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65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4
用于车辆的机电一体化单元包括:壳体,其包括第一腔室和位于第一腔室上方的第二腔室;第一马达,其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第二马达,其与第一马达一起沿前后方向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第二马达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马达的上方;以及电路单元,其布置在第二腔室中并且电连接至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者。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分隔壁包括凸出部,该凸出部从凸出部之外的部分朝向第二腔室凸出并且位于第二马达上方。电路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前后方向上或在左右方向上面向凸出部。上或在左右方向上面向凸出部。上或在左右方向上面向凸出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电一体化单元


[0001]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机电一体化单元。

技术介绍

[0002]第2019

170068号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JP2019

170068A)描述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机电一体化单元。该机电一体化单元包括:具有第一腔室和位于第一腔室上方的第二腔室的壳体、具有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的第一马达的机械单元,以及布置在第二腔室中并且电连接至第一马达的电路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上述机电一体化单元中,机械单元容纳在壳体的第一腔室中,并且电路单元容纳在第二腔室中,以便减小机电一体化单元的大小。另一方面,根据安装机电一体化单元的车辆,可以采用具有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机械单元来代替具有第一马达的机械单元。当第二马达布置成使得其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马达的上方时,例如,容纳两个马达(以及齿轮机构)所需的第一腔室的上下方向尺寸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将用于容纳电路单元的第二腔室简单地布置在用于容纳机械单元的第一腔室上方将增加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上下方向尺寸。
[0004]本说明书提供了用于避免或抑制当采用了包括两个马达的机械单元时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上下方向尺寸的增加的技术。
[0005]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机电一体化单元包括:壳体,其包括第一腔室和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腔室的上方的第二腔室;第一马达,其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第二马达,其与第一马达一起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第二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马达的上方;至少一个齿轮机构,其布置在第一腔室中并且连接至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者;以及电路单元,其布置在第二腔室中并且电连接至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者。壳体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分隔壁包括凸出部,该凸出部从分隔壁的除了凸出部之外的部分朝向第二腔室凸出,该凸出部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二马达的上方。电路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或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面向凸出部。
[0006]在上述机电一体化单元中,在壳体的第一腔室中,第二马达布置成使得其至少一部分位于的所述第一马达的上方。相应地,壳体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分隔壁按照马达的布局包括从分隔壁的除了凸出部之外的部分朝向第二腔室凸出的凸出部,该凸出部位于第二马达的上方。电路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布置成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或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面向分隔壁的凸出部(以及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的第二马达)。根据这种构造,电路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布置在能够按照第一腔室中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布局形成在第二腔室中的额外空间中。结果,即使当第一腔室的上下方向尺寸由于包括两个马达的机械单元而增大时,机电一体化单元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能够减小与相对于电路单
元被内置于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额外空间中的尺寸相对应的量。
附图说明
[0007]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机电一体化单元10的构造的图;图2是沿图1中的线II

II截取的截面视图;图3是沿图1中的线III

III截取的端视图,其中示出了第二电路单元32b的降压转换器44,以便描述第二电路单元32b与第一马达18和第二马达20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图4是示出机电一体化单元10的电气配置的框图,其中还示出了车辆的电源102和辅助电池104。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在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机电一体化单元中,电路单元可以包括第一电路单元和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电路单元下方的第二电路单元。第一电路单元和第二电路单元两者可以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马达的正上方。第一电路单元可以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二马达的正上方,并且第二电路单元可以不位于第二马达的正上方。根据这种构造,电路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布置能够按照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布局形成的额外空间中。因此,机电一体化单元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能够减小与相对于电路单元布置在能够按照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布局形成的额外空间中的部分的尺寸相对应的量。
[0009]在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机电一体化单元中,壳体可以包括在顶部具有开口的壳体本体和附接至开口的盖板。第一电路单元可以固定至盖板。第二电路单元可以固定至壳体本体。根据这种构造,支撑第一电路单元的部分也可以用作壳体的盖板。这可以简化机电一体化单元的构造,且由于电路单元在机电一体化单元的组装工作期间被附接至壳体的盖板,壳体的高刚性使得第一电路单元能够被牢固地保持。
[0010]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机电一体化单元中,第二电路单元可以包括降压转换器,该降压转换器配置为对来自车辆的电源的直流电力进行降压并且配置为将直流电力供应至车辆的辅助电池。根据这样的构造,降压转换器能够布置在机电一体化单元的额外空间中,从而节省车厢空间。
[0011]在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机电一体化单元中,第二电路单元还可以包括电抗器。电抗器以及第一电路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在电力控制电路中,该电力控制电路配置为控制供应至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者的电力。根据这样的构造,电力控制电路和降压转换器能够彼此靠近地布置,并且电力布线能够简化。
[0012]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机电一体化单元中,电力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升压转换器,该升压转换器配置为对来自车辆的电源的直流电力进行升压。电抗器可以包括在升压转换器中。电抗器可以与升压转换器的转换器电路分离。相应地,能够降低电抗器与转换器电路之间发生的电磁噪声。
[0013]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机电一体化单元中,电力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逆变器装置,该逆变器装置配置为将来自升压转换器的直流电力转换成交流电力。逆变器装置可
设置在第一电路单元中。根据这样的构造,来自车辆的电源的直流电力可以通过升压转换器而被升压,通过逆变器装置转换成交流电力,并且然后可以供应至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者。
[0014]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机电一体化单元中,逆变器装置可以包括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第一逆变器可以电连接至第一马达,并且第二逆变器可以电连接至第二马达。
[0015]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机电一体化单元中,电抗器可以在第二电路单元中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降压转换器的下方。根据这种构造,相对重的电抗器可以位于相对轻的降压转换器的下方,并且因此第二电路单元的重心可以降低。这能够避免或抑制由于发动机生成的振动、第一腔室中的两个马达和齿轮机构生成的振动等而导致第二电路单元中发生的振动。
[0016]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机电一体化单元中,第一腔室可以构造成使得润滑油循环。根据这样的构造,润滑油能够冷却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
[0017]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机电一体化单元10。例如,根据本实施例的机电一体化单元10安装在诸如两马达混合电动车辆的车辆中。然而,车辆不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车辆的机电一体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电一体化单元包括:壳体,其包括第一腔室和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方的第二腔室;第一马达,其布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第二马达,其与所述第一马达一起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第二马达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马达的上方;至少一个齿轮机构,其布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并且连接至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者;以及电路单元,其布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并且电连接至所述第一马达或所述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的分隔壁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从所述分隔壁的除了所述凸出部之外的部分朝向所述第二腔室凸出,所述凸出部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马达的上方,并且所述电路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或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面向所述凸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单元包括第一电路单元和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电路单元下方的第二电路单元;所述第一电路单元和所述第二电路单元二者均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马达的正上方;并且所述第一电路单元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马达的正上方,并且所述第二电路单元不位于所述第二马达的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电一体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在顶部具有开口的壳体本体以及附接至所述开口的盖板;所述第一电路单元固定至所述盖板;并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田祐也结城启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