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216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管桩技术领域。该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钢管、加固机构和安装组件,钢管外侧设置有底板;加固机构设于钢管的外侧,加固机构包括水泥管和钢筋,钢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水泥管,水泥管的内侧设置有多组钢筋,钢筋为环形排列。该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能够通过使另一组管桩的连接板设置在开口内,使另一组管桩的固定板设置在一组管桩的安装筒内,对两组管桩进行连接,防止管桩连接时倾斜,能够通过钢筋和加固钢筋对水泥管内进行加固防止对水泥管造成划伤,减少对管桩的修复,能够通过钢筋和加固钢筋对水泥管内进行加固,提高管桩韧性,防止在打桩过程中水泥管开裂。防止在打桩过程中水泥管开裂。防止在打桩过程中水泥管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管桩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112408883A的一种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管桩
,具体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管桩包括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由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泥300

320份;石英粉110

130份;砂子650

670份;石子1320

1350份;高效减水剂8

10份;水120

140份;改性油麻藤纤维15

30份;改性油麻藤纤维是由油麻藤蔓茎纤维经过碱性预处理后与芳香酸酯化反应制得。本申请的混凝土管桩具有提高管桩的抗渗性能的优点。
[0003]上述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不易对管桩进行连接,由于上述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易导致管桩与管桩之间难以进行完全对接,易造成管桩倾斜,存在安全隐患,难以对位置进行调整,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实用性差,不易对管桩进行加固,由于上述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易导致管桩在进行打桩时开裂,降低装置使用寿命,难以对其进行修复,降低施工质量,增加劳动负担,降低工作效率,不易对管桩进行放置和移动,由于上述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易导致管桩放置不稳滚动,易对管桩造成损害,浪费生产资源和成本,难以对管桩的放置位置进行移动,适用范围小,不利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不易对管桩进行连接、不易对管桩进行加固、不易对管桩进行放置和移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管桩,包括:
[0006]钢管,外侧设置有底板;
[0007]加固机构,设于钢管的外侧,加固机构包括水泥管和钢筋,钢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水泥管,水泥管的内侧设置有多组钢筋,钢筋为环形排列;
[0008]安装组件,包括连接机构、放置机构和固定机构,连接机构设于钢管的外侧且位于加固机构的两侧,放置机构设于钢管的外侧且位于连接机构的外侧,固定机构设于钢管的外侧且位于放置机构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还包括加固钢筋和涂层,钢筋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固钢筋,加固钢筋为环形,水泥管的外侧喷涂有涂层,涂层为橡胶材质,能够通过钢筋和加固钢筋对水泥管内进行加固,提高管桩韧性,防止在打桩过程中水泥管开裂,涂层对水泥管进行包裹,防止对水泥管造成划伤,减少对管桩的修复,提高管桩的使用寿命,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劳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板、连接板、套板和安装筒,钢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组连接板,连接板为环形排列,钢管的外侧固定安装
有套板,套板的外侧开设有多组开口,开口为环形排列,开口和连接板相对应,套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筒,能够通过使另一组管桩的连接板设置在开口内,使另一组管桩的固定板设置在一组管桩的安装筒内,使另一组管桩的固定板的外侧与一组管桩的安装筒的内侧贴合,对两组管桩进行连接,防止管桩连接时倾斜。
[0011]优选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支撑板、放置板、移动板、安装杆、第一旋钮和挡板,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板,支撑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安装杆的外壁上套设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挡板,安装杆的外壁上螺纹安装有第一旋钮,第一旋钮的底部与移动板的顶部贴合,能够通过放置板对管桩滚动位置进行限位,防止管桩滚动,降低对管桩的损害。节约生产资源和成本,方便对管桩进行放置,通过滚轮可对管桩放置位置进行移动,方便对不同的施工环境进行适应,适用范围广。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架、螺纹杆、导向杆、调节板和安装钉,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和底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螺纹杆,安装架和底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导向杆,安装架和底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和套孔,调节板通过螺纹孔螺纹安装在螺纹杆的外壁上,调节板通过套孔套设安装在导向杆的外壁上,调节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组安装钉,转动摇把,带动调节板在螺纹杆的驱动作用以及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下,带动安装钉移动插入土壤内,对装置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装置位置偏移。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开设有洞口,螺纹杆穿过洞口延伸至安装架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摇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14]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外侧开设有两组安装开口,支撑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设置在安装开口内,连接杆的外壁上螺纹安装有第二旋钮,实用性强,有利于推广和使用。
[0015]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四组滚轮,滚轮为矩形排列,钢管设置在两组放置板之间,降低安全隐患,减少对管桩打桩位置的调整,提高施工的精确度。
[0016]一种根据上述的混凝土管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加固机构的制备方法为:
[0017]S1、将钢筋通过钢筋机束型成圆柱状;
[0018]S2、将加固钢筋焊接在钢筋在的外侧,将钢筋设置在水泥管的加工模具中;
[0019]S3、在水泥管的加工模具中浇注水泥,对水泥管进行制备;
[0020]S4、将模具整体吊装,放入到蒸养池内加池盖进行养护,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持续2小时至3小时;
[0021]S5、将养护后的模具进行脱模并取出养护水泥管,检查其内壁,清除凸起部位,填补凹陷位置,形成平滑表面;
[0022]S6、在水泥管的外侧喷涂涂层;
[0023]S7、将水泥管进行自然阴干。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该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固定板、连接板、套板和安装筒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使另一组管桩的连接板设置在开口内,使另一组管桩的固定板设置在一组管桩的安装筒内,使另一组管桩的固定板的外侧与一组管桩的安装筒的内侧贴合,对两组管
桩进行连接,防止管桩连接时倾斜,降低安全隐患,减少对管桩打桩位置的调整,提高施工的精确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0026](2)、该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水泥管、钢筋、加固钢筋和涂层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钢筋和加固钢筋对水泥管内进行加固,提高管桩韧性,防止在打桩过程中水泥管开裂,涂层对水泥管进行包裹,防止对水泥管造成划伤,减少对管桩的修复,提高管桩的使用寿命,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劳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0027](3)、该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支撑板、放置板、移动板、安装杆、第一旋钮和挡板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放置板对管桩滚动位置进行限位,防止管桩滚动,降低对管桩的损害。节约生产资源和成本,方便对管桩进行放置,通过滚轮可对管桩放置位置进行移动,方便对不同的施工环境进行适应,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1),外侧设置有底板(6);加固机构(2),设于钢管(1)的外侧,加固机构(2)包括水泥管(201)和钢筋(202),钢管(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水泥管(201),水泥管(201)的内侧设置有多组钢筋(202),钢筋(202)为环形排列;安装组件,包括连接机构(3)、放置机构(4)和固定机构(5),连接机构(3)设于钢管(1)的外侧且位于加固机构(2)的两侧,放置机构(4)设于钢管(1)的外侧且位于连接机构(3)的外侧,固定机构(5)设于钢管(1)的外侧且位于放置机构(4)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2)还包括加固钢筋(203)和涂层(204),钢筋(20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加固钢筋(203),加固钢筋(203)为环形,水泥管(201)的外侧喷涂有涂层(204),涂层(204)为橡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固定板(301)、连接板(302)、套板(303)和安装筒(304),钢管(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01),固定板(30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组连接板(302),连接板(302)为环形排列,钢管(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套板(303),套板(303)的外侧开设有多组开口,开口为环形排列,开口和连接板(302)相对应,套板(30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筒(3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4)包括支撑板(401)、放置板(402)、移动板(403)、安装杆(404)、第一旋钮(405)和挡板(406),底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板(401),支撑板(40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板(402),支撑板(4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404),安装杆(404)的外壁上套设安装有移动板(403),移动板(40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挡板(406),安装杆(404)的外壁上螺纹安装有第一旋钮(405),第一旋钮(405)的底部与移动板(403)的顶部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桔祥骆雪标章成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鑫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