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的加湿雾化清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47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的加湿雾化清洗设备,包括可转动的上料辊体以及下料辊体,上料辊体的下沿位置具有雾化杀菌清洗单元,雾化清洗单元的下沿位置具有烘干吹气单元,烘干吹气单元的下沿位置具有梳理单元,下料辊体置于梳理单元的下沿位置,在上料辊体上的医用纱布依次经过雾化杀菌清洗单元、烘干吹气单元、梳理单元最终收集在下料辊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保证纱布清洗效果的同时,缩短烘干时间,保证纱布表面的平整度以及分布均匀的结构组织。分布均匀的结构组织。分布均匀的结构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的加湿雾化清洗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纱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的加湿雾化清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医用纱布巾是医用纺织品,以中、粗特棉纱平纹织成,组织结构稀疏,经漂练、脱脂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能,弹性绷带纱布则是采用一左一右捻向排列的强捻棉股线或氨纶棉包芯纱作经纱,粗特单纱作纬纱,以机织平稳织成,包扎伤口有化瘀疏血之作用,医用无尘纱布对清洁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加工医用纱布时需要通过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0003]现有的清洗设备通常包括水箱以及烘干室,纱布平稳经过水箱内的清水,然后通过烘干处理来进行快速清洗,然而由于纱布结构稀疏,交叉织成的纱布具有便于容灰尘和绒毛嵌设的空隙,放入清水清洗,水面漂浮有大量的绒毛,灰尘和杂质流入水箱内,当纱布离开水箱时不可避免地接触水面上的绒毛,无法达到纱布表面绒毛的清洗效果,部分嵌设在空隙内的杂质无法清洗干净,纱布与含有杂质的清水混合,无法保证清洗效果,因此需要长期更换水箱内的清水,耗费水资源以及人力;其次,纱布经过水箱内的清水含有大量的水分,烘干时间较长,湿度较大的纱布容易发生变形,导致烘干后的纱布表面平整度差,结构组织分布不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的加湿雾化清洗设备,保证纱布清洗效果的同时,缩短烘干时间,保证纱布表面的平整度以及分布均匀的结构组织。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的加湿雾化清洗设备,包括可转动的上料辊体以及下料辊体,上料辊体的下沿位置具有雾化杀菌清洗单元,雾化清洗单元的下沿位置具有烘干吹气单元,烘干吹气单元的下沿位置具有梳理单元,下料辊体置于梳理单元的下沿位置,在上料辊体上的医用纱布依次经过雾化杀菌清洗单元、烘干吹气单元、梳理单元最终收集在下料辊体上。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梳理单元包括设置在医用纱布轴向两侧的支架以及置于两侧支架之间转动设置的转轴,转轴的外圆周上等间距圆周分布有多个圆弧状的梳理杆体,梳理杆体的一端沿着转轴的延伸方向向另一端呈圆弧状延伸,且梳理杆体的开口朝向转轴设置,梳理杆体的至高点高于医用纱布的水平面。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雾化杀菌清洗单元包括设置在医用纱布下侧位置的消毒液箱以及置于消毒液箱下侧位置的压缩器室,纵向贯穿消毒液箱的底部具有多个压缩气体套管,多个压缩气体套管沿着医用纱布的径向方向均匀分布,压缩气体套管的下端伸入压缩器室内连接有压缩器,压缩气体套管的上端套设有雾化喷嘴,雾化喷嘴与压缩气体套管之间具有喷液腔室,雾化喷嘴伸出消毒液箱并置于医用纱布的下侧位置,喷液腔室
与压缩气体套管相通,且喷液腔室与消毒液箱相通。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压缩气体套管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步递减,雾化喷嘴相配合套设在压缩气体套管的上端,雾化喷嘴的上端具有多个喷射孔,压缩气体套管的外侧端面与雾化喷嘴的内侧端面之间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加固筋。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雾化杀菌清洗单元的上下沿位置均具有转动辊,转动辊设置在医用纱布的上方位置,且转动辊的延伸方向与医用纱布的径向方向一致。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烘干吹气单元包括烘干室以及置于烘干室内的多个红外线烘干灯,烘干室的顶部具有吹风扇。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烘干室内具有多个转动设置的辊体,辊体呈水平依次间隔分布。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料辊体、下料辊体与辊体的转动方向一致,上料辊体、下料辊体、辊体的转动方向与转动辊的转动方向相反。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本技术对医用纱布采用由下至上雾化清洗的方式进行清洗,由下至上喷雾清洗对医用纱布产生一定冲击力,使嵌设在纱布空隙内的杂质、绒毛与医用纱布空隙初步分离,进入烘干吹气单元内实现表面烘干以及杂质绒毛的清除,采用雾化清洗的方式降低医用纱布的湿度,大大缩短烘干时间,经过梳理单元来保证纱布表面的平整度以及分布均匀的结构组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的加湿雾化清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雾化杀菌清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梳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
[0019]1‑
上料辊体、2

下料辊体、3

雾化杀菌清洗单元、4

烘干吹气单元、5

梳理单元、6

医用纱布、7

转动辊;
[0020]31

消毒液箱、32

压缩器室、33

压缩气体套管、34

压缩器、35

雾化喷嘴、36

喷液腔室、37

喷射孔、38

连接加固筋;
[0021]41

烘干室、42

红外线烘干灯、43

吹风扇、44

辊体;
[0022]51

支架、52

转轴、53

梳理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如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
ꢀ“
连接”“设有”“具有”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说机械连接,也
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基本含义。
[0026]参照图1,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的加湿雾化清洗设备,包括可转动的上料辊体1以及下料辊体2,上料辊体1的下沿位置具有雾化杀菌清洗单元3,雾化清洗单元3的下沿位置具有烘干吹气单元4,烘干吹气单元4的下沿位置具有梳理单元5,下料辊体2置于梳理单元5的下沿位置,在上料辊体1上的医用纱布6依次经过雾化杀菌清洗单元3、烘干吹气单元4、梳理单元5最终收集在下料辊体2上。
[0027]本技术对医用纱布6采用由下至上雾化清洗的方式进行清洗,由下至上喷雾清洗对医用纱布6产生一定冲击力,使嵌设在纱布空隙内的杂质、绒毛与医用纱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的加湿雾化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转动的上料辊体(1)以及下料辊体(2),所述上料辊体(1)的下沿位置具有雾化杀菌清洗单元(3),所述雾化杀菌清洗单元(3)的下沿位置具有烘干吹气单元(4),所述烘干吹气单元(4)的下沿位置具有梳理单元(5),所述下料辊体(2)置于梳理单元(5)的下沿位置,在上料辊体(1)上的医用纱布(6)依次经过雾化杀菌清洗单元(3)、烘干吹气单元(4)、梳理单元(5)最终收集在下料辊体(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的加湿雾化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单元(5)包括设置在医用纱布(6)轴向两侧的支架(51)以及置于两侧支架(51)之间转动设置的转轴(52),所述转轴(52)的外圆周上等间距圆周分布有多个圆弧状的梳理杆体(53),所述梳理杆体(53)的一端沿着转轴(52)的延伸方向向另一端呈圆弧状延伸,且梳理杆体(53)的开口朝向转轴(52)设置,所述梳理杆体(53)的至高点高于医用纱布(6)的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医用纱布的加湿雾化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杀菌清洗单元(3)包括设置在医用纱布(6)下侧位置的消毒液箱(31)以及置于消毒液箱(31)下侧位置的压缩器室(32),纵向贯穿消毒液箱(31)的底部具有多个压缩气体套管(33),所述多个压缩气体套管(33)沿着医用纱布(6)的径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压缩气体套管(33)的下端伸入压缩器室(32)内连接有压缩器(34),所述压缩气体套管(33)的上端套设有雾化喷嘴(35),所述雾化喷嘴(35)与压缩气体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燕葛均华向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普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