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61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包括主体、架体安置机构和可调压辊,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架体安置机构,且架体安置机构的中部设置有可调压辊,所述可调压辊包括辊体、中轴架、定位槽、弧形架、增重桩和桩榫,且辊体的中端设置有中轴架,所述中轴架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槽,且中轴架的四周外壁分布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一端端末设置有增重桩。该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由于三组弧形架每组端头均设置有增重的增重桩,可依靠每次滚动产生的重力和惯性提升压实重力,使其路面的压实状态更加均匀化,从而提升压实效率和路面施工质量,而辊体的组合可方便将此压辊进行组装和拆卸,从而起到便于调节的目的。从而起到便于调节的目的。从而起到便于调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


[0001]本技术涉及路面施工处理
,具体为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

技术介绍

[0002]路面施工一般指对道路的施工工程作业,在路面施工作业中,进行路面平整一般都需要依靠辊式碾压机等进行路面的碾平,辊式碾压机又可称呼为压路机,施工路面依靠压路机慢速碾压,将全部填隙料振入粗碎石间的孔隙中,之后再经过施工工艺步骤进行反复碾压从而保证路面的平整和质量。
[0003]现有压路机在使用中,其压辊结构较为固定,压辊在进行路面施工的碾压时,其对路面材料的压实不够均匀化,且压辊本身不可调节,从而使得压路机本身的使用较为局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包括主体、架体安置机构和可调压辊,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架体安置机构,且架体安置机构的中部设置有可调压辊,所述可调压辊包括辊体、中轴架、定位槽、弧形架、增重桩和桩榫,且辊体的中端设置有中轴架,所述中轴架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槽,且中轴架的四周外壁分布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一端端末设置有增重桩,且增重桩的两端分布有桩榫。
[0006]进一步的,所述辊体通过中轴架、定位槽与架体安置机构相卡合,且弧形架与辊体、中轴架之间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架、增重桩沿着中轴架四周等距分布,且桩榫与增重桩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车架、驾驶室和驱动轮,且车架的顶端设置有驾驶室,所述车架的两端分布有驱动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沿着车架两侧对称分布,且车架与驾驶室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安置机构包括臂架、结构架、中轴、侧辊、卡槽和螺栓,且臂架的一端内壁设置有结构架,所述结构架的一侧设置有中轴,且中轴的两端分布有侧辊,所述中轴的两端端末设置有卡槽,且卡槽的两侧分布有螺栓。
[0011]进一步的,所述臂架沿着结构架两端对称分布,且结构架、中轴通过螺栓与臂架构成可拆卸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中轴通过卡槽与臂架一侧相卡合,且侧辊沿着中轴两端对称分布。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由于三组弧形架每组端头均设置有增重的增重桩,可依靠每次滚动产生的重力和惯性提升压
实重力,使其路面的压实状态更加均匀化,从而提升压实效率和路面施工质量,而辊体的组合可方便将此压辊进行组装和拆卸,从而起到便于调节的目的。
[0014]车架本身则配合内部的驱动模块和驱动轮进行行驶,操作者通过驾驶室控制前端的压辊结构进行路面施工的碾压作业。
[0015]此压辊可依靠操作人员需求进行一组至三组压辊的需求进行安装调节,通过这种组合结构让整体碾压机的压辊结构前端可随意拆卸,进行碾压范围方向的调节,从而让此碾压机可实现局部位置的碾压,提升作业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架体安置机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可调压辊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体;101、车架;102、驾驶室;103、驱动轮;2、架体安置机构;201、臂架;202、结构架;203、中轴;204、侧辊;205、卡槽;206、螺栓;3、可调压辊;301、辊体;302、中轴架;303、定位槽;304、弧形架;305、增重桩;306、桩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包括:主体1;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架体安置机构2,且架体安置机构2的中部设置有可调压辊3,主体1包括车架101、驾驶室102和驱动轮103,且车架101的顶端设置有驾驶室102,车架101的两端分布有驱动轮103,驱动轮103沿着车架101两侧对称分布,且车架101与驾驶室102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压辊碾压机使用中,可通过车架101为整体机器提供结构搭载,而车架101本身则配合内部的驱动模块和驱动轮103进行行驶,操作者通过驾驶室102控制前端的压辊结构进行路面施工的碾压作业。
[0021]如图2所示,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架体安置机构2包括臂架201、结构架202、中轴203、侧辊204、卡槽205和螺栓206,且臂架201的一端内壁设置有结构架202,结构架202的一侧设置有中轴203,且中轴203的两端分布有侧辊204,中轴203的两端端末设置有卡槽205,且卡槽205的两侧分布有螺栓206,臂架201沿着结构架202两端对称分布,且结构架202、中轴203通过螺栓206与臂架201构成可拆卸结构,中轴203通过卡槽205与臂架201一侧相卡合,且侧辊204沿着中轴203两端对称分布,在此碾压机的前端压辊使用中,可通过两组臂架201为整体结构架202及中轴203结构提供搭载,当需要对此碾压机压辊部分进行调节时,则需要先将两组臂架201的外侧螺栓206拧出,再将结构架202卸除,从而将中轴203从卡槽205内取出,对需要安置的侧辊204和中部辊体301进行调节,可依靠操作人员需求进行一组至三组压辊的需求进行安装调节,完成压辊的安装后再进行组装,通过这种组合结构让整体碾压机的压辊结构前端可随意拆卸,进行碾压范围方向的调节,从而让此碾压机可实现局部位置的碾压,提升作业精度。
[0022]如图3所示,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可调压辊3包括辊体301、中轴架302、定位槽303、弧形架304、增重桩305和桩榫306,且辊体301的中端设置有中轴架302,中轴架302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槽303,且中轴架302的四周外壁分布有弧形架304,弧形架304的
一端端末设置有增重桩305,且增重桩305的两端分布有桩榫306,辊体301通过中轴架302、定位槽303与架体安置机构2相卡合,且弧形架304与辊体301、中轴架302之间相连接,弧形架304、增重桩305沿着中轴架302四周等距分布,且桩榫306与增重桩305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碾压机进行压辊和路面压实作业时,可通过中轴203带动中轴架302连接辊体301进行滚动压实,在此过程中由于辊体301内部分布有三组弧形架304呈等距分布结构,在辊体301进行滚动压实时,由于三组弧形架304每组端头均设置有增重的增重桩305,可依靠每次滚动产生的重力和惯性提升压实重力,使其路面的压实状态更加均匀化,从而提升压实效率和路面施工质量,而辊体301的中部中轴架302位置则开设有定位槽303,再配合增重桩305两侧的桩榫306与侧辊204卡合,可方便将此压辊进行组装和拆卸,从而起到便于调节的目的。
[0023]综上,该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在使用时,首先在此碾压机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包括主体(1)、架体安置机构(2)和可调压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架体安置机构(2),且架体安置机构(2)的中部设置有可调压辊(3),所述可调压辊(3)包括辊体(301)、中轴架(302)、定位槽(303)、弧形架(304)、增重桩(305)和桩榫(306),且辊体(301)的中端设置有中轴架(302),所述中轴架(302)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槽(303),且中轴架(302)的四周外壁分布有弧形架(304),所述弧形架(304)的一端端末设置有增重桩(305),且增重桩(305)的两端分布有桩榫(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301)通过中轴架(302)、定位槽(303)与架体安置机构(2)相卡合,且弧形架(304)与辊体(301)、中轴架(302)之间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304)、增重桩(305)沿着中轴架(302)四周等距分布,且桩榫(306)与增重桩(305)之间为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压实可调节的压辊碾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车架(101)、驾驶室(102)和驱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麟仲理想赵赫朱敏烽郭奕然丁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创路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