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262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工人需要进入工地时,采集安全闸机拍摄的工人图像信息;根据采集的图像信息对工人安全帽姿态进行识别,根据识别通过结果提取安全帽帽带在工人头部的佩戴路径,并对佩戴路径进行遮挡检测,并定位被路径被遮挡的位置,发送至安全闸机对工人进行图像补充采集提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距离警告阈值,并结合工人下巴位置至安全帽帽带位置进行比对,判断安全帽是否处于系紧状态,避免工人只是将安全帽悬挂在头部,并没有将帽带进行系紧,当安全帽受到撞击直接脱离工人头部,无法对工人头部形成良好的保护,提高检测的效果。提高检测的效果。提高检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识别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佩戴安全帽是防止或减轻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受伤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在对工人进行安全帽佩戴检测时,有的工人只是将安全帽悬挂在头部,并没有将帽带进行系紧,当安全帽受到撞击直接脱离工人头部,无法对工人头部形成良好的保护,但在通过闸机检测时依旧显示安全帽处于佩戴状态,导致在出现施工事故时,安全帽的防护效果微小,同时在对安全帽进行检测时有的工人安全帽损坏,通过手扶安全帽,以达到安全帽佩戴状态,通过安检闸机,出现虚假信息检测,造成监督和审核不到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工人需要进入工地时,采集安全闸机拍摄的工人图像信息;S2、根据S1采集的图像信息对工人安全帽姿态进行识别,根据识别通过结果提取安全帽帽带在工人头部的佩戴路径,并对佩戴路径进行遮挡检测,并定位被路径被遮挡的位置,发送至安全闸机对工人进行图像补充采集提醒;S3、设置安全帽帽带和工人下巴贴合距离警告阈值,根据S2补充完毕的图像信息中的工人下巴部位和安全帽帽带距离结合距离警告阈值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发送至安全闸机对工人发出警告。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通过OpenCV连接安全闸机,实时获取安全闸机拍摄的工人图像信息。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对工人安全帽姿态进行识别的步骤如下:S2.1、采集工人身份数据;S2.2、将S2.1采集的工人身份数据结合安全帽进行姿态模拟,获取正确安全帽佩戴姿态,并根据正确安全帽佩戴姿态对S1采集的工人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检测,若识别检测通过即进行S2.3步骤,若识别检测不通过即控制安全闸机发出警报。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1通过摄像头采集工人的人脸数据,并将采集人脸数据输入安全闸机内对应的工人身份数据内。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对工人进行图像补充采集提醒的步骤如下:
S2.3、根据S2.2识别检测通过的工人图像信息,在对应的正确安全帽佩戴姿态中对安全帽帽带路径进行提取;S2.4、根据S2.3提取的帽带路径与工人图像信息进行遮挡检测,若遮挡数值达到百分之五,则输出当前图像信息需要补充的信号;S2.5、接收S2.4输出的当前图像信息需要补充的信号,并确定被遮挡的脸部位置,输出至安全闸机对工人进行方向提醒,将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补充。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5通过将工人脸部分别左脸和右脸;若遮挡位置处于图像信息的左侧,即发出需要补充左脸图像信息的提醒;若遮挡位置处于图像信息的右侧,即发出需要补充右脸图像信息的提醒,优先发出遮挡区域占比大的一侧。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将比对结果发送至安全闸机对工人发出警告的步骤如下:S3.1、设置安全帽帽带和工人下巴贴合距离警告阈值为二厘米;S3.2、根据S2.5补充的图像数据将安全帽帽带和工人下巴位置距离进行距离检测;并将检测的距离和S3.1的距离警告阈值进行比对,若距离大于二厘米,则输出当前安全帽佩戴不合格的信号,若距离小于二厘米,则控制安全闸机解除对工人的拦截;S3.3、接收S3.2发出的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安全闸机,控制安全闸机发出声音对工人进行警告。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2同时还通过将比对合格的工人图像数据进行保存,并提取人脸数据上传至S2.1对工人身份数据进行更新。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同时对S2.5补充的图像数据中工人动作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判断工人手扶安全帽系带,并向S3.3发送安全帽佩戴不合格的信号。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中,通过设置距离警告阈值,并结合工人下巴位置至安全帽帽带位置进行比对,判断安全帽是否处于系紧状态,避免工人只是将安全帽悬挂在头部,并没有将帽带进行系紧,当安全帽受到撞击直接脱离工人头部,无法对工人头部形成良好的保护,提高检测的效果,同时对工人的肢体动作进行检测,避免工人手扶安全帽,以达到安全帽佩戴状态,通过安检闸机,出现虚假信息检测,造成监督和审核不到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流程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进行图像补充采集提醒的流程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对工人发出警告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6]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目的在于,由于在对工人进行安全帽佩戴检测时,有的工人只是将安全帽悬挂在头部,并没有将帽带进行系紧,当安全帽受到撞击直接脱离工人头部,无法对工人头部形成良好的保护,但在通过闸机检测时依旧显示安全帽处于佩戴状态,导致在出现施工事故时,安全帽的防护效果微小,同时在对安全帽进行检测时有的工人安全帽损坏,通过手扶安全帽,以达到安全帽佩戴状态,通过安检闸机,出现虚假信息检测,造成监督和审核不到位,因此,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工人需要进入工地时,采集安全闸机拍摄的工人图像信息;所述S1通过OpenCV连接安全闸机,实时获取安全闸机拍摄的工人图像信息。步骤如下:安装OpenCV库:安装OpenCV库,这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库,提供了各种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功能;连接摄像头:将安全闸机的摄像头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实时视频流处理:使用OpenCV的视频捕捉函数,读取摄像头的图像帧;与闸机交互:根据具体需求,将OpenCV处理后的图像结果传递给闸机来执行相应的操作;处理结果:根据闸机的响应,允许或拒绝进入、发出声音警告。
[0017]S2、根据S1采集的图像信息对工人安全帽姿态进行识别,根据识别通过结果提取安全帽帽带在工人头部的佩戴路径,并对佩戴路径进行遮挡检测,并定位被路径被遮挡的位置,发送至安全闸机对工人进行图像补充采集提醒;所述S2对工人安全帽姿态进行识别的步骤如下:S2.1、采集工人身份数据;所述S2.1通过摄像头采集工人的人脸数据,并将采集人脸数据输入安全闸机内对应的工人身份数据内。
[0018]S2.2、将S2.1采集的工人身份数据结合安全帽进行姿态模拟,获取正确安全帽佩戴姿态,表达式如下:提取出工人身份数据中有关头部和安全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工人需要进入工地时,采集安全闸机拍摄的工人图像信息;S2、根据S1采集的图像信息对工人安全帽姿态进行识别,根据识别通过结果提取安全帽帽带在工人头部的佩戴路径,并对佩戴路径进行遮挡检测,并定位被路径被遮挡的位置,发送至安全闸机对工人进行图像补充采集提醒;S3、设置安全帽帽带和工人下巴贴合距离警告阈值,根据S2补充完毕的图像信息中的工人下巴部位和安全帽帽带距离结合距离警告阈值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发送至安全闸机对工人发出警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通过OpenCV连接安全闸机,实时获取安全闸机拍摄的工人图像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对工人安全帽姿态进行识别的步骤如下:S2.1、采集工人身份数据;S2.2、将S2.1采集的工人身份数据结合安全帽进行姿态模拟,获取正确安全帽佩戴姿态,并根据正确安全帽佩戴姿态对S1采集的工人图像信息进行识别检测,若识别检测通过即进行S2.3步骤,若识别检测不通过即控制安全闸机发出警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1通过摄像头采集工人的人脸数据,并将采集人脸数据输入安全闸机内对应的工人身份数据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安全帽帽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对工人进行图像补充采集提醒的步骤如下:S2.3、根据S2.2识别检测通过的工人图像信息,在对应的正确安全帽佩戴姿态中对安全帽帽带路径进行提取;S2.4、根据S2.3提取的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书舟张振翔李威刘锴周拔群曾云风胡湘冬李咖啡吴科王登权孟文盛邱雨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