此孔中,形成旋转轴;所述固定臂(1

2)整体小方形支架,上下边带90
°
折弯边;所述旋转臂(1

3)为整体小方形支架,上下边带90
°
折弯边,在折弯边上开轴销孔,与旋转臂上的铆接轴匹配对齐,并通过旋转轴螺栓(1

5)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由设置有2处长臂“工”字梁固定臂的U形铝合金支架本体(1

1.1)、弹片(1

1.2)、铆钉(1

1.3)以及悬浮螺栓(1

1.4)组成,所述弹片(1

1.2)通过铆钉(1

1.3)铆接到U形铝合金支架本体(1

1.1)上,所述弹片(1

1.2)后端上翘形成悬臂梁并在尾部设置U型槽(1

1.2.1),所述悬浮螺栓(1

1.4)的螺栓头和螺纹部分之间设小段光杆,且该段光杆部分直径小于螺纹部分直径;所述U形铝合金支架本体(1

1.1)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臂(1

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屏与仪表板的旋转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旋转轴螺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勇刘云芳朱振华邬杰万里沈淇褚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