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翼推进的振荡式海洋能利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洋能利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翼推进的振荡式海洋能利用装置,属于振荡式海洋能利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水下航行器通过化石能源推动航行器航行,但由于其携带能源有限,水下航行器的续航力受到了化石能源的约束,无法对大片海域进行长期定位、监测。
[0003]随着海洋能源领域的不断发展,带有水翼的水下航行装置不仅具有良好的稳性。而且水翼可以吸收波浪能,为水下航行装置提供运动的动力。例如:公告号为CN207510694U,专利名称为一种差动水翼波浪推进器的技术专利,该专利实时获取的波浪垂向流速及各个差动水翼的旋转角度,通过载荷控制器的构造不同,来调整电力负载,进而控制各水翼运动速度,使各个差动水翼绕所述固定轴实施差动转动,实现高效的航行和发电、灵活的转向。该专利通过差动调整水翼实现船艇前进。
[0004]再如:王立国等人提出的公开号为CN215475596U的《一种可调频的波浪能驱动的无人双体船》中,在双体船内部设有可调节装载水量的压载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翼推进的振荡式海洋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头尾构件(A)、多个身体构件(B)和多个连接结构(C),相邻两个身体构件(B)之间通过一个连接结构(C)连接,多个身体构件(B)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C)与头尾构件(A)连接;其中,头尾构件(A)包括头尾壳体(A
‑
1)、头尾水翼(A
‑
2)、头尾发电模块(A
‑
3)和头尾攻角调节组件,头尾壳体(A
‑
1)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头尾水翼(A
‑
2)安装在头尾壳体(A
‑
1)的顶角处,头尾攻角调节组件安装在头尾壳体(A
‑
1)内并调整头尾水翼(A
‑
2)的攻角,头尾发电模块(A
‑
3)内嵌在头尾壳体(A
‑
1)内;身体构件(B)包括身体壳体(B
‑
1)、两个身体水翼(B
‑
2)、两个身体攻角调节组件和身体发电模块(B
‑
3),身体壳体(B
‑
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两个身体水翼(B
‑
2)对称安装在身体壳体(B
‑
1)的左右两侧,两个身体攻角调节组件安装在身体壳体(B
‑
1)内并分别与一个身体水翼(B
‑
2)连接,实现对身体水翼(B
‑
2)攻角的调整,身体发电模块(B
‑
3)内嵌在身体壳体(B
‑
1)内并位于两个身体攻角调节组件之间;连接结构(C)为在长度方向上可调的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翼推进的振荡式海洋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头尾水翼(A
‑
2)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且头尾水翼(A
‑
2)的底边部分内嵌在头尾壳体(A
‑
1)的顶角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翼推进的振荡式海洋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头尾攻角调节组件包括头尾电机(A
‑
4)、斜齿轮副(A
‑
5)和头尾水翼轴杆(A
‑
6),头尾电机(A
‑
4)水平安装在头尾壳体(A
‑
1)的下端面上,可转动的头尾水翼轴杆(A
‑
6)竖直穿设在头尾水翼(A
‑
2)的底边部分内,头尾电机(A
‑
4)的输出轴与头尾水翼轴杆(A
‑
6)的下端面之间通过斜齿轮副(A
‑
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翼推进的振荡式海洋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头尾构件(A)还包括蓄电池、摄像头和控制模块,蓄电池、摄像头和控制模块安装在头尾壳体(A
‑
1)内。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水翼推进的振荡式海洋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身体水翼(B
‑
2)的纵截面形状为水滴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翼推进的振荡式海洋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身体攻角调节组件均包括身体电机底座(B
‑
3)、身体电机(B
‑
4)和身体电机连杆(B
‑
5),身体电机底座(B
‑
3)安装在身体壳体(B
‑
1)内,身体电机(B
‑
4)安装在身体电机底座(B
‑
3)上,身体电机连杆(B
‑
5)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寒冰,郑兴,林伯兴,蒋佳鑫,刘博,庄佳园,郝红彬,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