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52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饰品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技术问题为:在对头部喷涂时,凹槽内不容易喷涂到漆料,而对着凹槽长时间喷涂会导致内部积攒大量漆料。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包括有工作台、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夹板、第一推杆和第一电机等;工作台上表面连接有动力组件;每个动力组件均连接有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每个动力组件均连接有夹板;每个动力组件均连接有第一推杆;每个第一推杆的伸缩部通过长板均固接有两个第一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推杆带动第一电机前后往复移动,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涂覆圆杆转动,使得涂覆圆杆上的刷毛吸附空气中的漆料,将刷毛吸附到的漆料涂覆在凹槽内壁。将刷毛吸附到的漆料涂覆在凹槽内壁。将刷毛吸附到的漆料涂覆在凹槽内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饰品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对木偶喷涂时,木偶的眼睛处为凹槽设计,在对头部喷涂时,凹槽内不容易喷涂到漆料,而对着长时间喷涂会导致内部积攒大量漆料,干化后影响木偶的美观;漆料由于重力作用,会向下流动,使得漆料汇聚到木偶头部的下边缘,当漆料干化后,木偶头部下边缘的漆面会变厚,导致美观性下降,且头部与身体夹角处,也不容易喷涂到漆料,而且木偶腿部喷涂时,漆料也会流到腿部下边缘汇聚,干化后导致漆面变厚;喷涂的漆料不是单一颜色,而是由多种漆料混合而成,由于漆料有粘性,且搅拌的量较多,搅拌存在不均匀的现象,导致喷出的漆料颜色不一样,使得木偶的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在对头部喷涂时,凹槽内不容易喷涂到漆料,而对着凹槽长时间喷涂会导致内部积攒大量漆料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
[0004]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包括有工作台、第一外框、第二外框、夹板、挡板、动力组件和喷涂组件;工作台上表面连接有动力组件;每个动力组件均连接有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且每个第二外框位于对应第一外框的上方,通过动力组件带动对应第一外框和第二外框前后移动,每个第一外框上表面中部均设有支撑板;每个动力组件均连接有夹板,夹板位于第一外框内侧,通过动力组件带动夹板前后移动,将木偶夹持住;每个第二外框内侧中部和底面均固接有挡板,两个挡板为对称设置;工作台上表面左侧和右侧均连接有用于喷涂漆料的喷涂组件;还包括有第一推杆、第一电机、涂覆圆杆、底部涂抹组件、边缘刮除组件和混合组件;每个动力组件均连接有第一推杆,且两个第一推杆为对称设置;每个第一推杆的伸缩部通过长板均固接有两个第一电机;每个第一电机转动部均固接有涂覆圆杆,每个涂覆圆杆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小扇叶;工作台中部连接有用于将漆料涂抹在木偶底部的底部涂抹组件;每个第二外框的下方均设有用于刮除木偶头部下边缘多余漆料的边缘刮除组件;每个喷涂组件均连接有用于搅拌漆料的混合组件。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第一导向板;每个涂覆圆杆设有刷毛的一端外侧均环形等距固接有若干个第一导向板。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底部涂抹组件包括有第二电机、涂覆盘、圆盘和扇叶;工作台中心固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部固接有涂覆盘,涂覆盘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圆孔;涂覆盘底部固接有圆盘;涂覆盘内部设有扇叶,且扇叶与第二电机的转动部固接。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涂覆盘中心位置的圆孔的密度大于外侧圆孔的密度。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导向板开有通槽。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边缘刮除组件包括有第四推杆、第五推杆、第二连接板、固定板和承托板;每个第一外框上表面中部、左侧和右侧均固接有第五推杆;每个第五推杆伸
缩部均固接有第二连接板;每个第二连接板上均固接有第四推杆;每个第一外框上的三个第四推杆均固接有固定板;每个固定板均固接有承托板,承托板可形变。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两个承托板的上表面边缘和两个承托板相邻处的边缘均设置有若干排刷毛。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混合组件包括有第三电机、螺旋搅拌叶和圆筒;料桶上表面固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固接有一个螺旋搅拌叶;螺旋搅拌叶外部设有圆筒,圆筒底部与料桶内底部未接触;圆筒外表面环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与料桶内壁固接,第二导向板为向下倾斜设置,每个第二导向板与圆筒连接处均开有若干个方孔。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第三导向板;左右相邻两个第二导向板之间均固接有第三导向板,第三导向板为斜向下设置。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方孔为向下倾斜设置。
[001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木偶喷涂时,木偶的眼睛处为凹槽设计,在对头部喷涂时,凹槽内不容易喷涂到漆料,而对着长时间喷涂会导致内部积攒大量漆料,干化后影响木偶的美观的问题;通过第一推杆带动第一电机前后往复移动,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涂覆圆杆转动,使得涂覆圆杆上的刷毛吸附空气中的漆料,将刷毛吸附到的漆料涂覆在凹槽内壁,避免了漆料的浪费,通过涂覆圆杆涂抹的方式,避免了凹槽内部会残留多余漆料的问题,且涂抹更加均匀。
[0015]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漆料由于重力作用,会向下流动,使得漆料汇聚到木偶头部的下边缘,当漆料干化后,木偶头部下边缘的漆面会变厚,导致美观性下降,且头部与身体夹角处,也不容易喷涂到漆料,而且木偶腿部喷涂时,漆料也会流到腿部下边缘汇聚,干化后导致漆面变厚的问题;通过第四推杆和第五推杆的相互配合,使得承托板完全展平,并通过承托板设有的刷毛将头部下边缘的漆料吸附。
[0016]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喷涂的漆料不是单一颜色,而是由多种漆料混合而成,现有的混合方式是通过人工搅拌混合,由于漆料有粘性,且搅拌的量较多,导致工人搅拌吃力,而且搅拌不均匀,导致喷出的漆料颜色不一样,使得木偶的质量下降的问题;通过第三电机带动螺旋搅拌叶转动,将漆料向上搅动,然后流到第二导向板上,再从方孔重新流至圆筒内部,与正在抽动的漆料进行混合,再通过螺旋搅拌叶向上搅动,如此往复,进行漆料的混合,漆料在第二导向板移动过程中,未流进方孔的漆料会流至第三导向板上,通过第三导向板将漆料向左方下侧的第二导向板导流,然后再从方孔流入圆筒内部,与漆料混合,如此往复,完成混合操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公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公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公开的凹槽涂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公开的凹槽涂覆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公开的边缘刮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公开的底部涂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公开的混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公开的混合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公开的凹槽涂覆组件的工作状态图;
[0027]图11为本专利技术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公开的木偶的工作状态图。
[0028]图中标号名称:1

工作台,101

导轨,102

移动块,103

第一连接板,104

第一外框,105

第二外框,106

第二推杆,107

夹板,108

第一推杆,10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包括有工作台(1)、第一外框(104)、第二外框(105)、夹板(107)、挡板(1012)、动力组件和喷涂组件;工作台(1)上表面连接有动力组件;每个动力组件均连接有第一外框(104)和第二外框(105),且每个第二外框(105)位于对应第一外框(104)的上方,通过动力组件带动对应第一外框(104)和第二外框(105)前后移动,每个第一外框(104)上表面中部均设有支撑板;每个动力组件均连接有夹板(107),夹板(107)位于第一外框(104)内侧,通过动力组件带动夹板(107)前后移动,将木偶(200)夹持住;每个第二外框(105)内侧中部和底面均固接有挡板(1012),两个挡板(1012)为对称设置;工作台(1)上表面左侧和右侧均连接有用于喷涂漆料的喷涂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推杆(108)、第一电机(109)、涂覆圆杆(1010)、底部涂抹组件、边缘刮除组件和混合组件;每个动力组件均连接有第一推杆(108),且两个第一推杆(108)为对称设置;每个第一推杆(108)的伸缩部通过长板均固接有两个第一电机(109);每个第一电机(109)转动部均固接有涂覆圆杆(1010),每个涂覆圆杆(1010)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小扇叶(304);工作台(1)中部连接有用于将漆料涂抹在木偶(200)底部的底部涂抹组件;每个第二外框(105)的下方均设有用于刮除木偶(200)头部下边缘多余漆料的边缘刮除组件;每个喷涂组件均连接有用于搅拌漆料的混合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导向板(1011);每个涂覆圆杆(1010)设有刷毛(205a)的一端外侧均环形等距固接有若干个第一导向板(10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饰品生产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底部涂抹组件包括有第二电机(301)、涂覆盘(302)、圆盘(303)和扇叶(304);工作台(1)中心固接有第二电机(301);第二电机(301)转动部固接有涂覆盘(302),涂覆盘(302)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圆孔(302a);涂覆盘(302)底部固接有圆盘(303);涂覆盘(302)内部设有扇叶(304),且扇叶(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煦邱芋钦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科远达汽车精工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