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16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高温玻璃液进行整体均匀冷却的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本体的前端为玻璃液导向面,在本体内部设置有冷却腔体,在本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冷却空腔连通的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冷却腔体的后端宽度比前端宽度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挡块本体内部的冷却腔体宽度逐渐收窄,避免了因冷却腔体的冷却面太大,使整个挡块上的玻璃液都受到相同的冷却量,实现对挡块中部高温玻璃液的强冷却,挡块两侧相对较低温玻璃液的弱冷却,使成型挡块上的中部和两侧的玻璃液温度基本一致,解决光学玻璃条料成型过程中因温度不一致导致流速不一致而产生的光学玻璃底部成型条纹难题。生的光学玻璃底部成型条纹难题。生的光学玻璃底部成型条纹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


[0001]本技术属于光学玻璃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光学玻璃时,高温玻璃液从出料管流出到成型模具中,高温玻璃液最先与成型模具中的成型挡块接触,成型挡块是高温玻璃液能否冷却下来的关键,没有冷却下来的玻璃液在成型过程中会出现底部或R角处成型条纹。
[0003]现有的成型挡块大部分采用内部打孔冷却,少部分采用内部冷却腔体,目的是加强对玻璃液的冷却能力,但由于腔体的冷却面太大,整个挡块上的玻璃液都受到相同的冷却量,导致玻璃液冷却不均匀而产生底部成型条纹。成型挡块理想的冷却效果是挡块正对出料管嘴玻璃液部位需要强冷却,但挡块两侧部位却需要弱冷却,因为随着玻璃液在挡块上的流动,挡块中部玻璃液的温度远高于挡块两侧的玻璃液温度,整个挡块上流动的玻璃液处于基本一致的温度范围才不会产生成型条纹,而现有的成型挡块无法做到既能把玻璃液冷却下来,又能保证对玻璃液的均匀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高温玻璃液进行整体均匀冷却的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为玻璃液导向面,在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冷却腔体,在所述本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冷却腔体连通的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腔体的后端宽度比前端宽度长。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腔体的后端宽度比前端宽度长10

80mm,所述冷却腔体的长度为40

100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液导向面为平面、弧面或非球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液导向面为非球面,所述非球面内凹向本体,半径为300

750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液导向面的纵截面的倾斜角度α为15

60
°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腔体的体积占本体的体积的2/12

5/12。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腔体的底部距离本体底部5

15mm,所述冷却腔体的顶部距离本体顶部10

20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腔体的前端距离玻璃液导向面的距离为5

15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的数量≥1个,直经为8

14mm;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的数量≥2个,直径为8

14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冷却介质进口距离本体底部5

15mm,所述冷却介质出口距离本体底部20

35mm。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挡块本体内部的冷却腔体宽度逐渐收窄,既避免了因冷却腔体的冷却面太大,使整个挡块上的玻璃液都受到相同的冷却量,玻璃液冷却不均匀造成底部的成型条纹问题,又实现对挡块中部高温玻璃液的强冷却,挡块两侧相对较低温玻璃液的弱冷却,使成型挡块上的中部和两侧的玻璃液温度基本一致,解决光学玻璃条料成型过程中因温度不一致导致流速不一致而产生的光学玻璃底部成型条纹难题;玻璃液导向面采用非球面,有效增大了与高温玻璃液接触面积,延长了高温玻璃液在玻璃液导向面上的停留时间,加强了对玻璃液导向面上中部高温玻璃液的冷却能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成型冷却挡块的主视图。
[0017]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8]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19]图4是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包括本体1,本体1的前端为玻璃液导向面2,玻璃液导向面2为平面、弧面或非球面,优选为非球面,非球面内凹向本体1,半径为300

750mm,玻璃液导向面2的纵截面的倾斜角度α为15

60
°
;在本体1内部设置有冷却腔体3,冷却腔体3的体积占本体1的体积的2/12

5/12,冷却腔体3的底部距离本体1底部5

15mm,冷却腔体3的顶部距离本体1顶部10

20mm,冷却腔体3的长度为40

100mm,冷却腔体3的宽度从后端到前端逐渐收窄,冷却腔体3的后端宽度比前端宽度长10

80mm;冷却腔体3的前端距离玻璃液导向面2的距离为5

15mm;在本体1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冷却腔体3连通的冷却介质进口4和冷却介质出口5,冷却介质进口4的数量≥1个,直经为8

14mm,冷却介质出口5的数量≥2个,直径为8

14mm。
[0021]上述本体1采用耐热导热材质制成,优选采用耐热导热金属,如铸铁,更优选为铜;冷却介质进口4距离本体1底部5

15mm,冷却介质出口5距离本体1底部20

35mm,冷却介质进口4位于本体1左端和右端的中心位置,冷却介质出口5设置在本体1两侧,并位于冷却介质进口4的上部,冷却介质进口4的直径和冷却介质出口5的直径大小可按照玻璃特性进行匹配,冷却介质进口4与冷却介质出口5的中心水平距离为25

60mm。
[0022]本文以玻璃液在成型模具中流动的方向为前方向,本体1前端指成型挡块安装到成型模具后,本体1朝向前方向的一端,与前方向相对一端为本体1的后端;冷却腔体3的长度方向是指玻璃液在成型模具中流动方向,冷却腔体3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垂直。
[0023]工作时,将本技术的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放置在组装好的铸铁无盖模具上面;将熔化好的玻璃液由出料管嘴导出到成型挡块上的玻璃液导向面2,玻璃液导向面2采用非球面,且横截面半径大,可增大其与玻璃液接触面积,加强对玻璃液导向面2中部的冷却能力,使玻璃液均匀降温流动;冷却介质通过冷却介质进口4进入到本体1内部的冷却腔体3中,冷却腔体3从后端到前端的宽度是逐渐收窄的,使得既保证了冷却腔体3中的冷却介质对玻璃液导向面2中部高温玻璃液的冷却能力,又保证了对玻璃液导向面2两侧的玻璃液进行弱冷却,同时冷却腔体3的前端距离玻璃液导向面2较近,使得冷却介质更接近光学玻
璃条料成型中的成型挡块中玻璃液导向面2的工作面,进一步加强对玻璃液导向面2中部高温玻璃液的冷却能力,通过冷却介质在冷却腔体3内不断循环流动,并由冷却介质出口5把冷却介质导出,带走成型冷却挡块中玻璃液导向面2上玻璃液的热量,实现对挡块中部高温玻璃液的强冷却,挡块两侧相对较低温玻璃液的弱冷却,使成型挡块上的中部和两侧的玻璃液温度基本一致,解决光学玻璃条料成型过程中因温度不一致导致流速不一致而产生的光学玻璃底部成型条纹难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前端为玻璃液导向面(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内部设置有冷却腔体(3),在所述本体(1)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冷却腔体(3)连通的冷却介质进口(4)和冷却介质出口(5),所述冷却腔体(3)的后端宽度比前端宽度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体(3)的后端宽度比前端宽度长10

80mm,所述冷却腔体(3)的长度为40

10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液导向面(2)为平面、弧面或非球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液导向面(2)为非球面,所述非球面内凹向本体(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液导向面(2)的纵截面的倾斜角度α为15

60
°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成型冷却挡块,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野梁鉥赫宝贵孔祥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