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582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为:将食叶草的无菌苗切去根部,放入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苗及愈伤组织产生;然后将丛生苗从基部分开并于生根液中浸泡;然后移植入含恶霉灵的土壤中培养生根,即实现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直接产生丛生芽,并创造性的将生根与炼苗合并处理,大大缩短了食叶草组培快繁时间(最短仅需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叶草(Rumex dapibus herba by.)是蓼科(Polygonaceae)酸模属(Rumex),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营养丰富、耐盐碱、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抗氧化物质等特点,既可做牧草,也可以作为蔬菜或食品加工原料;栽培方式上,食叶草一般通过提前育苗,种植2

3个月后根系达到0.5cm粗时移栽以提高抗性,促进生长。
[0003]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种质快繁与资源保存重要的技术,目前尚无对食叶草组培快繁体系研究的报道。提供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可为食叶草的大规模生产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步骤如下:
[0007]将食叶草的无菌苗切去根部,放入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苗及愈伤组织产生;然后将丛生苗从基部分开并于生根液中浸泡;然后移植入含恶霉灵的土壤中培养生根,即实现食叶草的组培快繁;
[0008]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30g/L蔗糖+0.5~0.5mg/L 6

BA+0~1mg/L IAA;优选的,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30g/L蔗糖+1mg/L 6

BA+0~1mg/L IAA;进一步优选的为:MS+30g/L蔗糖+1mg/L 6

BA+1mg/L IAA。
[0009]所述生根液含10~50mg/L的IBA和0~10mg/L的恶霉灵;优选的,所述生根液含50mg/L的IBA和10mg/L的恶霉灵。
[001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土壤中恶霉灵的含量为10mg/L。
[001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食叶草的无菌苗由以下方法获得:
[0012]选择籽粒饱满的食叶草种子进行消毒,接种在琼脂培养基或者无菌水浸湿的高压灭菌滤纸上进行萌发,使食叶草的无菌苗长至3

5cm。
[001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丛生苗在生根液中浸泡的时间为24小时。
[0014]为了提高增殖系数,可以将诱导的丛生苗根据需要进行多次继代培养,继代一次培养时间为2周,培养条件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
[0016]目前尚无对食叶草组培快繁体系研究的报道。本专利技术对食叶草组培快繁体系进行研究和优化,通过直接产生丛生芽,并创造性的将生根与炼苗合并处理,大大缩短了食叶草组培快繁时间(最短仅需3

4周),提高了再生效率和繁殖系数。此外,本专利技术食叶草组培快繁体系的关键技术点为通过蘸根法,将组培生根环节和炼苗移栽环节合并,不仅提高了扩
繁效率,还降低了污染几率以及能耗,并有较高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实施例1方法进行食叶草快繁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0]食叶草种子购自张掖康源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步骤如下:
[0023]1、当食叶草的无菌苗长至3

5cm时,切去根部,放入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苗及愈伤组织产生;培养时间为2周,培养条件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
[0024]2、将上述丛生苗从基部分开,并将丛生苗的基部于生根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将浸泡后的幼苗移植入含恶霉灵10mg/L的土壤中培养,即可生根,生根成活率高达90%,即实现食叶草的组培快繁。
[0025]为了提高增殖系数,可以将步骤1的丛生苗根据需要进行多次继代培养,继代一次培养时间为2周,培养条件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
[0026]其中,
[0027]所述食叶草的无菌苗可以由以下方法获得:
[0028]选择籽粒比较饱满的食叶草种子进行消毒,接种在琼脂培养基或者无菌水浸湿的高压灭菌滤纸上进行萌发,使食叶草的无菌苗长至3

5cm。
[0029]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的组成为:MS+30g/L蔗糖+1.0mg/L 6

BA+1.0mg/L IAA。
[0030]所述生根液为:IBA 50mg/L+恶霉灵10mg/L。
[0031]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食叶草快繁的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A指的是食叶草种子滤纸上无菌苗培养,B指的是无菌苗切根后放入F系类培养基中,培养两周产生丛生苗;C指的是待蘸生根液的丛生苗;D丛生苗蘸生根液后移栽于基质中培养2周生根情况。
[0032]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对食叶草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0033]分别采用不同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诱导食叶草无菌苗的不定芽,观察不同培养基对食叶草丛生芽的诱导情况。具体是将食叶草无菌苗切根后,接种在基础培养基为MS+30g/L蔗糖的不同激素组合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表1),培养时间为2周,培养条件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观察不定芽的诱导情况。
[0034]表1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对食叶草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0035][0036]利用食叶草无菌苗进行不定芽诱导的实验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当6

BA浓度为0时,植株只长高不产生丛生芽;当6

BA浓度不变时,随着IAA浓度升高,株高不断增高,但IAA浓度高会抑制不定芽扩繁;结合不定芽诱导率、增殖系数以及不定芽高度,当6

BA浓度为1mg/L和IAA浓度为1mg/L时(F9),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因此F9的激素组合为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0037]不定芽诱导率=可诱导出不定芽的外植体数量/总外植体数量;
[0038]增殖系数=每株外植体诱导出的不定芽数量之和/总外植体数量;
[0039]不定芽高度=所有不定芽高度之和/不定芽数量。
[0040]生根液的组成成分对食叶草生根率的影响
[0041]分别采用不同的生根液来处理食叶草的不定芽,观察不同生根液对食叶草生根情况的影响。具体是将食叶草无菌苗切根后,采用F9丛生芽诱导培养基诱导不定芽,之后将诱导的不定芽分别浸泡在不同的生根液(表2)中24h,然后直接将幼苗移入含恶霉灵10mg/L的土壤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
[0042]表2食叶草生根液的组成成分
[0043][0044]在食叶草生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食叶草的无菌苗切去根部,放入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苗及愈伤组织产生;然后将丛生苗从基部分开并于生根液中浸泡;然后移植入含恶霉灵的土壤中培养生根,即实现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30g/L蔗糖+0.5~0.5mg/L 6

BA+0~1mg/L IAA;所述生根液含10~50mg/L的IBA和0~10mg/L的恶霉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30g/L蔗糖+1mg/L 6

BA+0~1mg/L IA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组成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苗刘雪红刘龙祥王天威王君王燕尚帅许骥坤赵帅鹏钟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