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双屏蔽结构和串联谐振的非接触电导测量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2703 阅读:5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屏蔽结构和串联谐振的非接触电导测量装置和方法。它包括信号发生器、电感模块、绝缘测量管道、激励电极、检测电极、双屏蔽结构、整流滤波电路、数据采集模块、计算机,双屏蔽结构包括激励电极的金属屏蔽层、电压跟随器和检测电极的金属屏蔽层。通过双屏蔽结构的使用,彻底地消除了寄生电容的影响,同时,利用谐振状态下,感抗和容抗相消的原理,克服了电极-管壁-导电液体所形成的耦合电容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消除了寄生电容和耦合电容的影响,扩大了电导测量范围,提高了测量分辨率,相应的装置具有量程宽、灵敏度高、非接触式等优点,为解决管道中导电液体电导测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导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屏蔽结构和串联谐振的非 接触电导测量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液相体系广泛存在于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环保和冶金等工业领域,电导 率是液体的基本物理参数之一,因此,液体电导率的在线测量对科研和生产具 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电导测量方法主要为接触式测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接触式 电导测量方法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并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接触式电 导测量方法由于电极与被测液体直接接触,存在电极极化效应和电化学腐蚀等 问题。1998年,在Gas, etal. 1980年首次提出了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测量方法 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较为复杂的四电极结构),A. J. Zemann, et al.和J. A. F. da Silva,etal.提出了两电极结构的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测量新方法,该方法是在 绝缘管道的外壁安装两个环状电极,即激励电极和探测电极,两个电极间隔一 定的距离,电极、绝缘管道和管道中的导电液体形成耦合电容,管道内导电液 体等效为一个电阻。贝U,两电极,绝缘管道和导电液体构成一个串联交流通路, 在激励电极上施加交流电压,在探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双屏蔽结构和串联谐振的非接触电导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器(1)、电感模块(2)、绝缘测量管道(3)、激励电极(4)、检测电极(5)、双屏蔽结构(6)、整流滤波电路(7)、数据采集模块(8)、计算机(9),双屏蔽结构包括激励电极的金属屏蔽层(10)、电压跟随器(11)和检测电极的金属屏蔽层(12),在绝缘测量管道的外壁安装有激励电极(4)和检测电极(5),激励电极(4)的外围设有金属屏蔽层(10),电压跟随器(1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激励电极(4)和其金属屏蔽层(10)相连,检测电极(5)的外围设有接地的金属屏蔽层(12),激励电极(4)经电感模块(2)与信号发生器(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尧姜娓娓周鑫淼王磊冀海峰王保良李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