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侧向风干扰功能的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67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侧向风干扰功能的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包括:屋顶罩,其进风口位于电炉上方,排风口与除尘机构相连;导流罩,包括位于屋顶罩下方并分置在电炉两侧的左移动罩和右移动罩,两者具有相向移动到达第一位置在顶部形成的排烟口,或者背向移动到达第二位置在顶部形成的吊装工作空间;防风机构,包括左风机和右风机,前者具有与左移动罩内腔相连通的左回风口和沿排烟口成排设置在其外侧的左送风口,后者设置有同样的右回风口和右送风口,左右送风口均设置有角度调整型喷嘴;控制机构,用于根据行车位置调整角度调整型喷嘴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具有较好的绿色低碳效果,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明显。经济效益明显。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防侧向风干扰功能的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捕集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侧向风干扰功能的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

技术介绍

[0002]电炉熔炼是铸造工业的重要工序之一,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烟气。为了避免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需要使用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对高温烟气进行捕集。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的通风量一般在60

150万m
³
/h,系统运行能耗在800

2000kW,运行能耗巨大。为了加强捕集效果,现有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通常采用屋顶大罩和导流罩联合工作的形式。为了方便行车行走,屋顶大罩和导流罩之间需要保留一定的行车行走通道(高度3~5米)。然而,车间内因穿堂风和车间内排风造成室内气流流动形成的侧向风,容易使烟气从行车行走通道逃逸,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减轻侧向风导致的烟气逃逸,通常会加大屋顶大罩的通风量(约20%

40%),因而造成系统初投资增加30%

50%,运行能耗增加25%

40%。此外,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的改造项目,因屋顶大罩、通风管道受原有屋面荷载的限制,以及除尘器体积增大造成的布置位置受限,导致改造难度较大。上述制约着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的应用,不利于铸造企业的环保改造和绿色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侧向风干扰功能的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所述的具有防侧向风干扰功能的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包括
[0005]屋顶罩,具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电炉上方,所述排风口与除尘机构相连;
[0006]导流罩,包括左移动罩和右移动罩,所述左移动罩和右移动罩位于所述屋顶罩的下方并分别设置在电炉两侧,左移动罩和所述右移动罩具有相向移动到达第一位置在顶部形成的排烟口,或者背向移动到达第二位置在顶部形成的吊装工作空间;
[0007]防风机构,包括设置在左移动罩外侧的左风机和设置在右移动罩外侧的右风机,所述左风机具有与左移动罩内腔相连通的左回风口和沿所述排烟口成排设置在其外侧的左送风口,所述右风机具有与右移动罩内腔相连通的右回风口和沿排烟口成排设置在其外侧的右送风口,所述左送风口和右送风口均设置有角度调整型喷嘴;
[0008]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检测行车位置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PLC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LC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角度调整型喷嘴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
[0009]所述左移动罩和右移动罩与直线导轨滑动相连,所述直线导轨从上到下至少设置有一条。使左右移动罩可以沿着既定轨道顺利行走。
[0010]所述左移动罩和右移动罩均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型结构,左回风口和右回风口均设置在所述台阶型结构的肩部,且左回风口和右回风口均为单排多个的结构。左右移动罩贴
合现场布置结构设置,具有优良的聚拢效果和排烟效果。
[0011]所述左送风口和右送风口均设置在台阶型结构的顶部,且所述角度调整型喷嘴在行车经过时,均由竖直方向向内侧偏转使排风形成位于排烟口外侧的八字形风幕。形成八字形风幕时,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行车通道内的烟气发生逃逸。
[0012]所述角度调整型喷嘴的偏转角为5

25
°

[0013]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侧向风干扰功能的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较低、效果好,其通过防风机构从导流罩内吸风并送至排烟口外侧形成连接导流罩和屋顶罩的风幕,能够有效避免车间内侧向风对屋顶罩烟气捕集效果的不良影响。同时,设置了送风口喷嘴角度自动调节机构,可根据行车行走状态和行走位置,自动调整风幕的开合角度,避免行车梁对风幕遮挡造成的烟气逃逸。试验表明,本技术通过控制风幕的送风风速,可以实现抵御3m/s以上侧向风的影响,同时还可以降低原用于抵御侧向风的通风量,为系统改造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经测算,本技术可以实现降低通风量20%

30%,节能量可以降低20%

30%,运行成本降低30%,年节约运行成本200万元/台左右。相对于传统的改造方案投资在800万元/台,本技术所述的方案仅需320万元/台,节约改造成本60%以上,同时可以提高铸造车间的环保效果和改善车间内的职业卫生,具有较好的绿色低碳效果,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A

A向视图。
[0016]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施工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防侧向风干扰功能的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由屋顶罩1、导流罩、防风机构和控制机构组成。其中,屋顶罩1具有进风口11和排风口12,上述进风口11位于电炉M上方,排风口12与除尘机构N相连;导流罩包括左移动罩21和右移动罩22,两者均位于屋顶罩1的下方并分别设置在电炉M两侧,其中,左移动罩21和右移动罩22具有相向移动到达第一位置在顶部形成的排烟口23,或者背向移动到达第二位置在顶部形成的吊装工作空间,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均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的点位。为了实现导向作用,避免偏离既定移动方向,左移动罩21和右移动罩22均与直线导轨24滑动相连,上述左移动罩21和右移动罩22通常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型结构,直线导轨24底面上设置有一条,在左移动罩21和右移动罩22的台阶面稍向下处安装有一条,从而使导向作用更加有效。
[0019]上述防风机构包括位于左移动罩21外侧的左风机31和位于右移动罩22外侧的右风机32,左风机31和右风机32均为轴流风机。其中,左风机31的进口管33末端与左移动罩21的内腔相连通,形成左回风口34,该左回风口34通常位于罩体台阶型结构的肩部,且单排设置有多个;左风机31的出口管35末端位于左移动罩21的台阶型顶部,并与多个沿直线型排
成一排的角度调整型喷嘴36相连通,即形成沿排烟口23外侧呈单排直线型设置的多个左送风口。同样地,右风机32的进口管末端与右移动罩22的内腔相连通,形成右回风口,该右回风口通常位于罩体台阶型结构的肩部,且单排设置有多个;右风机32的出口管末端位于右移动罩22的台阶型顶部,并与多个沿直线型排成一排的角度调整型喷嘴相连通,即形成沿排烟口23外侧呈单排直线型设置的多个左送风口。在左风机31和右风机32的作用下,导流罩内的高温烟气由左右回风口分别进入抽气管道并由角度调整型喷嘴36喷出,形成位于排烟口23外侧的防干扰风幕,防止车间侧向风对屋顶罩烟气捕集形成的干扰。通常情况下,角度调整型喷嘴36的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侧向风干扰功能的大型电炉烟气捕集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罩,具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电炉上方,所述排风口与除尘机构相连;导流罩,包括左移动罩和右移动罩,所述左移动罩和右移动罩位于所述屋顶罩的下方并分别设置在电炉两侧,左移动罩和所述右移动罩具有相向移动到达第一位置在顶部形成的排烟口,或者背向移动到达第二位置在顶部形成的吊装工作空间;防风机构,包括设置在左移动罩外侧的左风机和设置在右移动罩外侧的右风机,所述左风机具有与左移动罩内腔相连通的左回风口和沿所述排烟口成排设置在其外侧的左送风口,所述右风机具有与右移动罩内腔相连通的右回风口和沿排烟口成排设置在其外侧的右送风口,所述左送风口和右送风口均设置有角度调整型喷嘴;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检测行车位置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PLC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LC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角度调整型喷嘴的控制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高举潘武轩徐宏锦池佳春赵青松李怀明王腾蛟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