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17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包括设置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仓内的箱体、箱盖、冷却机构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多个电池组,所述箱体的顶部为开口构造,箱盖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顶部,箱体的底部内部上固定安装有电池承载座,电池承载座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能够利用水冷机构对箱体内安装好的多个电池组进行全面有效的水冷降温冷却,利用水冷降温冷却的方式取代现有的风冷降温方式,能够保证把多个电池组有效的与箱体外部的环境隔绝开,避免灰尘和湿气进入箱体内,进而实现有效水冷散热降温的又同时起到良好的防尘防潮效果。降温的又同时起到良好的防尘防潮效果。降温的又同时起到良好的防尘防潮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箱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技术介绍

[0002]现今,新能源汽车因具有环保节能、低污染、噪音小等优势,在我国的使用率越来越普遍,新能源汽车也是汽车行业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方向。新能源汽车是依靠车载电池为车子的行驶提供驱动力,作为动力源的车载电池通常是由多节锂电池串并联连接后组成电池组,再将各电池组串联后作为整体动力源安装在电池箱里形成的。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不具有防止箱体内部的电池产生晃动的功能,也不具有对箱体进行散热的功能。
[0003]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12342734U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焊接有减震弹簧,所述箱体一侧的上端通过连接板和螺钉固定有冷风机,所述箱体一侧的下端设置有集气罩,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透气口,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透气口,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置物框,所述置物框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主体,所述电池主体与置物框之间填充有泡沫海绵,所述置物框与箱体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喷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仓内的箱体(1)、箱盖(2)、冷却机构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多个电池组(3),所述箱体(1)的顶部为开口构造,所述箱盖(2)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顶部,所述箱体(1)的底部内部上固定安装有电池承载座(4),所述电池承载座(4)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放置槽(5),多个所述电池组(3)的底部分别滑动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槽(5)内,所述电池承载座(4)的顶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多个隔板(6),多个所述隔板(6)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导热硅胶垫(7),多个所述导热硅胶垫(7)分别与相对应所述电池组(3)的外壁相接触,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对多个电池组(3)进行降温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承载座(4)和多个所述隔板(6)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液箱(8)、输送泵(9)、冷却液(10)、吸液管(11)、排液管(12)、多个输液管(15)、多个回液管(16)和半导体制冷器(17),所述冷却液箱(8)和所述输送泵(9)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前侧外壁上,所述输送泵(9)位于所述冷却液箱(8)的下方,所述冷却液(10)存储在所述冷却液箱(8)内,所述吸液管(11)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泵(9)的吸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吸液管(11)远离输送泵(9)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却液箱(8)内,所述排液管(12)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泵(9)的排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承载座(4)内开设有第一冷却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兵马云滕春波齐志磊孙顺利曹宁张蕴王雄博奚永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通敏未来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