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技术施工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52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技术施工支撑架,其结构包括:移动轮、承重座、控制阀、装配槽、交叉支杆、支撑体,移动轮嵌入于承重座的边缘四端,控制阀横向贯穿于承重座的边缘中心,装配槽开拓于承重座的内部,交叉支杆通过装配槽安装于承重座内部并与控制阀进行活动连接,支撑体设置于交叉支杆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承重座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开放式滑轨改变原有的封闭式形态,使之能防止粉尘的大幅度堆积,进而利用新增的滑轮配合活动机构对交叉支杆的控制可使交叉支杆运行得更加流畅,同时活动机构的横向杆可根据连杆的正反转进行带动交叉支杆底部进行运动,提高对交叉支杆的控制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技术施工支撑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支撑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技术施工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支撑架分为多角度支架、钢筋混凝土支架、钢管支架等多种类型,所使对于房租建筑的不同区域应当选取相同类别的支架进行使用,使得依据支架的支撑效果加持下能有效的提高对房屋建筑的各个节点进行强化,以确保施工的稳定进行;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支撑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支撑架底部利用交叉斜杆与底座内部活动机构进行高度调节,从而保证了调节后的稳固性,然后因底座为封闭形态以及建筑区域当中存在大量的粉尘颗粒,以至于支撑架在进行频繁的高度调节时,交叉斜杆与活动机构所携带的粉尘则会依附残留于底座内层区域,从而造成粉尘堆积,为此当粉尘在底座内堆积过多时则会产生活动机构的运动卡顿或卡死,随之形成的支撑架高度不易调节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技术施工支撑架,其结构包括:移动轮、承重座、控制阀、装配槽、交叉支杆、支撑体,所述移动轮嵌入于承重座的边缘四端,所述控制阀横向贯穿于承重座的边缘中心,所述装配槽开拓于承重座的内部,所述交叉支杆通过装配槽安装于承重座内部并与控制阀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支撑体设置于交叉支杆顶部。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重座设有实心壁、限定层、开放式滑轨、滑轮、活动机构、连杆,所述实心壁侧端中心两侧装有限定层,所述开放式滑轨通过限定层贯穿于实心壁的侧端中心,所述滑轮与开放式滑轨相接触,所述活动机构与滑轮进行活动连接,所述连杆贯穿于活动机构的中心并与之进行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控制阀相连接,所述活动机构通过连杆与控制阀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开放式滑轨通过限定层与移动轮进行间距配合;所述实心壁侧端的限定层是以完全对称方位进行布置的,所述开放式滑轨内层为精抛光形态并且以完全直线方位进行开拓,所述滑轮在开放式滑轨内外层各设有一颗,每组活动机构的单侧均配备有两颗滑轮,所述活动机构共设有两组。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机构设有卡合模块、盖板、杆体箱、定位槽、横向杆、组合片,所述卡合模块固定于盖板的下端中心,所述盖板通过卡合模块安装于杆体箱的顶部,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杆体箱的表面中心,所述横向杆贯穿于杆体箱的左右两侧,所述组合片安装于杆体箱的边缘位置并与横向杆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杆外部圆心与滑轮圆心相连接;所述卡合模块为四方形形状,所述盖板为梯形实心形态,所述杆体箱内置有活动连杆件,所述定位槽为圆形形状,所述横向杆与组合片在杆体箱两侧各设有一组。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杆设有衔接端、配合槽、杆体、平行盘、锁定
槽、清除件,所述衔接端与配合槽进行间距配合,所述杆体下端与配合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平行盘焊接于杆体的顶部圆心,所述锁定槽开拓于平行盘的圆心部位,所述清除件嵌入于杆体表层,所述清除件与组合片进行间距配合并与开放式滑轨相接触;所述衔接端的配合槽为环形凹陷形态,所述杆体为金属制品,所述平行盘的直径大于杆体的直径,所述清除件的长度的小于杆体的长度。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除件设有套壳、实心环、卡槽、插杆、柔性刮除体,所述套壳外部与实心环相连接,所述实心环边缘开拓有卡槽,所述插杆与卡槽进行卡合连接,所述柔性刮除体通过插杆固定于实心环边缘区域,所述套壳携带实心环嵌入于杆体表层;所述套壳与实心环均为圆形形状,所述实心环上装有三处梯形卡槽,所述插杆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制成,所述柔性刮除体为橡胶制品并且边缘携带有环形毛刷。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轮后侧新增设有阻挡机构、抗变形模块、限位层、匹配端、吸附层,所述阻挡机构贯穿于抗变形模块上下端的中心区域,所述抗变形模块表层两侧装有限位层,所述匹配端通过限位层开拓于抗变形模块的表层,所述吸附层通过匹配端设置于限位层内部并与匹配端相通,所述阻挡机构与移动轮、承重座进行间距配合;所述阻挡机构与抗变形模块处于同一垂直中心线上,所述抗变形模块为碳钢材质所制成并且中心垂直区域开拓有螺纹轨,所述限位层与匹配端在抗变形模块表层上开拓有两组,所述吸附层为磁性金属材质所制成。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挡机构设有辅助块、螺杆、掰动体、垂直配件、摩擦板,所述辅助块圆心被螺杆所贯穿,所述螺杆顶部与掰动体下端圆心进行焊接连接,所述垂直配件设置于螺杆的下端区域,所述摩擦板通过垂直配件与螺杆相连接,所述掰动体通过螺杆与摩擦板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摩擦板设置于抗变形模块的下端区域并进行间隙配合,所述螺杆贯穿于抗变形模块的上下端中心区域并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辅助块形状、直径均与掰动体、垂直配件为一致,所述螺杆以垂直方位进行布置,所述摩擦板为长方体形状,其表层经过粗糙处理。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承重座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开放式滑轨改变原有的封闭式形态,使之能防止粉尘的大幅度堆积,进而利用新增的滑轮配合活动机构对交叉支杆的控制可使交叉支杆运行得更加流畅,同时活动机构的横向杆可根据连杆的正反转进行带动交叉支杆底部进行运动,提高对交叉支杆的控制稳定性。
[0011]2.本专利技术由横向杆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杆体上的配合槽能与组合片进行重叠,使之通过组合片来增加与交叉支杆底部的连接紧固性,同时依据杆体上的清除件能使杆体在开放式滑轨区域滑动的同时将开放式滑轨表层的粉尘进行扫除,从而免去了人工逐一清扫的效果。
[0012]3.本专利技术由移动轮后侧新增部件基础,通过抗变形模块的限位层、匹配端、吸附层可与移动轮原本携带的板块进行垂直衔接,保证了移动轮能以稳定姿态进行旋转运动,同时所增加的阻挡机构可在支撑架对建筑物进行支撑时,通过螺杆的旋转将摩擦板进行释放,使得摩擦板与地面进行增加摩擦力,防止支撑架使用时受移动轮的形状影响产生的自动位移。
附图说明
[0013]图1属于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技术施工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属于一种承重座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属于一种活动机构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属于一种横向杆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属于一种清除件改进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属于一种移动轮后侧新增部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属于一种阻挡机构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移动轮

1、承重座

2、控制阀

3、装配槽

4、交叉支杆

5、支撑体

6、实心壁

21、限定层

22、开放式滑轨

23、滑轮

24、活动机构

25、连杆

26、卡合模块...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技术施工支撑架,其结构包括:移动轮(1)、承重座(2)、控制阀(3)、装配槽(4)、交叉支杆(5)、支撑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1)嵌入于承重座(2)的边缘四端,所述控制阀(3)横向贯穿于承重座(2)的边缘中心,所述装配槽(4)开拓于承重座(2)的内部,所述交叉支杆(5)通过装配槽(4)安装于承重座(2)内部并与控制阀(3)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支撑体(6)设置于交叉支杆(5)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技术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座(2)设有实心壁(21)、限定层(22)、开放式滑轨(23)、滑轮(24)、活动机构(25)、连杆(26),所述实心壁(21)侧端中心两侧装有限定层(22),所述开放式滑轨(23)通过限定层(22)贯穿于实心壁(21)的侧端中心,所述滑轮(24)与开放式滑轨(23)相接触,所述活动机构(25)与滑轮(24)进行活动连接,所述连杆(26)贯穿于活动机构(25)的中心并与之进行活动连接,所述连杆(26)与控制阀(3)相连接,所述活动机构(25)通过连杆(26)与控制阀(3)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开放式滑轨(23)通过限定层(22)与移动轮(1)进行间距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技术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25)设有卡合模块(251)、盖板(252)、杆体箱(253)、定位槽(254)、横向杆(255)、组合片(256),所述卡合模块(251)固定于盖板(252)的下端中心,所述盖板(252)通过卡合模块(251)安装于杆体箱(253)的顶部,所述定位槽(254)设置于杆体箱(253)的表面中心,所述横向杆(255)贯穿于杆体箱(253)的左右两侧,所述组合片(256)安装于杆体箱(253)的边缘位置并与横向杆(255)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杆(255)外部圆心与滑轮(24)圆心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技术施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杆(255)设有衔接端(a1)、配合槽(a2)、杆体(a3)、平行盘(a4)、锁定槽(a5)、清除件(a6),所述衔接端(a1)与配合槽(a2)进行间距配合,所述杆体(a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臻张何蔡睿成娟卢虹晓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