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动力假肢的髋膝关节一体化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假肢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动力假肢的髋膝关节一体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截肢者渴望融入正常人们的生活,也渴望从事正常的社会活动,为此,仿生假肢的技术攻关显得十分必要。髋离断假肢作为下肢假肢中控制难度最大的假肢类型,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髋离断患者的智能假肢。传统的假肢因没有动力补充,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依靠惯性将其甩出,这种行走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体能,且长期畸形的步态也会容易引起其他身体疾病。智能假肢不仅能够弥补患者在行走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而且智能化的动力辅助也会使假肢的控制更加容易,以缩短患者适应假肢的时间,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回归生活。尽管有部分研究探讨了动力假肢髋关节的可行性,但仍然遵循了传统的独立关节式结构设计,这对假肢整体的调教并不友好,也会成为限制智能髋离断假肢发展的关键。
[0003]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用于动力假肢的髋膝关节一体化机构,通过齿轮将动力周期性地分别传送至髋关节和膝关节,以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力假肢的髋膝关节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假肢髋关节(1)、动力传输系统(2)和假肢膝关节(3);所述假肢髋关节(1)与所述假肢膝关节(3)固定连接,所述动力传输系统(2)与所述假肢髋关节(1)固定连接;所述动力传输系统(2)向所述假肢髋关节(1)和所述假肢膝关节(3)两个方向同时传递动力,带动所述假肢髋关节(1)完成屈髋动作,带动所述假肢膝关节(3)完成屈膝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假肢的髋膝关节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肢髋关节(1)包括连接件(101)、支撑板(102)、连接板(103)、Y型连接板(104)、辅助杆(105)、动力杆(106)和腿骨(107);所述连接件(101)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板(1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03)和所述Y形连接板(104)分别与所述连接件(101)通过轴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103)自由端分别与所述辅助杆(105)和所述动力杆(106)通过轴进行连接;所述辅助杆(105)中部与所述Y形连接板(104)通过轴进行连接;所述辅助杆(105)末端与所述腿骨(107)通过轴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板(103)和所述Y形连接板(104)为平行位置关系,所述辅助杆(105)和所述动力杆(106)也为平行的位置关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动力假肢的髋膝关节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骨(107)的中间位置设有等大且对称分布的电池槽(107
‑
1)和电机接受腔(107
‑
2),底部设有膝关节接受腔(107
‑
3);这种结构不仅解决电池的放置问题,而且依靠电池的自重还可抵消动力电机(205)偏置导致的重心位置分配不均的影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动力假肢的髋膝关节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系统(2)包括垫高块(201)、柔性齿轮(202)髋关节二级减速齿轮(203)、髋关节一级减速齿轮(204)、动力电机(205)、主动齿轮(206)、主动带轮(207)、从动带轮(208)、压力架(209)、膝关节一级减速齿轮(210)、膝关节二级减速齿轮(211)、支撑座(212)、轴承(213)、同步带(214)和动力轴(215);所述压力架(209)通过所述垫高块(201)与所述腿骨(107)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架(209)上设有轴承孔,通过所述轴承孔分别与所述动力轴(215)、所述髋关节二级减速齿轮(203)、所述髋关节一级减速齿轮(204)、所述膝关节一级减速齿轮(210)和所述膝关节二级减速齿轮(211)相配合,其主要目的是为强化在动力传递过程中各级齿轮的稳定性;所述动力电机(205)与所述电机接受腔(107
‑
2)配合并通过螺钉与所述腿骨(107)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机(205)输出轴上设有所述主动齿轮(206),所述主动齿轮(206)同时与所述髋关节一级减速齿轮(204)和所述膝关节一级减速齿轮(210)啮合,分别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假肢膝关节(3)和所述假肢髋关节(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动力假肢的髋膝关节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齿轮(202)包括动力卷簧(202
‑
1)、动力卷簧收纳腔(202
‑
2)、调整牙片(202
‑
3)和柔性齿轮基轮(202
‑
4);所述动力卷簧(202
‑
1)内嵌于所述动力卷簧收纳腔(202
‑
2)中,并与所述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洪流,罗胜利,朱禾祥,疏小龙,杜佳昊,孟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