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湿纺细纱机牵伸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230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亚麻环锭纺湿纺细纱机上的牵伸部件,包括罗拉凳子、喂入罗拉、喂入加压罗拉、牵伸罗拉和牵伸加压罗拉,所述喂入罗拉、牵伸罗拉设置在罗拉凳子上,其特点是:所述喂入罗拉和牵伸罗拉之间设置有中间罗拉组件,中间罗拉组件由中间罗拉传动装置传动,罗拉凳子牵伸区中的纺纱角度为50°至80°,优选为70°。牵伸罗拉固定设置在罗拉凳子上,喂入罗拉设置在喂入罗拉底座的罗拉槽内,喂入罗拉底座滑动设置在罗拉凳子上并通过螺丝固定,喂入罗拉与牵伸罗拉之间的中心距离为55毫米至110毫米之间可任意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善、优化亚麻环锭纺湿纺细纱机牵伸区的结构功能,提高纺纱质量和纺纱效率,极大减少单锭之间的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亚麻环锭纺湿纺细纱机上的牵 伸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亚麻环锭纺湿纺细纱机牵伸部件均是由喂入罗拉、中间皮圈件及牵伸罗 拉组成。即使有的取消了皮圈架,牵伸隔距也可能调节,但均存在许多难以解决 的问题,对纺纱质量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憾 1、喂入罗拉与牵伸罗拉距离太大,两牵伸点的距离达到约180毫米,牵伸隔距太长,牵伸不可控制区就越大,因此严重影响了纱线质量。2、中间皮圈件易跳 动、跑偏、线速度变化大,影响纱线质量且维护成本高。3、从皮圈出来到牵伸 罗拉的牵伸点太长且其中间没有任何载体,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牵伸不可控制区, 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4、各单锭之间由于中间皮圈的存在,纺纱状况各不一 样,导致了各单锭纱线质量差异大,且不稳定。5部份机型虽然取消了皮圈架, 但普遍中间只安装块状导纱装置,对纱线质量的提高和稳定起不到什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改善、优化亚麻 环锭纺湿纺细纱机牵伸区的结构功能,提高纺纱质量和纺纱效率,极大减少单锭 之间的差异。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亚麻湿纺细纱机牵伸部件, 包括罗拉凳子、喂入罗拉、喂入加压罗拉、牵伸罗拉和牵伸加压罗拉,所述喂入 罗拉、牵伸罗拉设置在罗拉凳子上,其特点是所述喂入罗拉和牵伸罗拉之间设 置有中间罗拉组件,中间罗拉组件由中间罗拉传动装置传动,罗拉凳子牵伸区中的纺纱角度为50°至80°,优选为70°。牵伸罗拉固定设置在罗拉凳子上,喂入罗拉设置在喂入罗拉底座的罗拉槽内,喂入罗拉底座滑动设置在罗拉凳子上并通过螺丝固定,喂入罗拉与牵伸罗拉之间的中心距离为55毫米至110毫米之间可 任意调节。本专利技术取消了原亚麻环锭纺湿纺细纱机牵伸区的中间皮圈,改变了罗3拉凳子牵伸区的纺纱角度(原牵伸区纱线与水平方向成50度,现改为成70度角), 在喂入和牵伸罗拉之间安装中间罗拉组件对导纱进行控制,在中间罗拉导出点与牵伸罗拉的牵伸点之间,还安装有导纱块,并且导纱块的规格根据不同纱支进行 有效的型号匹配,同时根据纺纱工艺变化的要求,喂入罗拉相对牵伸罗拉的位置 可以移动调整,即喂入罗拉轴可以上下移动进行调整,以改变牵伸隔距。同时中 间罗拉的转动速度也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更换车头工艺齿轮)。传 统亚麻纺湿纱细纱机的喂入罗拉输入点到牵伸罗拉的输出点通常的距离在160 毫米以上,而亚麻粗纺经过煮漂以后,通常纤维的平均长度在60毫米左右,这 与两点的控制点距离160毫米相比,差距甚远,导致了亚麻粗纱在细纱的牵伸过 程中根本得不到好的控制,牵伸时纱线的后握持主要靠纤维之间的抱合、摩擦及 粗纱的捻度,由于亚麻纤维长度差异大,特别是还有相当一部份的纤维长度只有 20毫米左右,这些纤维容易在牵伸过程中被较长的纤维带走,造成了亚麻长中 的粗细节,影响条干质量。同时由于牵伸时两点相距太长,亚麻单纤维不能有效 拉伸拉直,因此在反映细线强力时,纱线中所有纤维不能同时受力(其中还有部 份未充分拉直),其强力当然较小。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改造,喂入点和牵伸点的距离 可调,即可以有效控制牵伸隔距,根据亚麻原料纤维长度的不同,可进行调节, 一般调整到纤维平均长度多2毫米时为最佳,过长的纤维被拉断,减少了长纤维 意外带走短纤维的机率,同时在牵伸前端增设了罗位,对长度小于平均长度的纤 维进行摩擦控制,最前端的导纱块可以防止超短纤维被瞬间带走形成粗细节,使 整个牵伸过程各种长度的纤维得到有效控制,这样就提高了纱线的条干质量,强 力指标也有提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间罗拉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传动轴,传动轴采用45号钢外 层镀铬,铬层厚度为0.4毫米至0.5毫米。该中间罗拉是由一组表面硬度高且不 生锈的传动轴组成,安装在喂入罗拉与牵伸罗拉之间,纱线在牵伸过程中与这组 罗拉接触得到有效的控制,这组罗拉可以是一根轴也可以是几根轴组合起来,可 以转动也可以不转动,不转动时中间罗拉传动齿轮脱开即可,可根据不同的纺纱 工艺要求进行最佳轴数和运转状态组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间罗拉传动装置为一组齿轮组件,该齿轮组件由喂入罗拉传 动齿轮带动,输出通过万向连轴器与中间罗拉组件相连,中间罗拉传动齿轮速度可调以改变中间罗拉组件的转动速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间罗拉组件导出点与牵伸罗拉的牵伸点之间还设置有导纱 块。该导纱块的形状、尺寸根据不同纺纱状况而不同的设定,主要起到一个在此 区域之间的对纱的握持作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罗拉凳子确保了原牵伸罗拉及牵伸加压罗拉组件的安装位置 不变,同时主要改变了牵伸区内纺纱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70度,同时设定的喂 入罗拉底座可以在其轨道上上下移动进行调整,在确定的最佳纺纱隔距时进行固 定,其特殊外形的要求也是便于安装中间罗拉组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牵伸装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整喂入罗拉到牵伸罗拉的距离(即牵伸隔距)。用中间罗拉 轴对纱线进行控制,本身运行稳定,基本无单锭间的差异,通过对纱线的接触和 速度的调整,更有利于对纱线牵伸的有效控制,大大提高纱线质量。导纱块的使 用,填补了牵伸区无控制的空白,对纱线的牵伸加强了控制,提高了纱线质量。 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中间罗拉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3只中间罗拉传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l,本专利技术包括罗拉凳子l、喂入罗拉2、喂入加压罗拉3、牵伸罗拉 4、牵伸加压罗拉5、中间罗拉组件6、中间罗拉传动装置7、导纱块8。本专利技术所述罗拉凳子1同老式罗拉凳子一样,安装在亚麻湿纺细纱机的上龙 筋架上,安装位置也是一样,因此对原有的机器变化不大,可以直接在原来的设 备上进行牵伸装置的改造。如图所示,罗拉凳子1的牵伸区中的纺纱角度a为 50°至80° ,优选为70 °,原因是从牵伸握持点出来的纱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在10° —20°之间,基本接近垂直有利于纱线加捻。同时在喂入罗拉与牵伸罗 拉之间的这段纱线,属于牵伸区,纱线与两工作罗拉有较小的包绕角度更利于增 加握持力防止意外牵伸,但不宜太大。这个包绕角度使纱线接触在两工作罗拉上 约为1至2牙的范围(一般亚麻湿纺细纱机牵伸罗拉为81牙或88牙,喂入罗拉 为51牙),即对牵伸罗拉的包绕角度也在10° —20°之间为佳,因此优化设定罗拉凳子1的牵伸区中的纺纱角度a为70 °。牵伸罗拉4固定设置在罗拉凳子1上,喂入罗拉2安装在喂入罗拉底座9 的罗拉槽内上,喂入罗拉底座9是个滑块,可以在罗拉凳子l上上下下移动,移 动的轨道与水平底面角度优选为70 °,并能通过螺丝固定在罗拉凳子1上。牵 伸罗拉4保持原有的位置不变,喂入罗拉与牵伸罗拉之间的中心距离为55毫米 至110毫米之间可任意调节。中间罗拉组件6安装在喂入罗拉2与牵伸罗拉4之间,是由一组表面硬度高 且不生锈的传动轴组成,包括一个或多个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采用45号钢外层 镀铬,铬层厚度为0.4毫米至0.5毫米。中间罗拉传动装置7为一组齿轮组件, 该齿轮组件由喂入罗拉传动齿轮带动,输出通过万向伸縮连轴器12与中间罗拉 组件相连,中间罗拉传动齿轮速度可调以改变中间罗拉组件的转动速度。如图2 所示与喂入罗拉2连接的1#42牙齿轮是由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亚麻湿纺细纱机牵伸部件,包括罗拉凳子、喂入罗拉、喂入加压罗拉、牵伸罗拉和牵伸加压罗拉,所述喂入罗拉、牵伸罗拉设置在罗拉凳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罗拉和牵伸罗拉之间设置有中间罗拉组件,中间罗拉组件由中间罗拉传动装置传动,罗拉凳子牵伸区中的纺纱角度为50°至80°,牵伸罗拉固定设置在罗拉凳子上,喂入罗拉设置在喂入罗拉底座的罗拉槽内,喂入罗拉底座滑动设置在罗拉凳子上并通过螺丝固定,喂入罗拉与牵伸罗拉之间的中心距离为55毫米至110毫米之间可任意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智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元亚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