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02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特别是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层状结构中包括依次相复合的离型膜层、压敏胶层、氮化硅薄膜层、纳米银离子层以及氟碳薄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的二次辐射”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玻璃膜,可见光透过率在406 nm处为60.67%,红外透过率在1000nm处为6.86%,1500nm处为2.50%,同时其拒水性能(水接触角)可达1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特别是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与人们对美好生活要求的提高,汽车舒适性与节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前挡风玻璃是影响汽车采光、热舒适与空调能耗的重要因素。在炎热的夏天,太阳光透过汽车玻璃使汽车内部温度升高,不仅造成车内设施老化加快,同时也增大了汽车空调负荷和油耗。太阳光中可见光和红外光分别约占总辐射能量的44%和53%,而紫外线会影响人们皮肤健康,加速内饰材料劣化。因此,汽车玻璃需要在紫外线、红外线光谱范围内透射率小,而在可见光范围内透射率大。
[0003]吸收型透光隔热膜利用涂覆在透明聚酯膜表面的吸热材料,吸收红外热量实现隔热的功能。吸收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常用的主要吸热材料是金属氧化物,因其具有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能、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玻璃隔热膜。
[0004]吸收型透光隔热膜具有优越的光谱选择性与隔热性能,但当膜吸收热量后会导致温度升高,热量以远红外向车内二次辐射,难以保证持久隔热。
[0005]故此,提出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解决二次辐射问题的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层状结构中包括依次相复合的离型膜层、压敏胶层、氮化硅薄膜层、纳米银离子层以及氟碳薄膜层。
[0008]本技术反射型透光隔热膜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将金属纳米银离子均匀溅射在氮化硅薄膜层(基材)上,制成高隔热金属膜层,主要通过对光反射实现隔热,避免了吸收型隔热膜的二次辐射问题。另外,其层状结构中作为基层的氮化硅薄膜层具有优越的抗水汽渗透能力,其采用射频(RF)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而成,这种材料可以起到对银离子层的保护作用,防止水汽渗入引起银离子层氧化失效,并且氮化硅薄膜层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也起到了保护银离子层的作用;还有,其层状结构中作为面层的氟碳薄膜层具有优异的疏水性、抗褪色性、抗起霜性、抗大气污染(酸雨等)的腐蚀性,抗紫外线能力强,抗裂性强以及能够承受恶劣天气环境。
[0009]上述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层状结构中所述氟碳薄膜层的厚度优选择为12μm

50μm。
[0010]上述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层状结构中所述纳米银(Ag)离子层的厚度优选择为5nm

10nm。
[0011]上述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层状结构中所述氮化硅(SiNx)薄膜层的厚度优选择为50nm

150nm。
[0012]上述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层状结构中所述压敏胶层优选择为透明丙烯酸压敏胶层或者聚氨酯压敏胶层,其厚度为10μm
ꢀ‑
50μm,其可见光透过率为90%以上。
[0013]上述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层状结构中所述离型膜层的厚度为23μm

100μm,进一步优选择为36μm

76μm,雾度优选择为1%以下,离型力优选择为20g/inch以内。
[0014]再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层状结构中还包括PET薄膜层,其复合至氟碳薄膜层上背离纳米银离子层的表面上。
[0015]上述PET薄膜层优选择为带硅胶PET薄膜层或者带UV固化层PET薄膜层,其中PET更优选择采用透明,其厚度优选择为12μm
ꢀ‑
75μm。
[0016]上述PET薄膜层作为氟碳薄膜层(面层)的保护膜层,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氟碳薄膜层在生产包装、运输等流程中出现意外划伤、破损等情况。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得到的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8]1、本技术汽车玻璃膜,可见光透过率在406 nm处为60.67%,红外透过率在1000nm处为6.86%,1500nm处为2.50%,同时其拒水性能(水接触角)可达111
°
以上。
[0019]2、本技术汽车玻璃膜,其层状结构中的基层具有强度高、硬度大、耐高温和耐磨等优点。
[0020]3、本技术汽车玻璃膜,其层状结构中的表层具有优异的疏水性、抗褪色性、抗起霜性、抗大气污染(酸雨等)的腐蚀性,抗紫外线能力强,抗裂性强以及能够承受恶劣天气环境。
[0021]4、本技术汽车玻璃膜,其使用过程中粘贴及剥离性能佳,能够非常容易得粘贴(粘附)于汽车玻璃表面,或从汽车玻璃表面上剥离,且不易发生胶粘剂残余物残留在汽车玻璃表面上的情况,且其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气泡,便于施工,节省时间与人力成本,且贴膜表面光滑、平整。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PET薄膜层1、氟碳薄膜层2、纳米银离子层3、氮化硅薄膜层4、压敏胶层5、离型膜层6。
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层状结构中包括依次相复合的离型膜层6、压敏胶层5、氮化硅薄膜层4、纳米银离子层3、氟碳薄膜层2以及PET薄膜层1。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PET薄膜层采用PET薄膜(仪化东丽,G01),其厚度为12μm。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氟碳薄膜层采用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AGC Chemicals),其厚度为12μm。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银离子层采用直径在20~50纳米金属银单质,其厚度为5nm。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氮化硅薄膜层的厚度为50nm。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敏胶层采用丙烯酸压敏胶(Henkel,Loctite 8087),可见光透过率为92%,厚度为10μm。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型膜层采用透明PET离型膜(甲腾包装),雾度为0.6%,离型力为10g/inch,厚度为23μm。
[0032]上述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是通过在连续卷对卷溅射制备的Ag

SiN x多层结构上沉积等离子体聚合物氟碳薄膜,接着在离型膜上涂布丙烯酸压敏胶并固化,然后复合至Ag

SiN x多层结构的背面上,最后复合上PET薄膜制成的。
实施例2
[0033]作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反射型透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是层状结构中包括依次相复合的离型膜层、压敏胶层、氮化硅薄膜层、纳米银离子层以及氟碳薄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上述氟碳薄膜层的厚度为12μm

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上述纳米银离子层的厚度为5nm

1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透光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上述氮化硅薄膜层的厚度为50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张江凤吕鑫李玉
申请(专利权)人:浦诺菲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