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22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式压缩机,通过设置平衡腔、第一减压腔和第二减压腔逐级对高压气泄漏进行减压,通过减小压差降低压缩气的泄漏,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高压缸中定子包括平衡腔,第一密封件围绕平衡盘外周,且与平衡盘之间具有第一密封缝隙,第二密封件围绕转子外周,且与转子之间具有第二密封缝隙,平衡腔通过第一密封缝隙与四段入口蜗室相连通,第二密封件的第一减压腔通过第二密封缝隙与平衡腔相连通,第二减压腔通过第二密封缝隙与第一减压腔相连通;第一导气管与三段入口和平衡腔连通,第二导气管与一段出口和第一减压腔相连通,第三导气管与第二减压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气体压缩。气体压缩。气体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式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心式压缩机逐渐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核心设备,离心式压缩机通过转子转动,各级叶片推动气流离心运动继而实现气体压缩。现有技术中,尿素生产原料包括二氧化碳和氨,尿素生产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二氧化碳压缩机对二氧化碳分段压缩,产生成不同压力的压缩气,可实现为各个生产环节提供不同压力的二氧化碳。
[0003]二氧化碳压缩机包括高压缸和低压缸,二氧化碳由低压缸初步压缩后,送入到高压缸进行二次压缩,气体在高压缸内的压力大,密封结构两侧气体压差大将导致大量的高压压缩气向低压端泄漏。为避免压缩气泄漏,通常采用轴向上的干气密封系统。干气密封系统通过在密封端面上设置动压槽引入密封气,依靠气体实现非接触密封。然而,干气密封系统包括静环、动环以及复杂的槽型结构,并需要采用控制盘进行控制,系统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心式压缩机,主要通过设置平衡腔、第一减压腔和第二减压腔逐级对高压气泄漏进行减压,通过减小压差降低高压压缩气的泄漏,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包括:低压缸、高压缸和变速箱,低压缸和高压缸通过变速箱连接,低压缸包括一段入口、一段出口、二段入口和二段出口,高压缸包括:
[0007]定子,定子包括三段入口、三段出口、四段入口、四段出口和四段入口蜗室,定子还包括平衡腔;
[0008]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与定子连接;
[0009]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与定子连接,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一减压腔和第二减压腔;
[0010]转子和平衡盘,平衡盘连接于转子,转子传动穿接于定子,第一密封件围绕平衡盘外周,且第一密封件与平衡盘之间具有第一密封缝隙,第二密封件围绕转子外周,且第二密封件与转子之间具有第二密封缝隙;
[0011]平衡腔通过第一密封缝隙与四段入口蜗室相连通,第一减压腔通过第二密封缝隙与平衡腔相连通,第二减压腔通过第二密封缝隙与第一减压腔相连通;
[0012]第一导气管,第一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三段入口和平衡腔相连通;
[0013]第二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一段出口和第一减压腔相连通;
[0014]第三导气管,第三导气管的一端与第二减压腔相连通,第三导气管的另一端空置。
[0015]其中,第一密封件相对平衡盘的一侧包括并列排布的梳齿,梳齿与平衡盘之间形
成第一密封缝隙;
[0016]第二密封件相对转子的一侧包括并列排布的梳齿,梳齿与转子之间形成第二密封缝隙。
[0017]其中,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初级密封腔,初级密封腔通过第一密封缝隙与四段入口蜗室相连通,且初级密封腔通过第一密封缝隙与平衡腔相连通;
[0018]高压缸还包括第四导气管,第四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初级密封腔和三段出口相连通。
[0019]其中,高压缸还包括第三密封件,第三密封件与定子连接,第三密封件包括第三减压腔、第四减压腔和第五减压腔;
[0020]第三密封件围绕转子外周,且与转子之间具有第三密封缝隙,定子还包括三段入口蜗室,第三减压腔通过第三密封缝隙与三段入口蜗室相连通,第四减压腔通过第三密封缝隙与第三减压腔相连通,第五减压腔位于通过第三密封缝隙与第四减压腔相连通;
[0021]高压缸还包括第五导气管,第五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三段出口和第三减压腔相连通;
[0022]高压缸还包括第六导气管,第六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一段出口和第四减压腔相连通;
[0023]高压缸还包括第七导气管,第七导气管的一端与第五减压腔相连通,第七导气管的另一端空置。
[0024]其中,高压缸还包括减压阀和测压件,减压阀与第五导气管连接,测压件与第五导气管连接。
[0025]其中,第三密封件相对转子的一侧包括并列排布的梳齿,梳齿与转子之间形成第三密封缝隙。
[0026]其中,高压缸还包括流速控制阀,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第三导气管、第五导气管、第六导气管和/或第七导气管上设置有流速控制阀。
[0027]本技术提出的离心式压缩机,主要通过设置平衡腔、第一减压腔和第二减压腔逐级对高压气泄漏进行减压,通过减小压差降低高压压缩气的泄漏,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现有技术中,二氧化碳压缩机包括高压缸和低压缸,二氧化碳由低压缸初步压缩后,送入到高压缸进行二次压缩,气体在高压缸内的压力大,密封结构两侧气体压差大将导致大量的高压压缩气向低压端泄漏。为避免压缩气泄漏,通常采用轴向上的干气密封系统。干气密封系统通过在密封端面上设置动压槽引入密封气,依靠气体实现非接触密封。然而,干气密封系统包括静环、动环以及复杂的槽型结构,并需要采用控制盘进行控制,系统复杂,成本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平衡腔与三段入口连通,第一减压腔与一段出口连通,第二减压腔与外部空间连通,四段入口蜗室、平衡腔、第一减压腔和第二减压腔内的压力依次递减,相邻腔室内压力差减小,继而减缓由于压力差导致的高压侧泄漏,结构简单,仅设置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以及各个连通管道即可,避免如干气密封复杂的结构,平衡腔、第一减压腔和第二减压腔内的密封气来源均为离心式压缩机工作时内部气,无需外界额外的气体输入,且无需额外的控制系统,大大降低成本和实现难度。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式压缩机的连接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式压缩机中高压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2所示高压缸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4为图2所示高压缸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心式压缩机中低压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低压缸

100、高压缸

200、变速箱

300、一段入口

110、一段出口

120、二段入口

130、二段出口

140、定子

210、第一密封件

220、第二密封件

230、转子

240、平衡盘

250、第一导气管

261、第二导气管

262、第三导气管

263、第四导气管

264、第五导气管

265、第六导气管

266、第七导气管

267、第三密封件

270、三段入口

211、三段出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压缩机,包括低压缸、高压缸和变速箱,所述低压缸和所述高压缸通过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低压缸包括一段入口、一段出口、二段入口和二段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缸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包括三段入口、三段出口、四段入口、四段出口和四段入口蜗室,所述定子还包括平衡腔;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定子连接;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定子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一减压腔和第二减压腔;转子和平衡盘,所述平衡盘连接于所述转子,所述转子传动穿接于所述定子,所述第一密封件围绕所述平衡盘外周,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平衡盘之间具有第一密封缝隙,所述第二密封件围绕所述转子外周,且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转子之间具有第二密封缝隙;所述平衡腔通过所述第一密封缝隙与所述四段入口蜗室相连通,所述第一减压腔通过所述第二密封缝隙与所述平衡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减压腔通过所述第二密封缝隙与所述第一减压腔相连通;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段入口和所述平衡腔相连通;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段出口和所述第一减压腔相连通;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减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三导气管的另一端空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相对所述平衡盘的一侧包括并列排布的梳齿,所述梳齿与所述平衡盘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密封缝隙;所述第二密封件相对所述转子的一侧包括并列排布的梳齿,所述梳齿与所述转子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密封缝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初级密封腔,所述初级密封腔通过所述第一密封缝隙与所述四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津津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