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凤南专利>正文

一种梭壳锯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09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零配件的机械加工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加工缝纫机梭壳的锯平机。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设计提供一种梭壳的锯平机,该平机应具有切削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法的特点。该机包括盛料斗、与盛料斗出料口相连通的送料机构、送料机构的输送端将梭壳送入机座的夹具机构内,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切割梭壳的切割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零配件的机械加工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加工缝纫机梭壳的锯平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缝纫机梭壳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步骤的加工,其中的一道工序就是将经过粗加工的梭壳的表面进行切削,使其精度达到在高转速下也能稳定使用的性能。目前该工序多采用手工方式操作,作业人员把梭壳放入切割机的模具中,然后用切割刀具将梭壳的表面打磨均匀。这种方法不仅生产效率不高,而且不能达到所需精度的要求。通过手工将体积较小的缝纫机梭壳拿到切割机中打磨,不仅存在加工难度大,操作智能化程度较低,受外界影响较大、安全性不生产出的梭壳质量不稳定,误差较大;且不能满足不规模生产的需要。等众多问题。如果使用数控机床对缝纫机梭壳进行加工,不仅会增加梭壳的生产成本,而且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控制数控机床的进刀速度和进刀深度只有熟练工人才能把握,因此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精度得不到保证且产品的误差较大。同时,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步骤的加工,才能达到所需的精度,费时费力,同时由于整个切削过程不能连贯完成,生产效率不高、安全性也存在问题,同时,也不能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更好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设计提供一种梭壳的锯平机,该平机应具有切削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法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梭壳锯平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包括盛料斗、与盛料斗出料口相连通的200 送料机构、送料机构的输送端将梭壳送入机座附夹具机构内,所述的机架上还 设有用于切割梭壳的切割机构。上述梭壳锯平机,作为优选,所述的盛料斗安装在夹具机构的电动机上,该盛料斗的底部设有一横截面稍大于梭壳的导梭槽,该导梭槽的输入端对着进 料口,输出端对着出料口;所述的盛料斗内还设有梭壳推进装置,该梭壳推进 装置包括设置在盛料斗侧壁上的气动泵,气动泵的活塞杆与传动杆相连,所述 的传动杆穿过盛料斗设置在导梭槽的上方。上述梭壳锯平机,作为优选,所述的盛料斗由前后两块板拼接而成,前后 两板之间的间距稍大于梭壳的长度,导梭槽的上方还设有一限制传动杆上下位 置的滑槽,以便于传动杆进入盛料斗后限位在导梭槽的上方。上述梭壳锯平机,作为优选,所述的送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支座,支 座上安装一转轴固定座,所述转轴固定座通过一连板与梭壳定位座相连,所述 的梭壳定位座与盛料斗的出料口相连,所述转轴固定座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连板 上下移动的气泵和弹簧。上述梭壳锯平机,作为优选,所述的梭壳定位座为长方体结构,梭壳中部 开有用于安装梭壳的通孔,通孔的末端上安装一磁性体,以便将进入盛料斗出 料口的梭壳吸引到梭壳定位座内。上述梭壳锯平机,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上连板和下连板, 上下连板的中部铰接在转轴固定座上,且上下连板的末端之间设有与转轴相平 行的连杆;所述的上下连板之间还设有弹性体和与气泵相连的传动杆。上述梭壳锯平机,作为优选,所述气泵安装在转轴固定座上,气泵的输出 杆与连杆相连,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在连杆上,另一端设置在转轴固定座底部 的弹簧座上。上述梭壳锯平机,作为优选,所述的夹具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电动机 和夹具座,所述夹具座与电动机输出轴相连,所述梭壳定位座的中心轴线与夹具座中心轴线相平行。上述梭壳锯平机,作为优选,所述时切害种几^f包括设置在机架上安装有滑 槽的支座,滑槽上设有滑块,该滑块的上表面设有与滑槽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滑 轨,所述滑块的滑轨上设置滑动块,滑动块上设置有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切割 刀和电动机,电动机驱动切割刀工作;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气动泵, 气动泵上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与滑块和滑动块相连接。上述梭壳锯平机,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块下部与滑槽活动连接,滑块上部 水平安装与滑槽活动方向垂直的滑动块,所述气动泵通过安装在滑块的左右两 侧的固定座与滑块、滑动块相连;所述的夹具座上部设有夹具,该夹具座也位 于安装有滑槽的支座上;所述的电动机设置在壳体一侧,电动机输出端与壳体 上设置的切割刀传动连接,所述的电动机设置在壳体一侧,电动机的输出轴上 安装切割刀;切割刀的轴线与安装在夹具上的梭壳轴线平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整个梭壳的切割过程是自动进行,不但切割质量好、 大量减少了人工操作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操作十分安全可靠;另外,机构 设计也较为简单合理,制造难度不大,所以成本也不高,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盛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性型中的送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5是本实用性型中的夹具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切割的结构示意图7是图6中切割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8是图6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歩具体的说明 如图所示, 一种梭壳锯平机,该机包括盛料斗2、与盛料斗出料口相连通6的送料机构、送料机构的输送端将梭壳送入机座的夹具机构内,所述的机架上 还设有用于切割梭壳的切割机构。所述的盛料斗安装在夹具机构的电动机9上,该盛料斗2的底部设有一横 截面稍大于梭壳13的导梭槽2-1,该导梭槽的输入端对着进料口,输出端对着 出料口。所述的盛料斗内还设有梭壳推进装置,该梭壳推进装置包括设置在盛 料斗侧壁上的气动泵15,气动泵的活塞杆与传动杆17相连,所述的传动杆17 穿过盛料斗2设置在导梭槽2-1的上方。气动泵用于驱动传动杆运动,气动泵 驱动传动杆不断地对梭壳划拨调整,使得梭壳之间的位置逐渐排列整齐。当传 动杆向前运动时,可将盛料斗内的梭壳逐一推向导梭槽。所述盛料斗内与滑槽相对的一侧还设有限制梭壳上移的限位钩14。限位钩 为L型结构且设置在导梭槽的上端,其目的在于当传动杆推动梭壳进入导梭槽 时,防止因梭壳的上移而不进入导梭槽的情况发生。所述的气动泵15固定于安 装在盛料斗侧壁的固定座16。所述的盛料斗2由前后两块板2-3、 2-2拼接而 成,前后两板之间的间距稍大于梭壳的长度,盛料斗的下端还设有一限制传动 杆上下位置的滑槽,滑槽可更为精确的控制传动杆的运动,以便于经传动杆进 入盛料斗后限位在导梭槽的上方。所述盛料斗的前板2-3通过板四周的螺栓2-4 固定在后板2-2上,且所述的盛料斗的前板2-3为透明材料制成。该盛料斗的 前板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目的是方便操作工观察盛料斗内的情况,当梭壳不能 正常进入导梭槽后,及时进行修整。所述的送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支座3,支座上安装一转轴固定座4,所 述转轴固定座通过一连板5与梭壳定位座6相连,该梭壳定位座6与盛料斗2 底部相连,所述转轴固定座4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连板上下移动的气泵7和弹簧 8;所述的夹具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电动机9和夹具座10,所述夹具座与 电动机输出轴相连,所述梭壳定位座6的中心轴线与夹具座10中心轴线相平行。 在气泵和弹簧的作用下,下移到与梭壳固定座位于同一直线上,以便将固定在 梭壳定位座上的梭壳推入梭壳固定座内。所述盛料斗2的底部制有一横截面稍大于梭壳的导槽2-1,导槽的输入端 与进斗口连通,导槽的输出端与梭壳定位座6的开口处连通,以便使梭壳排成 单列横向运动前进,导槽的输出端是一个正对着所述梭壳轮凹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梭壳锯平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包括盛料斗(2)、与盛料斗出料口相连通的送料机构、送料机构的输送端将梭壳送入机座的夹具机构内,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切割梭壳的切割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凤南
申请(专利权)人:徐凤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