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机活套装置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206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机活套装置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板带材轧制领域。首先根据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过程中的速度参数确定轧制状态;根据轧制状态确定活套装置的运动状态;根据轧制状态及活套装置运动状态调整轧制参数,使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可调;当活套装置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可调时,根据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活套位移余量以及轧件剩余长度确定当前轧制工况下是否能够轧完轧件;若不能够轧完轧件,根据轧制状态调整速度参数和轧制参数,以完成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判断3辊2道次单机架连轧机中活套装置的运动状态,并给出轧制参数的相应调整策略,从而实现单机架连轧过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机活套装置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板带材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机活套装置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微机电、微制造等领域的发展,产品微型化的趋势日益加快,由金属极薄带成形制备的微型件的需求与日剧增。目前金属极薄带主要采用多辊轧机进行生产,其减薄能力较弱且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退火,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异步轧制的减薄能力强,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减少甚至无需进行退火,但金属材料的加工硬化也使得道次压下率减小,而轧制道次增加,影响了极薄带的生产效率。异步单机架连轧既具有异步轧制减薄能力强的特点,又可以在单个机架内同时进行多道次轧制,能够缩短轧制时间,为解决金属极薄带生产中道次多、耗时长的难题提供了一种途径。
[0003]在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过程中,轧件在绕过活套装置之后,速度反向而大小却不一定相等,为使两轧制道次之间的张力保持稳定,需要活套装置沿导轨进行移动。但在极薄带材的生产制备中,带材的长度通常在数百乃至数千米以上,而活套的位移空间相对比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实现对活套装置运动状态的控制是单机架连轧过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机活套装置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以保证单机架连轧过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轧机生产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机活套装置控制方法,包括:
[0007]获取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过程中的速度参数并确定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所述速度参数包括轧件速度参数和工作辊线速度参数;
[0008]根据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确定活套装置的运动状态;所述活套装置的运动状态包括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以及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是否可调;
[0009]根据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及活套装置的运动状态调整轧制参数,使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可调;
[0010]当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可调时,根据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活套位移余量以及轧件剩余长度确定当前轧制工况下是否能够轧完轧件;
[0011]若确定当前轧制工况下能够轧完轧件,轧制参数保持不变;
[0012]若确定当前轧制工况下不能够轧完轧件,则在保持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当前轧制状态不变的条件下,调整速度参数和轧制参数以完成轧制。
[0013]可选地,所述获取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过程中的速度参数并确定三辊二道次单
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具体包括:
[0014]获取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过程中的速度参数;所述工作辊线速度参数包括第一道次慢速辊线速度V1、既是第一道次快速辊也是第二道次慢速辊的线速度V3;所述轧件速度参数包括轧件第一道次入口速度V
H
‑1、轧件第一道次出口速度V
h
‑1、轧件第二道次入口速度V
H
‑2以及轧件第二道次出口速度V
h
‑2;
[0015]对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过程的第一道次轧制,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
h
‑1>V2>V1>V
H
‑1时,确定第一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F+C+B;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
h
‑1>V2>V
H
‑1>V1时,确定第一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F+C;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2≥V
h
‑1>V1>V
H
‑1时,确定第一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C+B;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2≥V
h
‑1>V
H
‑1>V1时,确定第一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AC;其中F、C和B分别代表轧制变形区的前滑区、搓轧区和后滑区;AC代表变形区内全部由搓轧区组成;
[0016]对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过程的第二道次轧制,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
h
‑2>V3>V2>V
H
‑2时,确定第二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F+C+B;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
h
‑2>V3>V
H
‑2>V2时,确定第二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F+C;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3≥V
h
‑2>V2>V
H
‑2时,确定第二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C+B;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3≥V
h
‑2>V
H
‑2>V2时,确定第二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AC;
[0017]将第一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与第二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组合形成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F+C+B:F+C+B、F+C+B:C+B、F+C+B:AC、F+C+B:F+C、C+B:F+C+B、C+B:C+B、C+B:AC、C+B:F+C、AC:F+C+B、AC:C+B、AC:AC、AC:F+C、F+C:F+C+B、F+C:C+B、F+C:AC或F+C:F+C;其中:前边为第一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后边为第二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
[0018]可选地,所述根据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确定活套装置的运动状态,具体包括:
[0019]当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为F+C+B:F+C、C+B:F+C+B、AC:F+C+B或F+C:F+C时,确定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可调;
[0020]当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为F+C+B:F+C+B、F+C+B:C+B、F+C:F+C+B或F+C:C+B时,确定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不可调且活套始终向远离牌坊的方向运动;
[0021]当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为F+C+B:AC、C+B:C+B、AC:C+B或F+C:AC时,确定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不可调且活套始终向牌坊所在方向运动,但在临界状态下静止;
[0022]当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为C+B:AC、C+B:F+C、AC:AC或AC:F+C时,确定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不可调且活套始终向牌坊所在方向运动。
[0023]可选地,所述根据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及活套装置的运动状态调整轧制参数,使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可调,具体包括:
[0024]当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为F+C+B:F+C+B、F+C+B:C+B、F+C:F+C+B、F+C:C+B、F+C+B:AC、C+B:C+B、AC:C+B、F+C:AC、C+B:AC、C+B:F+C、AC:AC或AC:F+C时,调整轧制参数将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转变为F+C+B: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机活套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过程中的速度参数并确定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所述速度参数包括轧件速度参数和工作辊线速度参数;根据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确定活套装置的运动状态;所述活套装置的运动状态包括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以及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是否可调;根据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及活套装置的运动状态调整轧制参数,使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可调;当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在轧制参数区间内可调时,根据活套装置的运动方向、活套位移余量以及轧件剩余长度确定当前轧制工况下是否能够轧完轧件;若确定当前轧制工况下能够轧完轧件,轧制参数保持不变;若确定当前轧制工况下不能够轧完轧件,则在保持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当前轧制状态不变的条件下,调整速度参数和轧制参数以完成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机活套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过程中的速度参数并确定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具体包括:获取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过程中的速度参数;所述工作辊线速度参数包括第一道次慢速辊线速度V1、既是第一道次快速辊也是第二道次慢速辊的线速度V2以及第二道次快速辊线速度V3;所述轧件速度参数包括轧件第一道次入口速度V
H
‑1、轧件第一道次出口速度V
h
‑1、轧件第二道次入口速度V
H
‑2以及轧件第二道次出口速度V
h
‑2;对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过程的第一道次轧制,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
h
‑1>V2>V1>V
H
‑1时,确定第一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F+C+B;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
h
‑1>V2>V
H
‑1>V1时,确定第一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F+C;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2≥V
h
‑1>V1>V
H
‑1时,确定第一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C+B;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2≥V
h
‑1>V
H
‑1>V1时,确定第一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AC;其中F、C和B分别代表轧制变形区的前滑区、搓轧区和后滑区;AC代表变形区内全部由搓轧区组成;对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过程的第二道次轧制,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
h
‑2>V3>V2>V
H
‑2时,确定第二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F+C+B;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
h
‑2>V3>V
H
‑2>V2时,确定第二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F+C;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3≥V
h
‑2>V2>V
H
‑2时,确定第二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C+B;当轧件速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为V3≥V
h
‑2>V
H
‑2>V2时,确定第二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为AC;将第一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与第二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组合形成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的轧制状态F+C+B:F+C+B、F+C+B:C+B、F+C+B:AC、F+C+B:F+C、C+B:F+C+B、C+B:C+B、C+B:AC、C+B:F+C、AC:F+C+B、AC:C+B、AC:AC、AC:F+C、F+C:F+C+B、F+C:C+B、F+C:AC或F+C:F+C;其中:前边为第一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后边为第二道次轧制的轧制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辊二道次单机架连轧机活套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三辊二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李中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