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制品注塑模具的自动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883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制品注塑模具的自动上料设备,包括容纳箱,所述容纳箱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架,所述容纳箱的右侧连通有进料漏斗,所述容纳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容纳箱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容纳箱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容纳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开口箱,所述开口箱的底部设置有封堵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万向轮架对整体装置进行转移,通过设置容纳箱对第一电机和万向轮架进行安装,通过设置进料漏斗方便对原料进行添加,通过设置出料管便于对原料进行排出,通过设置开口箱便于对原料进行容纳,通过设置搅拌架便于对原料进行搅拌。进行搅拌。进行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属制品注塑模具的自动上料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注塑
,具体为一种用于金属制品注塑模具的自动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注射成形是一种从塑料注射成形行业中引伸出来的新型粉末冶金近净成形技术,众所周知,塑料注射成形技术低廉的价格生产各种复杂形状的制品,但塑料制品强度不高,为了改善其性能,可以在塑料中添加金属或陶瓷粉末以得到强度较高、耐磨性好的制品,近年来,这一想法已发展演变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固体粒子的含量并且在随后的烧结过程中完全除去粘结剂并使成形坯致密化,这种新的粉末冶金成形方法称为金属注射成形,目前在金属注塑时,需要对原料进行输送,而人工上料成本高,且不能对原料的份额进行控制,从而影响了金属注塑的质量及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制品注塑模具的自动上料设备,具备方便上料且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在金属注塑时,需要对原料进行输送,而人工上料成本高,且不能对原料的份额进行控制,从而影响了金属注塑质量及进度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金属制品注塑模具的自动上料设备,包括容纳箱,所述容纳箱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架,所述容纳箱的右侧连通有进料漏斗,所述容纳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容纳箱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容纳箱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容纳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开口箱,所述开口箱的底部设置有封堵板,所述开口箱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架,所述开口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料槽,所述开口箱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封堵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封堵板的底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转盘的内部且位于通槽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杆,所述开口箱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容纳箱的内腔与绞龙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顶部与搅拌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对靠近的一侧与卡杆的两侧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且位于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封堵板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所述卡杆通过卡槽贯穿至封堵板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容纳槽与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本技术通过设置万向轮架对整体装置进行转移,通过设置容纳箱对第一电
机和万向轮架进行安装,通过设置进料漏斗方便对原料进行添加,通过设置出料管便于对原料进行排出,通过设置开口箱便于对原料进行容纳,通过设置搅拌架便于对原料进行搅拌,通过设置第二电机对搅拌架进行驱动,通过设置出料槽方便对原料进行出料,通过设置封堵板对出料槽进行封堵,通过设置通槽对卡杆进行容纳,通过设置滑槽对滑块进行限位,防止滑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同时解决了目前在金属注塑时,需要对原料进行输送,而人工上料成本高,且不能对原料的份额进行控制,从而影响了金属注塑质量及进度的问题。
[0011]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对绞龙进行驱动,通过设置绞龙方便对原料进行转移,通过设置滑块对卡杆进行限位,防止卡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通过设置弹簧对滑块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卡杆便于对封堵板进行固定,通过设置螺纹槽对螺纹杆进行限位,通过设置转盘对螺纹杆进行驱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开口箱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容纳箱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容纳箱;2、出料管;3、开口箱;4、封堵板;5、转盘;6、卡杆;7、进料漏斗;8、万向轮架;9、第一电机;10、搅拌架;11、第二电机;12、出料槽;13、螺纹槽;14、螺纹杆;15、容纳槽;16、绞龙;17、通槽;18、滑槽;19、弹簧;20、滑块;2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一种用于金属制品注塑模具的自动上料设备,包括容纳箱1,容纳箱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架8,容纳箱1的右侧连通有进料漏斗7,容纳箱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料管2,容纳箱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9,容纳箱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绞龙16,容纳箱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开口箱3,开口箱3的底部设置有封堵板4,开口箱3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架10,开口箱3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料槽12,开口箱3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槽13,封堵板4的中心处开设有容纳槽15,封堵板4的底部设置有转盘5,转盘5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17,转盘5的内部且位于通槽17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8,通槽17的内部设置有卡杆6,开口箱3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1,通过设置万向轮架8对整体装置进行转移,通过设置容纳箱1对第一电机9和万向轮架8进行安装,通过设置进料漏斗7方便对原料进行添加,通过设置出料管2便于对原料进行排出,通过设置开口箱3便于对原料进行容纳,通过设置搅拌架10便于对原料进行搅拌,通过设置第二电机11对搅拌架10进行驱动,通过设置出料槽12方便对原料进行出料,通过设置封堵板4对出料槽12进行封堵,通过设置通槽17对卡杆6进行容纳,通过设置滑槽18对滑块20进行限位,防止
滑块20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贯穿至容纳箱1的内腔与绞龙16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1的顶部与搅拌架10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机9对绞龙16进行驱动,通过设置绞龙16方便对原料进行转移,滑槽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0,滑块20相对靠近的一侧与卡杆6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块20对卡杆6进行限位,防止卡杆6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滑槽18的内部且位于滑块2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19,封堵板4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21,卡杆6通过卡槽21贯穿至封堵板4的内部,通过设置弹簧19对滑块20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卡杆6便于对封堵板4进行固定,螺纹槽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通过容纳槽15与转盘5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螺纹槽13对螺纹杆14进行限位,通过设置转盘5对螺纹杆14进行驱动。
[0019]使用时,将原料通过进料漏斗7导入容纳箱1的内腔,打开第一电机9,通过第一电机9带动绞龙16转动,从而使得原料通过出料管2导入开口箱3的内部,打开第二电机11,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制品注塑模具的自动上料设备,包括容纳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箱(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架(8),所述容纳箱(1)的右侧连通有进料漏斗(7),所述容纳箱(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料管(2),所述容纳箱(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9),所述容纳箱(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绞龙(16),所述容纳箱(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开口箱(3),所述开口箱(3)的底部设置有封堵板(4),所述开口箱(3)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架(10),所述开口箱(3)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料槽(12),所述开口箱(3)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螺纹槽(13),所述封堵板(4)的中心处开设有容纳槽(15),所述封堵板(4)的底部设置有转盘(5),所述转盘(5)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17),所述转盘(5)的内部且位于通槽(17)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8),所述通槽(17)的内部设置有卡杆(6),所述开口箱(3)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宇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