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柱加强件以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20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柱加强件以及汽车,该中柱加强件包括第一铰链加强件、第二铰链加强件和主加强件;主加强件连接在第一铰链加强件和第二铰链加强件之间,其中,第一铰链加强件位于远离地面的一侧;第一铰链加强件包括主体结构、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主体结构为凹槽型框架结构,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分别位于主体结构的口部的两侧,且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分别沿远离主体结构的方向延伸;主加强件和第一铰链加强件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处。这样,通过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增加第一铰链加强件和主加强件之间的连接点,以满足第一铰链加强件和主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需求,保证中柱加强件整体的强度。柱加强件整体的强度。柱加强件整体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柱加强件以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中柱加强件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汽车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断的得到提升。目前,汽车的车身包括有中柱加强件,即B柱加强件,中柱加强件位于汽车的前门和后门之间,主要的用于承受汽车的撞击力,能够充分的保证驾驶员和乘坐人的安全,同时起到支撑车辆结构的作用。
[0003]目前,中柱加强件包括上铰链加强件、下铰链加强件以及主加强件,主加强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上铰链加强件、下铰链加强件之间。其中,上铰链加强件和主加强件之间的焊接点位于上铰链加强件的底面和侧面。
[0004]然而,由于上铰链加强件侧面的尺寸有限,进而导致上铰链加强件和主加强件之间的焊接点有限,因此使得上铰链加强件和主加强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足,进而在较为复杂的工况条件下是,无法满足上铰链加强件和主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需求,进而降低了中柱加强件整体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中柱加强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铰链加强件和主加强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足导致的中柱加强件整体的强度不够的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中汽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柱加强件,所述中柱加强件包括第一铰链加强件、第二铰链加强件和主加强件;
[0008]所述主加强件连接在所述第一铰链加强件和所述第二铰链加强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铰链加强件位于远离地面的一侧;
[0009]所述第一铰链加强件包括主体结构、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为凹槽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结构的口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翻边结构和所述第二翻边结构分别沿远离所述主体结构的方向延伸;
[0010]所述主加强件和所述第一铰链加强件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和所述第二翻边结构处。
[0011]可选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
[0012]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端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围成所述凹槽型框架结构;
[0013]所述第一翻边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且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
[0014]所述第二翻边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且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延伸。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翻边结构的端部和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10毫米;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翻边结构的端部和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10毫米。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和所述第二翻边结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铰链加强件的中部、所述第二铰链加强件的中部和所述主加强件的中部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0018]可选的,所述中柱加强件还包括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
[0019]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凸筋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至少一条所述第一凸筋和至少一条所述第二凸筋相交于所述安装孔处,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和所述第二方向为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
[0020]可选的,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凸出于所述底板的表面。
[0021]可选的,所述底板为非平板结构。
[0022]可选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和所述第二翻边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空腔结构。
[002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中柱加强件。
[0024]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中柱加强件包括第一铰链加强件、第二铰链加强件和主加强件,第一铰链加强件包括主体结构、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主体结构为凹槽型框架结构,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分别位于主体结构的口部的两侧,且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分别沿远离主体结构的方向延伸;主加强件和第一铰链加强件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处,因此可以通过第一翻边结构和第二翻边结构增加第一铰链加强件和主加强件之间的连接点,以满足第一铰链加强件和主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需求,保证中柱加强件整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柱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柱加强件的局部示意图之一;
[0029]图3为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柱加强件在图1的B

B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柱加强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1]其中,1

第一铰链加强件;2

第二铰链加强件;3

主加强件;11

主体结构;12

第一翻边结构;13

第二翻边结构;14

安装孔;15

第一凸筋;16

第二凸筋;17

凸台结构;18

空腔结构;111

第一侧板;112

第二侧板;113

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34]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中柱加强件,该中柱加强件为汽车的车身的一部分,中柱加强件位于汽车的前门和后门之间,主要的用于承受汽车的撞击力,能够充分的保证驾驶员和乘坐人的安全,同时起到支撑车辆结构的作用。
[0035]如图1

图4所示,该中柱加强件包括第一铰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柱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柱加强件包括第一铰链加强件(1)、第二铰链加强件(2)和主加强件(3);所述主加强件(3)连接在所述第一铰链加强件(1)和所述第二铰链加强件(2)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铰链加强件(1)位于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铰链加强件(1)包括主体结构(11)、第一翻边结构(12)和第二翻边结构(13),所述主体结构(11)为凹槽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12)和第二翻边结构(13)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结构(11)的口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翻边结构(12)和所述第二翻边结构(13)分别沿远离所述主体结构(11)的方向延伸;所述主加强件(3)和所述第一铰链加强件(1)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翻边结构(12)和所述第二翻边结构(13)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柱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1)包括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和底板(113);所述第一侧板(11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固定在所述底板(113)端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111)、所述第二侧板(112)和所述底板(113)之间围成所述凹槽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12)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111)远离所述底板(113)的端部,且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1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翻边结构(13)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112)远离所述底板(113)的端部,且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112)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柱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浪张松胡勇陈行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