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隧道突水涌泥排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排水
,具体为一种基于隧道突水涌泥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岩溶突水一直被认为是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岩溶分布广泛,随着我国交通工业的提高和发展,隧道建设过程中遇到岩溶突水突泥的问题越来越多,在隧道施工遇到岩溶突水后,如何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解决突水灾害造成的隧道积水问题是一个难点;传统的隧道出现突水涌泥的问题时,多采用预埋设的抽水泵进行分级式降水,而在排水的过程中,由于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以及岩石片,导致通过分级式降水管道进行抽取时费时费力,难以满足排水效果,且涌出的泥沙以及岩石粒易残留在输送管道内部,增加了排水压力,易影响后续排水效果的同时易对排水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隧道突水涌泥排水系统,解决了在排水时水中含有的泥沙以及岩石块导致排水压力增大、影响排水效果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隧道突水涌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隧道突水涌泥排水系统,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装配架(2),所述机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抽水泵(101),且抽水泵(10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0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设有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含有内滤筒(8),所述内滤筒(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拦板架(803),且拦板架(803)的内部设有清理组件,所述内滤筒(8)固定安装在机体(1)的内部,所述内滤筒(8)的底部设有进液组件,所述内滤筒(8)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出液管(801),且出液管(8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抽水泵(101),所述内滤筒(8)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轴(9)且其外侧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轴(9)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外滑套(10),所述外滑套(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推料叶片(11)且推料叶片(1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若干个排液口(1101),所述内滤筒(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与推料叶片(11)相对应的输料组件,所述内滤筒(8)的另一侧设有顶杆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突水涌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滑套(10)内部与驱动轴(9)之间固定安装有用于复位的弹簧体,所述外滑套(10)与驱动轴(9)的圆心轴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突水涌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组件包含有排料筒(4),所述排料筒(4)固定安装在机体(1)的侧面,且端部与内滤筒(8)相互连通,所述排料筒(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的端部与驱动轴(9)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12)的外侧滑动安装有滑盘(13),所述滑盘(13)的外侧转动安装有限位盘(15),所述限位盘(15)的内部设有下料组件,所述排料筒(4)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板(1201),且传动轴(12)转动安装在其内部,所述传动轴(12)的外侧套接有伸缩弹簧(1202),所述伸缩弹簧(120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密封板(1201)和滑盘(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突水涌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盘(1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301),所述排料筒(4)的内部两侧均对称开设有滑槽(402),所述滑盘(13)分别通过滑块(1301)和滑槽(402)的配合滑动安装在排料筒(4)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突水涌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组件还包含有下料筒(401),所述下料筒(401)固定安装在排料筒(4)的底部,所述下料筒(40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架(501),且定位架(501)的底部安装有输送带(5)。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亮亮,薛超,党炜,侯圆,鲁成勃,薛华锋,何飞,刘平均,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