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件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533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件的输送装置,涉及输送线技术领域。输送装置包含支撑组件,以及配置于支撑组件的第一输送组件、第一隔板组件、第二输送组件、第二隔板组件和分腔组件。第一输送组件设置有可活动的第一输送带。第一驱动组件接合于第一输送组件,用以驱动第一输送带活动。第一隔板组件用以将第一输送带分隔成多个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组件平行设置于第一输送组件下方,且设置有可活动的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组件的长度比第一输送组件短。第二驱动组件接合于第二输送组件,用以驱动第二输送带活动。第二隔板组件用以将第二输送带分隔成多个第二输送通道。分腔组件位于第二输送组件的端部,用以将零件输送零件框。用以将零件输送零件框。用以将零件输送零件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件的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输送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塑件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塑件通过注塑机和模具进行模内成型,再经冷却后取出,有着精确控制零件壁厚、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0003]注塑成型过程中,有些零件从模具上取下后仍存在余温,直接将其放入零件框内,会导致堆积后零件的余温不易消散。当零件框堆积大量的零件后,极易使薄壁零件发生形变,特别是放置在零件框中间位置的零件,不仅温度无法消散,而且上面又有其它零件压住,更容易变形。
[0004]有鉴于此,申请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件的输送装置,旨在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撑组件、第一输送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隔板组件、第二输送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隔板组件和分腔组件。
[0007]第一输送组件配置于支撑组件。第一输送组件设置有可活动的第一输送带。第一驱动组件接合于第一输送组件,用以驱动第一输送带活动。第一隔板组件配置于支撑组件,用以将第一输送带分隔成多个第一输送通道。
[0008]第二输送组件配置于支撑组件,且平行设置于第一输送组件下方。第二输送组件设置有可活动的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构造为用以输送第一输送带端部落下的零件。第二输送组件的长度比第一输送组件短。第二驱动组件接合于第二输送组件,用以驱动第二输送带活动。第二隔板组件配置于支撑组件,用以将第二输送带分隔成多个第二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和第一输送通道一一对应。
[0009]分腔组件配置于支撑组件,且位于第二输送组件的端部。分腔组件用以将不同输送通道的零件输送至不同的零件框。
[0010]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隔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分隔件,以及分别接合于多个第一分隔件的多个第一连接件。第一分隔件设置有第一水平分隔部和第一竖直分隔部,以及用以连接第一水平分隔部和第一竖直分隔部的第一弧形连接部。第一水平分隔部竖直配置于第一输送带上方。第一竖直分隔部配置于第一输送带的端部且向下延伸至第二输送通道。
[0011]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隔板组件还包括第一挡板。挡板配置于第二输送通道端部,且向上延伸至第一输送通道端部。
[0012]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二隔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分隔件,以及分别接合于多
个第二分隔件的多个第二连接件。第二分隔件设置有第二水平分隔部和第二竖直分隔部,以及用以连接第二水平分隔部和第二竖直分隔部的第二弧形连接部。第二水平分隔部竖直配置于第二输送带上方。第二竖直分隔部配置于第二输送带的端部且向下延伸以将第二输送通道导向分腔组件。
[0013]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的数量分别为五个、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为三个、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
[0014]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为调速电机。输送装置还包括电连接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构造为用以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速度。
[0015]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分腔组件包括多个集料漏斗,以及分别接合于多个集料漏斗下方的多个零件滑道。多个零件滑道朝向不同方向延伸。其中,每个集料漏斗对应于一个第二输送通道。
[0016]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支撑组件为型材构成的框架结构。支撑组件还设置有位于分腔组件下方的料框平台。料框平台构造为用以沿着第一输送组件的输送方向放置多个零件料框。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0018]通过注塑件的输送装置能够增加零部件从模具上取下来到落入零件框的时间,保证零部件在充分冷却后再落入零件框,避免零件框中的零件变形。并且通过隔板组件和分腔组件,在传动带上形成多道输送通达,并将不同的输送通道输送到不同的零件框中,不仅能够同时输送不同的零件,而且还能同时输送更多的零件避免零件之间在输送带上发生碰撞。
[0019]此外,上下双层的输送通道设置,既可以增加传输路径的长度,延长零件掉入零件框的冷却时间,又可以保证输送装置具有较小的整体体积,不因传输通道加长而扩大装置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图1是输送装置的第一轴测图。
[0022]图2是输送装置的第二轴测图(隐去支撑组件)。
[0023]图3是输送装置的正视图(隐去支撑组件)。
[0024]图4是输送装置的俯视图(隐去支撑组件)。
[0025]图中标记:1

支撑组件、2

分腔组件、3

第二隔板组件、4

第二输送组件、5

第二驱动组件、6

第一输送组件、7

第一隔板组件、8

控制组件、9

第一驱动组件、10

零件滑道、11

第一输送带、12

第一分隔件、13

第一连接件、14

第一水平分隔部、15

第一弧形连接部、16

第一竖直分隔部、17

第一挡板、18

第二输送带、19

第二分隔件、20

第二连接件、21

集料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由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撑组件1、第一输送组件6、第一驱动组件9、第一隔板组件7、第二输送组件4、第二驱动组件5、第二隔板组件3和分腔组件2。
[0028]第一输送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撑组件(1);第一输送组件(6),配置于所述支撑组件(1);所述第一输送组件(6)设置有可活动的第一输送带(11);第一驱动组件(9),接合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6),用以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带(11)活动;第一隔板组件(7),配置于所述支撑组件(1),用以将所述第一输送带(11)分隔成多个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组件(4),配置于所述支撑组件(1),且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6)下方;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设置有可活动的第二输送带(18);所述第二输送带(18)构造为用以输送所述第一输送带(11)端部落下的零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的长度比所述第一输送组件(6)短;第二驱动组件(5),接合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用以驱动所述第二输送带(18)活动;第二隔板组件(3),配置于所述支撑组件(1),用以将所述第二输送带(18)分隔成多个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和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一一对应;分腔组件(2),配置于所述支撑组件(1),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4)的端部;所述分腔组件(2)用以将不同输送通道的零件输送至不同的零件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组件(7)包括多个第一分隔件(12),以及分别接合于所述多个第一分隔件(12)的多个第一连接件(13);所述第一分隔件(12)设置有第一水平分隔部(14)和第一竖直分隔部(16),以及用以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分隔部(14)和所述第一竖直分隔部(16)的第一弧形连接部(15);所述第一水平分隔部(14)竖直配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1)上方;所述第一竖直分隔部(16)配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1)的端部且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输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组件(7)还包括第一挡板(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升张品张程亮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金越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