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的手动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4800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的手动救援装置,它包括固定座、左楔块、右楔块、手动牵引装置、提拉件、曳引绳,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楔块上的主动轮和设置在右楔块上的从动轮;所述的固定座有一梯形空腔,左楔块与右楔块分布在固定座梯形空腔内,分别与梯形空腔两侧面面接触;所述的提拉件与左楔块、右楔块连接、并设置有主拉索;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有一纵向间隙,曳引绳从中穿过;所述手动牵引装置包括:摇杆、摇杆回复弹簧、棘爪和外棘轮。外棘轮与左楔块上的主动轮静连接在同一根轴上,摇杆上还设置有副拉索。当曳引绳处于被主动轮和从动轮夹紧状态时,通过手动牵引装置带动主动轮旋转,就可以实现让曳引绳往一侧运动,从而带动电梯轿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的手动救援装置,特别是一种上置式无机房电梯手动救援装置,是电梯的附属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电梯大多为曳引机上置式无机房电梯,而现有国标规定中 还暂时没有针对无机房电梯手动盘车操作的明确要求,但在实际运行中又时有发生电梯运 行中突然断电,产生轿厢制停在中间层,无法动作的情况,目前各厂家多采用蓄电池做为备 用电源应急供电,但蓄电池成本较高且需要人员经常性维护。专利号为CN00241548.8的中 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齿曳引机的手动盘车装置,其通过在曳引机上增加一对齿轮副,在停 电等状况时,可以通过转动设置的手轮来驱动齿轮副从而带动曳引机旋转,但此种装置维 修人员需进入井道内操作,且手轮需占用一定的空间,对曳引机设置在井道与轿厢侧面之 间的上置式无机房电梯是不适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的手动救援装置,它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维修 人员不需要进入井道内就能操作,更为安全。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种电梯的手动救援装置,它包括固定座、左楔块、右楔块、手动牵引装置、提拉 件、曳引绳,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楔块上的主动轮和设置在右楔块上的从动轮;所述的固定座 有一梯形空腔,左楔块与右楔块分布在固定座梯形空腔内,分别与梯形空腔两侧面面接触; 所述的提拉件与左楔块、右楔块连接、并设置有主拉索;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有一纵向 间隙,曳引绳从中穿过;所述手动牵引装置包括摇杆、摇杆回复弹簧、棘爪和外棘轮,所述 的摇杆上还设置有副拉索;所述的手动牵引装置设置在左楔块上,所述外棘轮与左楔块上 的主动轮静连接在同一根轴上。 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设置在井道内壁,曳引绳从左楔块与右楔块之间穿过,左楔块与 右楔块通过提拉件来实现联动,提拉件上设置有主拉索,主拉索可延长至井道顶端电柜处, 以方便维修人员操作,拉动主拉索可以使左楔块与右楔块在固定座内斜向滑动,从而实现 主动轮和从动轮轮对曳引绳的夹紧。手动牵引装置设置在左楔块上,所述外棘轮与左楔块 上的主动轮静连接在同一根轴上。当曳引绳处于被主动轮和从动轮夹紧状态时,通过拉动 设置在摇杆上的副拉索,使主动轮旋转,就可以实现让曳引绳往一侧运动,从而带动电梯轿 厢。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座与左楔块、右楔块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燕尾槽 和燕尾。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分别设置有与曳引绳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凹 槽。凹槽主要作用是将曳引绳卡在凹槽内,以免在夹紧过称中滑脱。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座与左楔块、右楔块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复位弹簧。设置复位弹簧使电梯在平时正常工作状态时,保证主动轮、从动轮与曳引绳呈"脱开"状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在摇杆、提拉件上分别设置有拉索,可将拉索另一端延长至井道顶端电 控柜处,实用救援装置时,维修人员不用进入井道,方便了操作,安全性更好。 2、本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燕尾槽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固定座,2.副拉索,3.手动牵引装置,4.摇杆回复弹簧,5.左楔块, 6.主动轮,7.从动轮,8.右楔块,9.提拉件,IO.主拉索,ll.棘爪,12.摇杆,13.外棘轮, 14.复位弹簧,15.燕尾槽,16.燕尾,17.井道,IS.曳引机,19.曳引绳,20.轿厢,21.对重。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 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l-3所示,一种电梯的手动救援装置,它包括固定座1、左楔块5、右楔块8、 手动牵引装置3、提拉件9、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楔块5上的主动轮6和设置在右楔块8上的 两个从动轮7,所述的固定座1有一等腰梯形空腔,上下两端有开口 ,在固定座1等腰梯形空 腔的两条斜边上设置有贯穿斜边全长的燕尾槽15 ;左楔块5和右楔块8为互相对称的直角 梯形状,在其斜边上设置有与燕尾槽15相匹配的燕尾16,左楔块5和右楔块8上的燕尾16 卡套在固定座1的燕尾槽15内,可沿燕尾槽15自由移动;在左楔块5、右楔块8和固定座1 之间还分别设置有一复位弹簧14,保证了在不受外力状态下,复位弹簧14将左楔块5和右 楔块8推至固定座1梯形空腔的最下端,不能自由滑动;提拉件9卡套在左楔块5、右楔块8 的长孔内, 一端连接有主拉索10,拉动主拉索10即可使左楔块5、右楔块8在固定座1等腰 梯形空腔内移动,松开主拉索10,左楔块5、右楔块8即可被复位弹簧14推回原位;在左楔 块5和右楔块8上还分别设置有空腔,主动轮6和从动轮7分别安装在左楔块5和右楔块8 的空腔内,并可绕轴心自由旋转,主动轮6和从动轮7上还设置有若干条相同大小的圆弧形 凹槽;所述的手动牵引装置3安装在左楔块5上,包括摇杆12、摇杆回复弹簧4、棘爪11和 外棘轮13,所述外棘轮13与左楔块5上的主动轮6通过平键连接在同一根轴上,能带动主 动轮6同步旋转,摇杆12内部结构类似棘轮扳手,摇杆12上还连接有一摇杆回复弹簧4及 副拉索2,使用时,只需要拉动副拉索2就能使摇杆12带动外棘轮13及主动轮6 —起旋转, 手动牵引装置3其实质为一棘轮机构,棘轮机构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 知,在此不再过多描述。 如图4所示,手动救援装置安装在井道17内,连接曳引机18以及对重21的曳引绳 19从手动救援装置左楔块5上的主动轮6和右楔块8上的两个从动轮7之间的空隙穿过, 非使用状态主动轮6、从动轮7不与曳引绳19接触,主拉索10、副拉索2可延长直至顶层电 控柜附近。当发生停电等紧急状况致使轿厢20制停在中间层,无法动作时,维修人员只需 在电控柜处拉动主拉索10,使左楔块5、右楔块8沿燕尾槽15向上移动,由于燕尾槽15设 置在等腰梯形的斜边上,左楔块5、右楔块8向上移动的同时,还会使左楔块5、右楔块8相 对靠拢,而曳引绳19又在左楔块5和右楔块8之间,移动至一定位置,主动轮6和从动轮7 上的圆弧形凹槽会将曳引绳19紧紧卡住,这时,利用控制柜松开曳引机18上的制动,然后 反复拉动副拉索2,副拉索2带动主动轮6顺时针旋转,被主动轮6和从动轮7上的圆弧形 凹槽卡住的曳引绳19也被向下旋出,从而带动轿厢20上升,当轿厢20上升至楼层即可打 开轿厢20门,当将主拉索10松开,由于压紧弹簧14使左楔块5、右楔块8复位,曳引绳19 被松开。权利要求一种电梯的手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座(1)、左楔块(5)、右楔块(8)、手动牵引装置(3)、提拉件(9)、曳引绳(19),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楔块(5)上的主动轮(6)和设置在右楔块(8)上的从动轮(7);所述的固定座(1)有一梯形空腔,左楔块(5)与右楔块(8)分布在固定座(1)梯形空腔内,分别与梯形空腔两侧面面接触;所述的提拉件(9)与左楔块(5)、右楔块(8)连接、并设置有主拉索(10);所述主动轮(6)与从动轮(7)之间有一纵向间隙,曳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的手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座(1)、左楔块(5)、右楔块(8)、手动牵引装置(3)、提拉件(9)、曳引绳(19),以及分别设置在左楔块(5)上的主动轮(6)和设置在右楔块(8)上的从动轮(7);所述的固定座(1)有一梯形空腔,左楔块(5)与右楔块(8)分布在固定座(1)梯形空腔内,分别与梯形空腔两侧面面接触;所述的提拉件(9)与左楔块(5)、右楔块(8)连接、并设置有主拉索(10);所述主动轮(6)与从动轮(7)之间有一纵向间隙,曳引绳(19)从中穿过;所述手动牵引装置(3)包括:摇杆(12)、摇杆回复弹簧(4)、棘爪(11)和外棘轮(13),所述的摇杆(12)上还设置有副拉索(2);所述的手动牵引装置(3)设置在左楔块(5)上,外棘轮(13)与左楔块(5)上的主动轮(6)静连接在同一根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聘叶佳芳高云龙张正华沈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