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和压缩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0810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和压缩机。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包括:轴承组件,轴承组件包括依次布置的支撑轴承和两个推力轴承,支撑轴承开设有第一进油口,推力轴承开设有第二进油口;主进油管路,用于与外部供油源连接;第一副进油管路,连接主进油管路和第一进油口;第二副进油管路和两个支路,第二副进油管路连接主进油管路和两个支路,每个支路与对应的第二进油口连接;流量调节件,设置在支路内,以及第一副进油管路内/或第一进油口处,调节件用于使所在的流通路径的局部内径变小。由此,提高了支撑轴承、两个推力轴承油量分配的合理性,有利于节约润滑油资源,并降低轴瓦温度,提高压缩机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和压缩机


技术介绍

1、轴承组件是压缩机重要组成部件,轴承的稳定,关系到压缩机的运行周期,所以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是压缩机能够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的压缩机轴承组件,容易出现油量大的轴承造成浪费,油量小的轴承的瓦温超标而引发压缩机报警或者停机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和压缩机,提高了支撑轴承、两个推力轴承油量分配的合理性,有利于节约润滑油资源,并降低轴瓦温度,提高压缩机工作的稳定性。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包括:轴承组件,轴承组件包括依次布置的支撑轴承和两个推力轴承,支撑轴承开设有第一进油口,推力轴承开设有第二进油口;主进油管路,用于与外部供油源连接;第一副进油管路,连接主进油管路和第一进油口;第二副进油管路和两个支路,第二副进油管路连接主进油管路和两个支路,每个支路与对应的第二进油口连接;流量调节件,设置在支路内,以及第一副进油管路内/或第一进油口处,流量调节件用于使所在的流通路径的局部内径变小。

3、进一步地,流量调节件为节流塞,节流塞开设有过渡流道,过渡流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内径小于第二段的内径。

4、进一步地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还包括:压力调节阀,两个压力调节阀分别设置在第一副进油管路和第二副进油管路内,压力调节阀包括用于展示流量的展示部。

5、进一步地轴承组件还包括套筒,支撑轴承位于套筒内并与套筒连接,第一副进油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管和开设在套筒上的第一进油流道,第一连接管连接主进油管路和第一进油流道,套筒朝向支撑轴承的一侧沿周向开设有与第一进油流道连通的第一环形槽;多个第一进油口沿支撑轴承的周向分布并与第一环形槽相对,流量调节件安装在第一进油口处。

6、进一步地轴承组件还包括压块,推力轴承位于套筒内,压块设置在推力轴承和套筒之间,支路包括第二连接管、开设在套筒上的第二进油流道、开设在压块上的第三进油流道,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副进油管路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进油流道延伸至第三进油流道内,第二进油口与第三进油流道相对,流量调节件安装在第三进油流道朝向第二进油口的端口处。

7、进一步地,第二进油口为沿推力轴承的周向开设的环状结构。

8、进一步地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还包括:回油管路,用于与外部回油源连接;支撑轴承靠近推力轴承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出油口,支撑轴远离推力轴承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出油口;轴承组件还包括位于推力轴承和支撑轴承之间的调节板、以及位于支撑轴承远离推力轴承一侧的侧板,调节板开设有第一出油流道,侧板开设有第二出油流道,第一出油口通过第一出油流道与回油管路连通,第二出油口通过第二出油流道与回油管路连通。

9、进一步地,两个推力轴承相邻的端部开设有第三出油口,压块上开设有第三出油流道,第三出油口通过第三出油流道与回油管路连通。

10、进一步地,套筒上还开设有连通第一出油流道和回油管路的第四出油流道;套筒还开设有连通第三出油流道和回油管路的第五出油流道。

11、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轴;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轴承组件套设在轴的外侧。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和压缩机,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包括轴承组件、主进油管路、第一副进油管路、第二副进油管路、两个支路和流量调节件,通过第一副进油管路连接主进油管路和第一进油口,以将外部供油源通过主进油管路、第一副进油管路输入至支撑轴承为支撑轴承提供润滑油,通过第二副进油管路连接主进油管路和两个支路,每个支路与对应的第二进油口连接,以将外部供油源通过主进油管路、第一副进油管路、每个分组输入至每个推力轴承为每个推力轴承提供润滑油。

13、通过在支路内,以及第一副进油管路内和/或第一进油口处设置流量调节件,可以理解的是,流量调节件用于使所在的流通路径的局部内径变小,而流量调节件所在的流通路径的局部内径突然变小会使所在流通路径的局部区域进油压力升高,而每个流量调节件所在的流通路径均与主进油管路连接,进而能够提高多个轴承的进油量的均匀性,使一个支撑轴承、两个推力轴承的进油量较为一致,由此,提高了支撑轴承、两个推力轴承油量分配的合理性,降低了相关技术中的压缩机由于多个轴承进油量分配不均,导致油量大的轴承造成浪费,油量小的轴承的瓦温超标而引发压缩机报警或者停机等现象,有利于节约润滑油资源,降低轴瓦稳定,以并提高压缩机工作的稳定性,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组件的供油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占丽康晓聪姜妍韩帅李斯卢傅安郑丹段薇娜孟越薛鸿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