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5820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为:将食叶草的无菌苗切去根部,放入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苗及愈伤组织产生;然后将丛生苗从基部分开并于生根液中浸泡;然后移植入含恶霉灵的土壤中培养生根,即实现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直接产生丛生芽,并创造性的将生根与炼苗合并处理,大大缩短了食叶草组培快繁时间(最短仅需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叶草(Rumex dapibus herba by.)是蓼科(Polygonaceae)酸模属(Rumex),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营养丰富、耐盐碱、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抗氧化物质等特点,既可做牧草,也可以作为蔬菜或食品加工原料;栽培方式上,食叶草一般通过提前育苗,种植2

3个月后根系达到0.5cm粗时移栽以提高抗性,促进生长。
[0003]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种质快繁与资源保存重要的技术,目前尚无对食叶草组培快繁体系研究的报道。提供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可为食叶草的大规模生产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步骤如下:
[0007]将食叶草的无菌苗切去根部,放入丛生芽诱导培养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食叶草的无菌苗切去根部,放入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苗及愈伤组织产生;然后将丛生苗从基部分开并于生根液中浸泡;然后移植入含恶霉灵的土壤中培养生根,即实现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30g/L蔗糖+0.5~0.5mg/L 6

BA+0~1mg/L IAA;所述生根液含10~50mg/L的IBA和0~10mg/L的恶霉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30g/L蔗糖+1mg/L 6

BA+0~1mg/L IA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食叶草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组成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苗刘雪红刘龙祥王天威王君王燕尚帅许骥坤赵帅鹏钟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