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36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包括第一骨架、与第一骨架结合的第二骨架,及结合于与第一骨架结合的第二骨架的磁芯,其中,第二骨架包括:绕线部,绕线部供次级线圈绕线;及端子部,端子部供多个端子销紧固,端子销供次级线圈的引线接线;其中,多个端子销在端子部上下分割凸出并向下方折弯,排列成一排并相互隔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是,能够确保端子销间绝缘距离,防止引线的绕线交叉,提高操作性,并能够自动绕线。并能够自动绕线。并能够自动绕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变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将电转换成所需值的电源转换供应装置。
[0003]变压器包括磁耦合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其原理是如果电流流过初级线圈,则借助电磁感应现象,使次级线圈也有电流流过。初级线圈的电压与传递的次级线圈的电压之比与缠绕的线圈的匝数比相对应。
[0004]这种变压器是由环绕初级线圈周围的磁场在次级线圈周围感生电压,并使线圈上缠绕的匝数比变化,以便能够获得希望的输出电压。
[0005]但是,以往的变压器是在一个端子销上接线多条引线以便能够获得多个不同输出电压,因而难以确保端子销间绝缘距离,存在发生短路危险。
[0006]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虽然有配备多个端子销并且每个端子销接线一条引线的方法,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端子销间绝缘距离,存在变压器整体体积增大的问题,而且由于线圈端部引线的绕线交叉问题而需使用引线绝缘管,因而存在工序复杂、需要手工制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变压器,采用上下多层端子销结构和引线悬挂垂下结构,能够确保端子销间绝缘距离,防止引线的绕线交叉,提高操作性,并能够自动绕线。
[0008]旨在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新型变压器包括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一骨架结合的第二骨架,及结合于与所述第一骨架110结合的第二骨架150的磁芯,其中,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绕线部,所述绕线部供线圈绕线;及端子部,所述端子部供多个端子销紧固,所述端子销供所述线圈的引线接线;其中,所述多个端子销在所述端子部上下分割凸出并向下方折弯,排列成一排并相互隔开。
[0009]所述多个端子销可以包括上排端子销和下排端子销,所述上排端子销可以排列于下排端子销之间。
[0010]所述第二骨架可以包括上部凸缘和下部凸缘,所述上部凸缘和下部凸缘将所述绕线部置于中间,为了支撑线圈而向外侧延伸形成,所述端子部可以在上部凸缘和下部凸缘的一端形成。
[0011]所述下排端子销从所述端子部凸出后,向上部折弯后再水平折弯,然后向下部折弯,使端部高度与所述上排端子销匹配。
[0012]所述端子部可以包括形成有端子销槽的多个固定凸起和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在固定凸起之间凹陷形成,为上下部开放的形状。
[0013]所述端子部中,在所述上部凸缘的一端形成的固定凸起与在所述下部凸缘的一端形成的固定凸起可以彼此交错地配置。
[0014]所述固定凸起可以在前端两侧形成有扩张棱,以使所述固定凸起的前端宽度比后端宽度相对更大,使所述支撑槽的前端入口宽度比内部宽度窄。
[0015]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新型变压器包括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一骨架结合的第二骨架及磁芯,其中,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绕线部,所述绕线部以管状形成,供线圈绕线;上部凸缘和下部凸缘,所述上部凸缘和下部凸缘从绕线部的两端向外径方向扩张;及端子部,所述端子部分别在所述上部凸缘和下部凸缘的一端形成;其中,所述线圈的引线支撑于在所述上部凸缘上形成的端子部并接线于端子销,所述端子销紧固于在所述下部凸缘上形成的端子部。
[0016]所述端子部可以包括:多个固定凸起,所述多个固定凸起供端子销紧固;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在固定凸起之间凹陷形成,为上下部开放的形状。
[0017]所述线圈的引线支撑于在所述上部凸缘上形成的固定凸起中至少一个并接线于端子销,所述端子销紧固于所述下部凸缘的端子部。
[0018]所述线圈的引线可以在所述上部凸缘上形成的固定凸起中至少一个上缠绕一圈以上后接线于端子销,所述端子销紧固于所述下部凸缘的端子部。
[0019]所述上部凸缘上形成的固定凸起可以在前端两侧形成有扩张棱,以使所述固定凸起的前端宽度比后端宽度相对更大,使所述支撑槽的前端入口宽度比内部宽度窄。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由于第二端子部为上下多层结构(上下并列结构),因而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二端子销可选地紧固于上部和下部的第二端子部,即使不增加骨架体积也能够确保端子销间绝缘距离,因而具有能够调整铜线粗细的效果。
[0022]进一步地,在第二端子部以上下多层结构凸出的第二端子销由于上排端子销排列于下排端子销之间并向下部折弯而形成一排,因而具有易于确保供次级线圈的引线接线的部分的空间,可以更容易进行将引线接线于第二端子销的效果。
[0023]另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多样地应用引线接线结构,如缠绕于端子部的固定凸起的结构或挂在固定凸起并垂下的结构等,以防止引线绕线交叉,并能够自动绕线,所以可以提高变压器的作业效率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新型变压器的立体图;
[0025]图2是图1的A

A剖面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新型变压器的分解立体图;
[0027]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端子部的底面的立体图;
[0028]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次级线圈的引线接线于第二骨架和第二端子销的样子的一部分的图;
[0029]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新型变压器的立体图;
[0030]图7是图6的B

B剖面图;
[0031]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次级线圈的引线接线于第二骨架和第二端子销的样子的一部分的图;
[0032]图9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新型变压器贴装于基板的样子的剖面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100:变压器
ꢀꢀꢀꢀꢀꢀꢀꢀꢀꢀ
110:第一骨架
[0035]111:第一绕线部
ꢀꢀꢀꢀꢀꢀ
112:结合孔
[0036]113:上端凸缘
ꢀꢀꢀꢀꢀꢀꢀꢀ
113a:第一台阶面
[0037]115:下端凸缘
ꢀꢀꢀꢀꢀꢀꢀꢀ
115a:第二台阶面
[0038]116:第一端子部
ꢀꢀꢀꢀꢀꢀ
117:引导凸起
[0039]118:引导槽
ꢀꢀꢀꢀꢀꢀꢀꢀꢀꢀ
120:初级线圈
[0040]121:引线
ꢀꢀꢀꢀꢀꢀꢀꢀꢀꢀꢀꢀ
130:第一端子销
[0041]150:第二骨架
ꢀꢀꢀꢀꢀꢀꢀꢀ
151:第二绕线部
[0042]152:贯通孔
ꢀꢀꢀꢀꢀꢀꢀꢀꢀꢀ
153:上部凸缘
[0043]153a:限位面
ꢀꢀꢀꢀꢀꢀꢀꢀꢀ
155:下部凸缘
[0044]156:第二端子部
ꢀꢀꢀꢀꢀꢀ
156':端子销槽
[0045]156a:固定凸起
ꢀꢀꢀꢀꢀꢀꢀ
156a':扩张棱
[0046]156b:支撑槽
ꢀꢀꢀꢀꢀꢀꢀꢀꢀ
157:支撑肋
[004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变压器包括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一骨架结合的第二骨架及磁芯,其中,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绕线部,所述绕线部供线圈绕线;端子部,所述端子部供多个端子销紧固,所述端子销供所述线圈的引线接线;其中,所述多个端子销在所述端子部上下分割凸出并向下方折弯,排列成一排并相互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端子销包括上排端子销和下排端子销,所述上排端子销排列于下排端子销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下排端子销从所述端子部凸出后,向上部折弯后再水平折弯,然后向下部折弯,使端部高度与所述上排端子销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骨架包括上部凸缘和下部凸缘,所述上部凸缘和下部凸缘将所述绕线部置于中间,为了支撑线圈而向外侧延伸形成,所述端子部在上部凸缘和下部凸缘的一端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端子部包括多个固定凸起和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在固定凸起之间凹陷形成,为上下部开放的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端子部中,在所述上部凸缘的一端形成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晃锡于洪进
申请(专利权)人:迈世腾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