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n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71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n
2+
激活橙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光材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Mn
2+
激活橙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白光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固态照明光源,与传统照明光源相比具有寿命长、体积小、节能环保等优点,可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源、普通照明、信号灯、显示屏等诸多领域。目前可实现产业化的光转换型白光LED技术是利用InGaN蓝光LED芯片激发YAG:Ce
3+
黄色荧光粉,这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发光效率高和亮度好等优点,但是由于其缺乏红光成分,难以封装得到显色指数高、低色温的白光LED器件,在一些对显色性和色温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医用照明、艺术照明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一缺点,近紫外芯片激发三基色荧光粉实现白光LED的方法被提出,这类白光LED的颜色由荧光粉主导,红色荧光粉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广泛应用的近紫外/蓝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主要为硫化物及一些氮化物/氮氧化物体系。然而硫化物高温不稳定且发光效率低,氮化物/氮氧化物虽然热稳定性良好,但是由于合成条件苛刻,制备成本较高。因此研究开发近紫外光或蓝光芯片激发价格低廉、发光性能良好的新型红色荧光粉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通过基于非稀土Mn元素的红光荧光材料制备实验,得到一种发射橙红光、发射光强度大、发光位置可调的、能用于制作白光LED的发光材料:将各原材料按比例混合,于空气气氛中通过自还原高温固相法一步烧结、冷却后研磨,可得到具有氧磷灰石晶体结构的Mn
2+
激发的橙红色荧光材料。
[0004]以下详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提供可激发红橙色光的新型荧光材料M1‑
0.5x
Gd9‑
0.5x
(SiO4)6O2:xMn
2+
,其中M为碱金属元素Li、Na、K中的一种,0.001≤x≤0.3。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空气气氛中制备上述白光LED用可激发红橙色光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上述Mn
2+
激活橙红色荧光粉在制备LED器件中的应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Mn
2+
激活橙红色荧光粉,本专利技术所述Mn
2+
激活橙红色荧光材料,其化学式为M1‑
0.5x
Gd9‑
0.5x
(SiO4)6O2:xMn
2+
,其中M为Li、Na、K中的一种,x为掺入Mn
2+
的摩尔百分比,0.001≤x≤0.3。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荧光材料的化学组成为:Li
0.97
Gd
8.97
(SiO4)6O2:0.06Mn
2+
Na
0.97
Gd
8.97
(SiO4)6O2:0.06Mn
2+
、K
0.97
Gd
8.97
(SiO4)6O2:0.06Mn
2+
、Li
0.95
Gd
8.95
(SiO4)6O2:0.10Mn
2+
Na
0.95
Gd
8.95
(SiO4)6O2:0.10Mn
2+
、K
0.95
Gd
8.95
(SiO4)6O2:0.10Mn
2+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荧光材料,Mn
2+
离子掺杂进晶体结构中,未破坏晶体结构,为磷灰石型
矿物结构。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荧光材料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发射主峰位于593nm附近的橙红光,并随M的不同,可实现发光位置的调变。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所述Mn
2+
激活橙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按M1‑
0.5x
Gd9‑
0.5x
(SiO4)6O2:xMn
2+
称取所需原料,将原料研细混匀、烧结、冷却、研磨成粉末,即得所述Mn
2+
激活橙红色荧光粉;所述烧结的条件为:空气气氛下,1100~1500℃煅烧2~10小时。
[0013]进一步地,所述荧光粉M1‑
0.5x
Gd9‑
0.5x
(SiO4)6O2:xMn
2+
,由Li源、Na源、K源、Gd源和Si源制备而成,M为Li、Na、K中的一种。所述M源(Li源、Na源、K源)、Gd源、Si源和Mn源中元素M∶Gd∶Si∶Mn的摩尔量之比为1∶9∶6∶0.001~0.3。
[0014]所述Li源原料选自LiNO3、Li2CO3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Li源原料为Li2CO3。
[0015]所述Na源原料选自NaNO3、Na2CO3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Na源原料为Na2CO3。
[0016]所述K源原料选自KNO3、K2CO3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K源原料为K2CO3。
[0017]所述Gd源原料选自Gd(NO3)3·
6H2O、Gd2O3、GdCl3·
6H2O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Gd源原料为Gd2O3。
[0018]所述Si源原料为SiO2。
[0019]所述Mn源原料选自MnCO3、KMnO4、MnO2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地,所述Mn源原料为MnCO3、MnO2。
[0020]进一步地,所述M具体为Li,Li源、Gd源、Si源和Mn源中元素Li∶Gd∶Si∶Mn的摩尔量之比为1∶9∶6∶0.06~0.10,所述烧结的条件为:空气气氛下,1150~1200℃煅烧8~10小时。
[0021]进一步地,所述M具体为Na,Na源、Gd源、Si源和Mn源中元素Na∶Gd∶Si∶Mn的摩尔量之比为1∶9∶6∶0.06~0.10,所述烧结的条件为:空气气氛下,1300~1350℃煅烧6~7小时。
[0022]进一步地,所述M具体为K,K源、Gd源、Si源和Mn源中元素K∶Gd∶Si∶Mn的摩尔量之比为1∶9∶6∶0.06~0.10,所述烧结的条件为:空气气氛下,1360~1400℃煅烧5小时。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所述的Mn
2+
激活橙红色荧光粉在制备近紫外激发的LED中应用。
[0024]进一步地,所述的LED为白光LED。
[002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荧光材料M1‑
0.5x
Gd9‑
0.5x
(SiO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n
2+
激活橙红色荧光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n
2+
激活橙红色荧光粉化学式为M1‑
0.5x
Gd9‑
0.5x
(SiO4)6O2:xMn
2+
,其中,M为Li、Na、K中的一种,0.001≤x≤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n
2+
激活橙红色荧光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n
2+
激活橙红色荧光粉化学式具体为Li
0.97
Gd
8.97
(SiO4)6O2:0.06Mn
2+
、Na
0.97
Gd
8.97
(SiO4)6O2:0.06Mn
2+
、K
0.97
Gd
8.97
(SiO4)6O2:0.06Mn
2+
、Li
0.95
Gd
8.95
(SiO4)6O2:0.10Mn
2+
、Na
0.95
Gd
8.95
(SiO4)6O2:0.10Mn
2+
或K
0.95
Gd
8.95
(SiO4)6O2:0.10M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乐夫张园园刘宁刘海坤廖立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