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炳顺专利>正文

双面密封球轴承的高速保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62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密封球轴承的高速保持架,属于轴承构件,现有保持架难以让密封轴承密封腔内的气流、油流运转通畅,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一体结构的环状架体上分布多个球兜孔,每个球兜孔具有朝向环状架体同一端的开口,在球兜孔开口的一端形成环状架体的开口端,在背向球兜孔开口的一端形成环状架体的封闭端,在环状架体的封闭端对应相邻两个球兜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动态内吸流道。使得轴承旋转时,让保持架对气流、油流起到“吸”的功能,让轴承密封腔内的气流、油流运转通畅,以改善沟道润滑、减少油脂泄漏、最大限度地提高密封腔内贮存油脂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构件,尤其是一种双面密封球轴承的高速保持架
技术介绍
高速双面密封球轴承的内部往往用油脂润滑,但其高速性能一直受到局限,极大部分是因轴承发热过高而失效;这也是我国轴承行业的一个顽疾。影响密封球轴承高速性能的因素很多,其中轴承的沟道设计、零件加工 精度、密封材料和密封结构、油脂性状、保持架的结构等是制约密封轴承高 速性能的主因。密封轴承的内部,是一个由外圈1、内圈2和两密封件41、 42组成的密封腔6,见图1,高速旋转时,如何让密封腔6内的气流、油流 运转通畅,以改善沟道润滑、减少油脂泄漏、最大限度地提高贮存油脂的利 用率,是保持架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然而这些方面,现有的密封球 轴承往往都是欠考虑的地方,或者考虑静态因素的多,考虑动态因素的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保持架存在的难 以让密封轴承密封腔内的气流、油流在轴向平面内运转通畅的缺陷,提供一 种双面密封球轴承的高速保持架。为此,本专利技术釆用以下技术方案双面密封球轴承的高速保持架,是在一体结构的环状架体上分布多个球 兜孔,每个球兜孔具有朝向环状架体同一端的球兜孔开口 ,所述球兜孔开口 所在的环状架体一端形成环状架体的开口端,环状架体另一端形成环状架体 的封闭端,其特征是在所述环状架体的封闭端对应相临两球兜孔之间的位 置设置有动态内吸流道。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环状架体的封闭端对应相临两个球兜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 动态内吸流道,使得轴承旋转时,让保持架对气流、油流起到"吸"的功能, 让轴承密封腔内的气流、油流在轴向平面内运转通畅,以改善沟道润滑、减4少油脂泄漏、最大限度地提高密封腔内贮存油脂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密封球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密封球轴承高速旋转时其轴向平面密封腔内的气流、油流的理论 流动方向。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形式的保持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保持架在高速旋转时密封腔内的气流、油流被"吸" 的示意图。图5、图6为图3所示结构保持架的两种展开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的保持架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结构保持架的展开俯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种结构形式的保持架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A-A向剖-观图。图11为图9的B-B向展开放大图。图12为图9的C-C向展开放大图。图13为图10的D部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l-外圈,2-内圈,3-钢球,41、 42-密封件,5-保持架,6-密封腔; 51-环状架体,52-球兜孔,53-球兜孔开口, 54-环状架体的开口端,55-环状架体的封闭端,56-桥体,57-径向缺口, 58-封闭端加强筋,59-凹部, 510-封闭端加强筋的外沿,511-凹部的内沿,512-约束边,513-开口端加强 筋,B1-内侧端口, B2-外侧端口, t-封闭端加强筋的厚度,T-桥体的厚度。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是在一体结构的环状架体51上分布多个球兜孔52,每个球兜孔 52具有朝向环状架体51同一端的球兜孔开口 53,球兜孔开口 53所在的环状 架体一端形成环状架体的开口端54,环状架体另一端形成环状架体的封闭端 55,其根本构思是在环状架体的封闭端55对应相临两球兜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动态内吸流道。经分析,轴承旋转时,在钢球和保持架的离心带动作用下,密封腔6轴向平面内气流、油流如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而密封腔6内对应保持 架封闭端55的一侧,保持架5与密封件42之间的间隙很小,气流、油流的 运动受阻。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环状架体的封闭端55对应相临两个^i兜孔之间的位 置设置有动态内吸流道,以提高气流、油流的流动通路口径,使得轴承旋转 时,让保持架对气流、油流起到"吸"的功能,让轴承密封腔内的气流、油 流运转通畅,以改善沟道润滑、减少油脂泄漏、最大限度地提高贮存油脂的 利用率。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的技 术特征,以便在实施时根据需求选用如图5、 6、 7、 8、 11、 12所示,环状架体51上相临两5求兜孔之间由桥 体56连接,动态内吸流道位于桥体56上。该结构首先为设置动态内吸流道 提供了位置,同时,将动态内吸流道设置在桥体上,利于气流、油流能够以 此为入口净皮吸入〗呆持架封闭端。在动态内吸流道位于桥体上的前提下,动态内吸流道表现为开设在桥体 56上位于环状架体的封闭端55的径向缺口 57,可分别采用以下结构首先,如图3-6所示,该径向缺口 57的内侧端口 Bl的面积大于其外侧 端口 B2的面积(从图中看,内侧端口 Bl与外侧端口 B2的深度一致,但是内 侧端口 Bl较外侧端口 B2的宽度大,由此使径向缺口 57的内侧端口 Bl的面 积大于其外侧端口 B2的面积)。由此,保持架5在高速运转时,使得气流、 油流达到形同被"耕犁"的效果,进而被"吸"入保持架圆周内侧对钢球充 分润滑,保持气流、油流运转通畅。其次,如图7、 8所示,径向缺口 57的外侧端口 B2相对于其内侧端口 Bl —致向同一侧偏移,以使径向缺口 57的朝向与保持架的旋转方向一致, 使得径向缺口 57的朝向与保持架的外圓表面之间形成锐角夹角P ,保持架旋 转时锐角夹角(3发挥"耕犁"的作用,从而形成"内吸"。这样的技术还可以 与上段的内侧端口 Bl大于外侧端口 B2的结构相结合实现更佳的效果。第三,如图9-13所示,在桥体56上设置封闭端加强筋58并至少在该封 闭端加强筋58的内侧形成相对于桥体的凹部59,封闭端加强筋58的厚度t 小于桥体的厚度T,径向缺口 57为由封闭端加强筋的外沿510自环状架体的 封闭端55向环状架体的开口端54内凹形成。这样的结构,当保持架在高速 运转时,密封腔内的气流、油流4皮外沿510内凹形成的径向缺口 57 "吸" 入保持架圓周内侧对钢球充分润滑,保持气流、油流运转通畅,而形成的凹 部59可以辅助该径向缺口 57,使该径向缺口 57的作用更佳。更佳的,封闭 端加强筋的厚度t不大于桥体厚度T的2/3。封闭端加强筋58的外沿510自 环状架体的封闭端55向环状架体的开口端54内凹呈光滑曲线状。凹部59 的内沿自环状架体的封闭端55向环状架体的开口端54内凹并呈光滑曲线状。 使#皮"吸"入保持架的气流、油流的流3各顺畅。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根本构思下,每个球兜孔52具有一对向环状架体的开 口端54延伸出来的约束边512,在相临两球兜孔的相临约束边之间设置有开 口端加强筋513。由此增加保持架的刚性,保证对钢球的可靠保持和引导。图3-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图7、 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 例,图9-1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施例,鉴于其结构已经在图中示出以及 在上文中对各个结构的功用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对两个实施例——赘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架可用胶木和工程尼龙制成,其中以工程尼龙制造成本较 低、可得广泛运用。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架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高速张紧轮轴承等要 求高速旋转的密封球轴承场合。权利要求1、双面密封球轴承的高速保持架,是在一体结构的环状架体(51)上分布多个球兜孔(52),每个球兜孔(52)具有朝向环状架体(51)同一端的球兜孔开口(53),所述球兜孔开口(53)所在的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面密封球轴承的高速保持架,是在一体结构的环状架体(51)上分布多个球兜孔(52),每个球兜孔(52)具有朝向环状架体(51)同一端的球兜孔开口(53),所述球兜孔开口(53)所在的环状架体一端形成环状架体的开口端(54),环状架体另一端形成环状架体的封闭端(55),其特征是:在所述环状架体的封闭端(55)对应相临两球兜孔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动态内吸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顺王文波毛昌金李兴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炳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