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117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平台以及用于安装支撑平台的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外侧支撑架以及内侧支撑架,所述外侧支撑架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条,所述内侧支撑架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凸起条,所述支撑凸起条竖直高度不大于限位凸起条竖直高度,所述内侧支撑架位于外侧支撑架上端中间位置且两侧形成夹持通道,所述外侧支撑架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外侧限位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解决了引线框架上料稳定性差、定位准确性差的问题。确性差的问题。确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引线框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引线框架条带在生产的过程中,经过料盒推出后,需经过框架旋转机构、搬运机械手或条带推杆机构移动至预热台,实现封装预备,是引线框架上料前的预备工序。
[0003]目前常见的框架上料装置是通过滚轮产生摩擦力,依靠圆皮带实现对引线框架的上料传输;传统的引线框架上料结构传输稳定性较差,通过皮带、滚轮的组合对条带进行传输,其中间位置缺少限位结构,无法起到良好的支持效果,对于尺寸较大的条带来说,其中间位置容易凹陷变形;其次条带在移动过程中,引线框架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内定向移动,为了避免引线框架在移动的过程中与边缘产生磕碰,通常会预留移动间隙,这类结构会导致引线框架在上料的过程中定位精确性较差,无法满足大尺寸引线框架条带精密加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其解决了引线框架上料稳定性差、定位准确性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平台以及用于安装支撑平台的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外侧支撑架以及内侧支撑架,所述外侧支撑架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条,所述内侧支撑架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凸起条,所述支撑凸起条竖直高度不大于限位凸起条竖直高度,所述内侧支撑架位于外侧支撑架上端中间位置且两侧形成夹持通道,所述外侧支撑架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外侧限位挡板,所述外侧限位挡板相对于外侧支撑架线性滑动,所述支撑底座上端设置有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外侧支撑架处于不同位置。
[0007]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上端安装有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平台。
[0008]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贯穿外侧限位挡板并且与之相对滑动。
[0009]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轴一以及控制轴二,其中控制轴一的轴径小于控制轴二的轴径,所述控制轴一以及控制轴二之间通过连续的过渡面连接,所述外侧限位挡板内壁安装有位于控制装置移动路径上的滚轮。
[0010]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第一端安装有线性驱动元件,第二端安装有复位弹性元件。
[0011]优选地,所述外侧限位挡板顶端内侧开有朝着内侧倾斜的限位面。
[0012]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条中间位置开有容纳缺口,两个所述限位凸起条的容纳缺口之间形成容纳区域。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设置外侧支撑架、内侧支撑架,且二者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条以及支撑凸
起条,能够从底端的内外两侧对引线框架起到支撑作用,能够避免引线框架条带,尤其是尺寸较大的条带在移动过程中受到重力而产生形变,其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保证上料的稳定;并且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外侧限位挡板线性移动,根据条带上料状态控制外侧限位挡板的位置,能够同时满足限位准确以及避免条带移动磕碰的问题,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废品率。
[0015]2、通过设置控制装置能够快速稳定地对外侧限位挡板的位置进行控制,通过设置控制轴一、过渡面、控制轴二、滚轮的组合对外侧限位挡板进行控制,能够设置其于条带的下方位置且与其长度方向一致,能够缩小控制装置占用的体积,保证移动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的A

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的外侧支撑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0、支撑底座;200、支撑平台;210、外侧支撑架;211、限位凸起条;220、内侧支撑架;221、支撑凸起条;230、夹持通道;300、外侧限位挡板;310、限位面;400、控制装置;410、控制轴一;420、过渡面;430、控制轴二;440、弹性元件;500、导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4]参照图1

图5,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平台200以及用于安装支撑平台200的支撑底座100,为了能够提高引线框架的上料速率,在支撑底座100上端安装有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平台200,通过控制支撑底座100转动,让并列的两个支撑平台200能够旋转180
°
,旋转后能够依次完成引线框架条带的上料。
[0025]其中支撑平台200包括外侧支撑架210以及内侧支撑架220,外侧支撑架210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条211,内侧支撑架220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凸起条221,外侧支撑架210以及内侧支撑架220截面均为U型,支撑凸起条221竖直高度不大于限位凸起条211竖直高度,引线框架在两个支撑凸起条221以及限位凸起条211支撑限位下移动,二者能够为引线框架提供移动的路径以及起到更佳的支撑效果,尤其是对于大尺寸的引线框架条带
来说,通过在中间的位置设置有支撑凸起条221,能够对引线框架中间位置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引线框架中间受到重力而下降,保证引线框架移动的稳定性;内侧支撑架220位于外侧支撑架210上端中间位置且两侧形成夹持通道230,通过形成夹持通道230能够供夹持机械手线性移动,机械手沿着夹持通道230移动完成对引线框架条带的拖拽,实现引线框架的上料过程。
[0026]在外侧支撑架210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外侧限位挡板300,外侧限位挡板300相对于外侧支撑架210线性滑动,支撑底座100上端设置有控制装置400用于控制外侧支撑架210处于不同位置,在引线框架上料移动的过程中,两个外侧限位挡板300能够朝着外侧打开,在引线框架上料结束后,两个外侧限位挡板300能够朝着内侧移动,通过控制装置400能够实现对两个外侧限位挡板300位置的控制;其中当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包括支撑平台(200)以及用于安装支撑平台(200)的支撑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200)包括外侧支撑架(210)以及内侧支撑架(220),所述外侧支撑架(210)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条(211),所述内侧支撑架(220)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凸起条(221),所述支撑凸起条(221)竖直高度不大于限位凸起条(211)竖直高度,所述内侧支撑架(220)位于外侧支撑架(210)上端中间位置且两侧形成夹持通道(230),所述外侧支撑架(210)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外侧限位挡板(300),所述外侧限位挡板(300)相对于外侧支撑架(210)线性滑动,所述支撑底座(100)上端设置有控制装置(400)用于控制外侧支撑架(210)处于不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00)上端安装有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平台(2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稳定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韬汪宗华汪瑞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富仕三佳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